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身障长照量能不足 市府拟规画第二身障中心

基隆市身障福利机构长照床位不足,民代反映供不应求,不少家庭被迫将身障家人送往其他县市安置。基市府社会处回应,已积极规画第二身障中心,盼提高在地安置率。(翻摄自基隆身障中心脸书/徐佑升基隆传真)

基隆市身障福利机构长照床位严重不足,目前全市仅有2家机构,分别是基市府委由伊甸基金会办理的基隆市身心障碍福利服务中心提供114床,私立基隆创世则有60床,总计核定床位174床。民代接获民众反映供不应求,而基隆身障中心候位人数已达72人,不少家庭被迫将身障家人送往其他县市安置,增加经济与照顾负担。基市府社会处回应,已积极规画第二身障中心,正评估适合场地,盼提高在地安置率。

议员张颢瀚指出,目前基隆的身障安置机构需求远超过现有资源,光是基隆身障中心候补人数就有72人,并强调市府除了在幼儿、长者领域外,也应关注身障者族群长照需求。他并呼吁,市府应加速推动第二身障中心的选址与编列预算、规画,以缩短等待时间,让有需要的家庭不必将家属送去外县市,达到在地安置的效果。

一名身障者家属提及,他的孩子因长期等不到空缺,最后只能先安排到其他机构过渡,但这些机构并非专门针对身障者设计,照护品质与适应状况皆不理想。后来被迫将孩子送至新北市机构安置,虽然照护条件较符合需求,但通勤时间与额外开销,让家庭负担大幅增加。

社会处回应,目前基隆市的2家身障机构已安置160人,安置率达92%。市府因应量能的解方,短期采取公私协力模式,透过补助方式,让有需求的身障者可选择私立机构安置。截至今年2月,基隆市内有62家合约机构提供身障安置,共有614位身障者获得照护补助,其中373人选择留在基隆,在地安置率约60.7%。

社会处长杨玉欣表示,长期为解决安置量能不足的问题,市府正积极筹划第二身障中心,目前评估场地之一为旧深澳国小,然而该校建筑老旧、结构损坏严重,市府计划今年内先进行拆除,再进一步评估是否适合作为新机构设址。不过,由于身障机构的设立涉及社福、工务、环保、消防等多项法规,市府仍会持续评估更多可能地点。

基隆市长谢国梁强调,市府将多方努力促成第二身障中心,并不局限于旧深澳国小,将同步评估闲置公有建物、厅舍等可行方案,有电梯设施最佳。未来,市府也不排除另行寻找适合土地进行新建,使基隆市的身障安置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