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 我们需要金融博物馆

台湾银行家第170期:各国金融博物馆大比拚。(台湾金融研训院)

世界许多角落正在诞生金融博物馆,以展览形式向公众展示金融的历史以及金融的未来。国家需要成立金融博物馆,是因为政府要建立民众对于金融的信任,而金融是很难看得到的机制,所以各国用博物馆来呈现。

正常运作的银行体系,以信任之名,让彼此陌生的人得以安全交易;这种根深柢固的信任,可以追溯到人类最原始的交易行为,物质交易丰富了食衣住行的品质,也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而交易的稳定及维持,有赖信任关系,信任体系至少需要3个要素:交易工具、交易纪录和交易权威。

经过几千年的演化,人类的「交易工具」从部落内互相认可的贝壳或宝石,演变成金属货币,又变成纸币或是更新的电子货币;「交易纪录」从结绳记事变为帐本,如今又演化为计算云;「交易权威」从部落头目变成国王,后来变成银行以及中央政府;金融信任体系早已从古时的实物和人情,变成如今冷冰冰的数字电子帐。

传统金融被瓦解的,不单只是货币支用的无感,网路金融、金融科技、去权威中心化思维,都反映着数据时代正在冲撞金融体系,一个全新的金融信任体系也许正在演化中,金融创新正推进交易工具、交易纪录以及交易权威的转变。

根据心理学家John Rempel的理论,「信任」代表人们愿意冒风险去信赖他人,在过程中感到受保护,感觉自己是安全的。

然而金融信任体系现正处于质变的当口,近期代表信任的机构──银行,又再次发生倒闭风波(继1980年代、2008年银行倒闭风波后,又再次于2023年美国、瑞士等国爆发倒闭事件),整体经济的脆弱程度,很难不让人对银行信心溃堤。

政府显然有必要让民众了解金融稳定措施及强调金融政策的一致性,提高民众对于金融体系的安全信赖感,并透过对于未来金融方向发展的探讨及交流,强化大众对于金融价值的认同与信念。这也就不难理解各国政府成立金融博物馆向民众沟通金融制度以促进社会认同的意图。

金融博物馆是民众探索文化认同的地方,经常通过展示金融历史或文物,继承并延续着人类对于金融的创造力,为社会提供金融史的脉络,以及彰显国家或城市的金融特色。例如美国金融博物馆(Museum of American Finance),就收藏1929年股市大崩溃时的书报及纸条、华盛顿总统1792年签署的政府债券,以及在加利福尼亚淘金热时代挖掘出来的一块重达60磅的金块;又像是台湾集中保管结算所在原来保管股票的库房现址建置了股票博物馆;而台湾金融研训院在金管会托付之下所成立的金融探索馆,亦有展示台湾金融百年演进历程,带领民众回顾历史,了解各时期的金融制度如何回应社会需求、协助社会繁荣,以及国家因应发展蓝图正在推行的金融政策,民众在历史的长河里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来自其他社会的参观者也能借由历史认识台湾。

博物馆的历史或藏品,经过研究人员对时空背景的研究以及对物件深层意义的分析,所展示的文化脉络和情境,能帮助观者理解每一个时代所处时空的社会条件如何影响金融发展,既带领观者回顾过去,也引导观者站在前瞻者的立足点思考未来,而感受金融与时变化的创新性。

金融伴随人们经济生活的发展不断地演绎,为民众的财富生产活动和消费带来便利,也带动投资和经济的成长。它是善用者手中的利器,也是错用者身上的毒瘤,轻则财富损失,重则造成社会动荡。

有些金融博物馆主要致力于金融知识的诠释与沟通,像是美国金融博物馆,就特许成为教育机构,金融教育是美国金融博物馆较为主要的任务,其财商教育独具特色,为从幼儿园到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学生提供课堂计划,也曾推出博物馆金融学院(MFA),这是一项针对高中生及其高年级学生为期8周的课后个人理财计划;而金融研训院营运的金融探索馆,在教育内容上也颇具特色,包含普惠金融的金融理念、国高中生手游导览,以及针对国高中生金融理财教育设计理财互动电动游戏,借由模拟真实的财务梦想和投资环境,协助体验股票、基金、定存、保险操作,累积财务抉择经验,学习资产分配与风险意识,体会理财的最终意义。

金融博物馆是金融发展足迹的守护者,更应该是金融现状的诠释者,金融跟博物馆之间的关系,应该本于社会责任,奠基于社会的核心价值,去探索金融的使命与角色,让金融知识从社会科学转变为社会资源,协助民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他们个人的金融决策上去,发挥有助于提升人类生活品质的社会实践。

博物馆所创造的社会资本及社教功能,等同经济、社会及环境永续的缩影,一个国家或城市的金融博物馆几乎代表了一地金融文明的文化标志。金融博物馆带领民众体验金融,而他们也将开创未来的金融。终究有一天,纸币也将不复可见,但金融工具将用另一种型态,持续陪伴未来的人们。

世界各地的金融博物馆,持续探索着未来。(全文请见2024年2月号《台湾银行家》;作者为台湾金融研训院全民金融教育处处长兼传播出版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