回顧40年創新科技潮起潮落 AI股投資人可汲取9大教訓

从1980年代个人电脑(PC)市场起飞、1990年代网路股狂飙、2000年代行动电话和智慧手机兴起,到2010年代平板电脑、智慧表、串流媒体等娱乐科技争鸣,再检视今日人工智慧(AI)蓬勃发展,回顾这40年来的科技创新历程,AI股投资人可获得宝贵的启示。路透

从1980年代个人电脑(PC)市场起飞、1990年代网路股狂飙、2000年代行动电话和智慧手机兴起,到2010年代平板电脑、智慧表、串流媒体等娱乐科技争鸣,乃至于今日人工智慧(AI)发展一日千里,目睹这40年的科技业创新,可归纳出什么教训供科技使用者与投资人参考?

道琼社报导,即将再次转换跑道的资深科技记者萨维兹在他最后一篇巴隆周刊(Barron's)科技专栏中表示,他1984年加入道琼社,展开科技新闻采访与评论生涯,这40年的经历可浓缩成下列九个教训:

一、号称「下一个大趋势」通常并没夸耀的那么伟大

许多创新题材炒热后迅速退烧,包括:3D电视、元宇宙(metaverse)、虚拟实境(VR)和扩增实境(AR)、3D列印、个人无人机、加密币、区块链、非同质化代币(NFT)、第三代互联网(Web3)、人造肉、电动滑板车赛格威(Segway)、短片串流平台Quibi,以及音乐分享平台Napster。

许多产品或服务昙花一现后走入历史,例如:Google+社群网站、Google Glass智慧眼镜、Netflix邮寄DVD租赁业务Qwikster、苹果音乐社群网站Apple Ping、苹果游戏机Pippin、苹果个人数位助理Newton、苹果线上服务eWorld、惠普与苹果联名推出的HP iPod、微软行动作业系统Windows Mobile、微软音乐播放机Zune、微软回纹针小助手Clippy,以及微软人机互动介面Bob。

许多公司、技术或做法暴起暴落,包括:Flip摄录影机、电影票订阅制新创MoviePass、虚拟人生游戏SecondLife、超回路列车(Hyperloop)、共享办公室新创WeWork、穿戴式手环厂商Jawbone、生鲜电商Webvan、智慧榨汁机新创Juicero、奈米科技(nanotech)、超导体(superconductor)、谎称滴血验百病的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太阳能公司Solyndra、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以及股票直接上市。

结果证明,改变世界并非轻而易举的事。

二、新科技必涉及实验,但新创公司多数以失败收场,多数产品难逃夭折命运。要存疑,但不要愤世嫉俗、凡事嗤之以鼻。敞开胸怀接纳新观念,但不要轻信胡言乱语,控制一下「害怕错过」(FOMO)的心态。

三、忽略行销花招,相信自己的常理判断。大约十年前,3D电视机是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的主打产品,号称是映像管衰亡后消费电子领域最大盛事,但当时萨维兹就认为那是夸大其辞,因为难以想像民众会愿意头戴笨拙的装置观看球赛或新闻。

四、有时候,「下一个大趋势」确实很伟大,只是有待时间验证。个人电脑、Wi-Fi、云端运算、iPhone智慧手机、社群媒体、网际网路、串流电视、Google、脸书、YouTube,莫不如此。但这些重大发明在蔚为风潮之前都曾备受质疑。

五、对新发明可以存疑,但不要一味抗拒。AI有可能演变成赢家技术,也不无可能最后证实只是吹捧过度,一切尚待时间裁判。AI要如何获利,尚未可知;已知的是,与聊天机器人互动,可以产生一些令人惊奇的事。若不试验AI的潜力,将是一大错误。

六、真相是,许多创新点子到头来不上不下,落在中间地带,虽然有用处但实际用途并不如想像那么伟大,提供的报酬也与投资人憧憬的美梦天差地远。电动滑板车鼻祖赛格威终究未能掀起都会交通革命,但当作短程移动载具使用倒是很受欢迎。共享办公室WeWork让软体银行(SoftBank)投资大亏大,但也走出破产困境。合法大麻和素肉汉堡真的有市场,只是影响力并没有支持者说得那么惊天动地。

七、许多了不起的创意是由几个毛头小子在车库里发想出来,但最有机会把创新点子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却是口袋最深、行销眼光最敏锐、顾客也最多的大企业。当前AI要角一字排开尽是微软、Alphabet、Meta Platforms、亚马逊和辉达(Nvidia),其来有自。「小虾米斗大鲸鱼」的战役永远打不完,但胜算往往偏向巨人那边。

八、当个反应灵敏的新秀固然有优势,当个反应灵敏的老手更是强大。放眼望去,时下一些最有意思的AI投资标的是康宁(Corning)、IBM、甲骨文(Oracle)和慧与科技(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这些公司的岁数合计约有415年。一夕暴红的AI飙股辉达创立于31年前。

九、谨记物理学家费曼(Richard Feynman)的金玉良言:「对一项成功的技术而言,真相必须置于公共关系之前。」切勿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