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落过5.5架日机!五指山国军公墓开上校迁葬「特勋区」首例

张光明于抗战期间与战机合影(王立桢授权提供)

3月27日在五指山国军示范公墓忠灵殿举行迁葬典礼,由空军副司令刘峰瑜担任主祭(王立桢授权提供)

五指山国军示范公墓过去从来没有一位将军以下官阶,或非青天白日勋章得主入祀到「特勋区」。航空作家王立桢透露,曾参与过著名的814等多次空战,抗战8年期间,击落过5.5架日机的空军上校张光明,在抗战胜利79年后,彪炳战功终于得到国家认同,日前获国军批准迁葬于「特勋区」。

五指山国军示范公墓就像军营,葬在那里的国军官兵全按他们生前的军阶,分区安葬。然而,除了正常军阶分区外,那里还有一个「特勋区」,葬在那里的官兵不论阶级,都是对国家有着重大贡献。

曾任职于美国多家航太公司的王立桢,致力研究中华民国空军历史,退休后从事相关写作,他在脸书发文指出,前一阵子他在台湾参加一位空军飞行军官由上校区迁葬到特勋区的仪式。迁葬的这位飞行军官是他的远房亲戚,中央航空学校(空军军官学校的前身)第五期的上校张光明。

张光明是河北昌黎人,对于在台湾的亲戚及族人都非常照顾。张自军中届龄退休后移居美国洛杉矶,2016年过世之后,家人尊其意愿将骨灰送回台湾,奉祀在五指山军人公墓的「上校区」。

但是在整理遗物的时候,他的幼子张昭发现在一份民国48年的人令中,清楚的记载着张光明的官阶是少将,他不明白既然48年的人令中就已是少将官阶,为何在56年退伍时还是以上校官阶退役。

于是张昭就写了一份陈情书,向空军司令部陈情,想将父亲牵到「少将区」安葬。但一时三刻却未见结果,在心急之下他就找了家中世交,空军的袁启纲将军,并向他求助。

在了解事情原委后,袁启纲立刻想到了以前同在美国国际战略研讨中心受训时的同学王惠民,当时是国防部留守业务处的上校处长,他在全球华人圈里相当有名,因为他曾帮许多人找殉国的爷爷、爸爸及兄长的资料,弥补战乱年代中的遗落与遗憾。

王惠民在接到那份陈情书后,调出张光明在军中的档案,发现原来那份人令只是占缺,并未真正晋升。但在审视张的军中经历时,他却被张光明的辉煌战功震惊了。

他发现张光明上校不但参与了著名的814空战,并在空战中击落一架敌机,后来又陆续的参加过南京空战、武汉空战、重庆空战,抗战8年期间张光明一共执行过300多次作战任务,击落过5.5架日机,这在中华民国空军史上是了不起的功勋。

王惠民知道根据现有法令,张光明无法迁葬到少将区,但是看着张的彪炳勋业,王有了另一个想法,一个更好的方案。于是将张光明上校的战功列成章表,并写了一份报告上呈给国防部,表示根据张上校的功勋及对国家的贡献,他其实有足够的资格被奉祀在「特勋区」。

通常能被奉祀在特勋区的都是上将以上或是青天白日勋章的得主。从来没有一位将军以下官阶,或不是青天白日勋章得主的人,能入祀到特勋区。王惠民知道想要将这件事办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他也知道将张上校迁葬到「特勋区」,不仅是对张上校的表彰,更是唤醒后人对前辈奉献的认同,因此他非常积极地去进行这件事。

此事开始时并不是很顺利,因为人事部门中有人囿于规定对此事持反对态度。为了办成此事,王惠民亲自向联一人事次长李定中将军报告,并同时表示「特勋」就是对国家有着特别贡献,而官阶并不一定是特别贡献的必要条件。

李定中在听过王惠民的解释后,也同意他的看法,于是着手写成一份正式签呈,送往国防部长办公室,请求部长批准将张光明上校的骨灰坛迁葬到「特勋区」。

这份报告被转到国防部军政副部长张哲平上将的办公室。张哲平在接到这份申请书后,与李定中中将及王惠民上校讨论过后,认同以张光明上校在抗战期间对国家的贡献,绝对有资格进入「特勋区」,于是大笔一挥同意了这个案件!

张昭在知道这个申请案件已被批准后,马上开始准备迁葬事宜,同时也通知了一些亲朋好友,王立桢当时正巧在国内,所以也去参加这个典礼。

今年3月27日,在五指山国军示范公墓的忠灵殿里,由空军副司令刘峰瑜担任主祭,将张光明上校的骨灰坛迁到了代表无限光荣的「特勋区」。王立桢表示,「在抗战胜利79年后,张光明上校的彪炳战功终于得到了国家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