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啤擬割地北科大 民團轟鄭文燦主導
内政部明审议 北市市定古迹「建国啤酒厂」原计划变更为文化园区,后来转弯要变更为北科大用地,明天由内政部都市计划审议。记者林俊良/摄影
台北市市定古迹「建国啤酒厂」六年前原计划变更为文化园区,但后来决定变更为台北科技大学用地,明天由内政部都市计划审议;民间团体指控是行政院副院长郑文灿及政务委员张景森介入,才让土地用途急转弯。民团质疑北科大一方面称用地不足,又将校舍租给汽车展示中心,此案可能「挂羊头卖狗肉」,以增校舍用地为名、行商业用途之实。
郑主持会议 拿都市计划法割地
建国啤酒厂二○一八年曾与北市府谈好要改建为啤酒文化园区,内政部也审议通过。不过,北市府于两个月后改变心意,要求酒厂须提供两栋建物给市府,导致该案卡关;隔年一月,张景森带北科大校方访视园区,表示将要求市府将回馈用地变更为北科大校园用地。
据了解,当时台湾烟酒公司董事长丁彦哲表示「寸土不让」,获时任行政院长苏贞昌力挺,但郑文灿去年接任行政院副院长后撤销原案,重新讨论后欲将建国啤酒厂变更为大学用地,郑文灿还亲自主持会议。北科大校友会网站更直接写明,郑文灿表示「本案将由中央按照都市计划法迳为变更,一部分变更为大专用地,直接由国产署拨用给北科大,将来保留出入口在八德路,做为新校区出入口」。
按政院计划 校方可建29层大楼
台湾烟酒公司台北啤酒工厂工会理事长吴国良批评,北科大在台北拥有多笔土地,其中亿光大楼、国际先峰大楼、诚朴大楼、绿光庭园都有做商业用途;亿光大楼更位于忠孝东路三段的精华地段,一楼外租成为汽车销售中心,学校缺教室应是将原有大楼变更为教室,而不是作为商业用途营利再喊缺地来割古迹。
台湾历史资源经理学会副理事长黄俊达指出,建国啤酒厂按行政院计划遭切割后,北科大将可于园区内兴建一栋廿九层楼高大楼,全作校舍还是将部分楼层作商业用途皆未对外说明,「政府美其名是照顾古迹,实际上校方有可能借由商业模式来获得利益」。
内政部十六日将启动都市计划审议。本报掌握,地方人近来流出一份疑似校方内部文件,内容提到「内政部本月将进行公展由工业用地变更为大学用地,期望能于近期完成并于暑假进行使用,纾解学校空间不足」。
王鸿薇质疑 郑帮北科大非首次
国民党立委王鸿薇说,桃园农工改隶北科大是郑文灿任桃园市长时一手促成,原本桃园农工时期存在的日式宿舍在北科大接手后付之一炬,北科大维护古迹的意愿与能力令人怀疑;她说,北科大近年接连颁发荣誉校友给总统当选人赖清德、郑文灿,北科大上市柜校友众多,行政院在内阁改组前积极推动此案,令人不禁怀疑是否有北科大校友为民进党高官金主。
王鸿薇质疑,本应按照都市审议程序走,郑文灿却强势介入想把历史建物分给北科大,今天上午将与文史团体举行记者会要求行政院、内政部给百年活古迹一条活路。另外,王鸿薇与吴国良等人还会在明天审查时至内政部国土管理署前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