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一期稻全休耕 农委会祭20亿补助

南部明年水情拉警报,嘉南一期稻作将全面休耕。(本报资料照片)

南部缺水危机不容忽视!继上周台南实施夜间减压供水后,经济部旱灾小组昨再拍板,嘉南一期稻作将全面停灌休耕,农民相关损失由农委会给予补偿补助,而云林以北水库表现「优良」,仍可如期供灌;农委会昨也公布评估,这次停灌的1万9000公顷中,以水稻占1万4000公顷最多,其余为果树、蔬菜等,预估农民补助约发给20亿元。

对于嘉南一期稻全面休耕决定,水利署高层解释,主要是明年1、2月水情不容乐观,3到5月「也看不到振奋迹象」,如果要赌5月梅雨季一定会准时报到,高层表示「这太冒险」;为避免民生与产业用水遭到更大的伤害,只能先从农业用水节省。

农委会评估,若以每公顷7公吨产量、水稻1万4000公顷估算,会影响约9.8万公吨稻米产量,农粮署副署长苏茂祥强调,目前公粮库存有70万公吨、民间达60万公吨,预估可供应全台民众食用超过1年,粮食供应依旧无虞。

南部地区久旱不雨,根据统计台南水库9至11月累积降雨量仅为平均气候值13.6%,雨量异常少,水情颇为严峻,曾文加乌山头水库合计蓄水量仅余2亿吨,入流量低于2020~2021年百年大旱同期的每日10万吨,是水利署要提前因应原因。

经济部指出,由于曾文、乌山头水库蓄水量低,实际上已无法满足明年嘉南灌区一期稻作所需用水,因此农田水利会近期已于嘉义、台南地区办理11场次座谈会,与农民做好充份沟通。

农委会农田水利署署长蔡升甫表示,嘉南灌区的1万9000公顷有1万名农民,不种植水稻后,如果种植农粮署奖励作物,最高可领取每公顷9.6万元补助,若非种植奖励作物或翻耕则每公顷领8.5万元补助,但仍不可种植高丽菜、花椰菜及结球白菜等蔬菜,预估补助约发给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