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 MIX :为口号而生

文丨王笑渔

编辑丨宋玮

极氪 7X 上市 33 天后,极氪 MIX 也来了。

27.99 万元至 29.99 万元 —— 作为一款中型纯电 MPV ,极氪 MIX 的定价区间有点高。但它从诞生之初就不是为了来拼价格战。而是为了向特斯拉喊话,Robotaxi 被极氪量产了。

极氪智能科技 CEO 安聪慧 身后的 PPT 是特斯拉 Cybercab。

目前,极氪有三大产品线:Z 产品线定位是豪华车市场,C 产品线聚焦走量的主流市场,M 产品线主打创新性的未来出行产品。而极氪 MIX,就属于不用扛 “销量 KPI” 的 M 产品线。

M,指的是 Mobility,出行。这背后故事要追溯到 2021 年,Google 母公司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 Waymo,在全球寻找合作伙伴,为 Robotaxi 无人驾驶出租车生产定制车。

吉利中标后,其欧洲研发中心接下了该项目,负责人则是杨大成,也就是现在的极氪副总裁、极氪 MIX 产品负责人。

Waymo 定制 Robotaxi。

吉利一贯的做法是,一鱼要多吃。

做 Robotaxi 的同时,极氪规划了同平台、针对家庭市场的极氪 MIX。商用和家用的需求,有重合之处:对空间需求大、对实用性要求高、对驾驶性能要求相对较弱。吉利在浩瀚架构的基础上,又投入了 70 亿元开发了浩瀚-M 架构,用于极氪 MIX 和 Waymo 的定制车。

极氪智能科技 CEO 安聪慧在发布会上说:“这款由浩瀚-M 架构打造的出行机器人,将是全世界第一个大规模量产的原生无人驾驶汽车”。同时,他还透露,极氪为 Waymo 生产的定制车已在美国进行测试。

安聪慧

与特斯拉自己生产 Robotaxi 不同,Waymo 都是找主机厂合作。曾经克莱斯勒的大捷龙、捷豹的 I-PACE 都改装过 Robotaxi。但前者是为燃油 MPV,后者则是运动取向的纯电 SUV,空间利用率都不算优秀。到了极氪的这一代车,Waymo 仅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空间要大。第二,乘客拎着一堆购物袋,要能走上车。

杨大成曾告诉我们,他们当时尝试了很多方案。要想拎着购物袋走上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车的离地间隙足够低、门足够大。

为了把门做到足够大,极氪 MIX 取消了 B 柱。同时,把副驾驶一侧的前后两扇门变成对开式的外摆门,开门方式类似巴士,因此 MIX 有一个外号叫 “宝宝巴士”。普通的 MPV 侧滑门的开口宽度约 760mm,而极氪 MIX 的对开门做到了 1480mm。杨大成说,只有这个方案能满足 “拎着购物袋走上车” 的要求。

为了保证车身结构安全,极氪把 B 柱隐藏到了车门上,使用了 2000Mpa 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前后门关上之后,相当于有两根 B 柱。在发布会上,极氪还公布了一段极氪 MIX 侧碰 + 顶压测试的视频。测试结果显示,车内假人未受到伤害,车门正常打开。

极氪 MIX 被 2.2 吨集装箱顶压后的状态。

缩小离地间隙也是挑战,因为电池包厚度的缘故,纯电 MPV 的地台普遍较高,上车得跨一两级台阶。杨大成算过,极氪 MIX 的离地间隙 168 mm,电池厚度 140mm,加上电池保护的地方,已经是 300mm 多了。再算上地毯和座椅的轨道,最大的极限就是 390mm——比一般家里床都矮,小孩能够一步从地面跨上车。

但在狭窄的城市中,使用对开门仍需格外小心。极氪 MIX 原本的车宽就达到了 1995mm,作为对比,理想 MEGA 宽为 1965mm。两侧车门如果同时打开,其需要的宽度,显然已超过了国内标准车位要求的 2.5m 宽。

极氪 MIX 开门后的宽度

除了车宽之外,驾驶盲区也值得关注。尤其是左侧的 A 柱和车门立柱的位置,很容易在拐弯时遮挡行人和非机动车。但如果是作为 Waymo 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来使用的话,那驾驶员的盲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车自主行驶,乘客甚至还能对向而坐,在车上吃火锅。

能 270 度电动旋转的主副驾座椅,是极氪 MIX 最大的争议所在——杨大成在 10 月 11 日,发布了一条和用户在 MIX 车内吃火锅的视频,并配文:“产品这种东西还是要听用户最真实的声音。” 然而,该行为还是被网友们骂上了热搜。

在极氪 MIX 上,有太多挑战传统认知的设计,但又符合极氪喊出的口号——不造无聊的车。

如果 MIX 保留传统的 B 柱,保留传统的车门,把自己当中型纯电 MPV 去销售,销量也不会立刻起飞。

从今年 1-9 月的数据来看,价格更高的中大型 MPV 反而是比中型 MPV 要好卖,像丰田的赛那就比奥德赛卖得更好,传祺 M8 也比 E8 的销量大。这或许是因为,中型 MPV 所在的价位段中,有更多的轿车和 SUV 去竞争,而高价位段中 MPV 反而更有优势。

杨大成说过,极氪没有给 MIX 设定销量目标。在座位数量上,极氪 MIX 是劣势,比奥德赛还少一排座椅,坐不下一家三代人。在价格上,MIX 也很难给到一个极低的起售价,从架构到用料,其 BOM 成本已经固定在那了。既然不能指望它扛起销量重任,那就让它做一些其他家完成不了的任务——把车的空间进行重构。

极氪 MIX

极氪 MIX 没有给自己定义为 MPV,但它本质上还是 MPV。众所周知,MPV 的原意是 Multi Purpose Vehicle,多用途车辆。无论是座椅摆放方式的多变性,还是车辆用途的多样性,都是开发 MPV 的核心。

曾经的 “子弹头” 丰田普瑞维亚,90 年代进入中国时卖到 30 万元。彼时,普瑞维亚通过座椅布局的变化——在中后排座椅均增设了前后滑动式机制,更灵活地分配载客与载货的空间,迅速成为宜商宜家的大佬座驾。

年代更近一点的代表车型,是奔驰 V 级。它延续了欧洲对商用轻客的设计逻辑——在同样的车型平台架构上,通过车身的变化,打造 MPV、厢式货车、皮卡等等。比如,在法国巴黎,奔驰 V 就是香榭丽舍大道上的 VIP 用车;来到冰岛,奔驰 V 摇身一变成了 “大脚越野车”。

所谓的多功能、多用途,在现在的国产 MPV 车型中,很少见。极氪 MIX ,毫无疑问会是国产 MPV 品类中,一款非常有争议的产品。在同一架构上,它做了卖给谷歌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也做了卖给普通消费者的乘用车。它的销量可能还卖不过自己的 “大哥” 极氪 009,但至少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在这个牌桌上,出错一张牌,也不会被淘汰的人,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