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共青团:打造新兴青年群体“朋友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夏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7月,从江苏省苏州市新市桥地铁站口走出,便能听到悠扬婉转的苏州评弹声。
这是由团苏州市委牵头创办的“苏韵非遗·焕彩青春”市集活动。现场,非遗蛋雕手艺人赖秀改带来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蛋雕作品。他手中的蛋雕图案栩栩如生,将现代设计与中国风完美融合在一起。
近年来,团江苏省委把握青年群体分化趋势,及时增强服务活跃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兴青年群体,为新兴青年群体搭好台、唱好戏,引领他们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延伸触角,让新兴青年找到组织
“我从来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我们来自苏州各地的街舞青年能够坐在一起,分享交流、切磋舞艺,大家为了街舞行业的发展集思广益。”苏州街舞青年高潮表示。
去年,在团苏州市委的帮助下,依托新兴青年联盟成立青年街舞专委会——这件遥不可及的事成为现实,这使他坚信街舞在苏州会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并将朝着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这些年来,江苏共青团大力推进“千联万聚常引”项目,积极联系、服务各行业领域新兴青年群体,举办“江苏省新文艺青年骨干交流营”等活动,为新文艺青年搭建服务发展平台,有效扩大新文艺青年的“朋友圈”。
团无锡市委围绕新文艺青年,开展第三届山野青年艺术节,以艺术市集的方式,聚拢更多渴望山野、热爱艺术、志同道合的青年人;团扬州市委则打造“伙伴讲堂”品牌工作,通过“青年之家”等平台打造新文艺青年活动阵地,将研学活动、青年交流、青年圆桌派等活动拓展到新文艺青年群体中,了解他们所需所求、所思所想。
泰州成立全省第一家网络文学行业团工委,积极开展“千联万聚常引”项目,解决了网络作家等网络文艺青年凝聚力不强、归属感不够、幸福感不够的问题,为网络文学行业青年搭建更加专业的交流平台。
增强凝聚,让新兴青年获得服务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的传承人,如何让这项存在超过千年的印染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这是南通青年吴亮亮一直思考和探索的事情。来自淮安的绢花非遗传承人尚晅玭也曾为非遗传承感到迷茫,绢花技艺的传承面临着年轻人兴趣不高、市场接受度有限等问题。
吴亮亮参加过团南通市通州区委组织的“青社学堂”活动,在与其他新兴青年交流的过程中,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使用蓝印花布才是最好的传承。
在团通州区委的建议下,他设计开发了很多基于传统手工蓝印花布的文创产品,并通过开放工作室开展手工体验等活动,让蓝印花布这样一项“老”工艺赢得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为这项古老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团淮安市委助力下,尚晅玭也迎来成长新契机。团淮安市委通过举办“青社学堂”等活动,请来专业老师教学,让她明白如何更好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在去年举办的首届江苏省新文艺青年骨干交流营上,尚晅玭不仅向江苏全省青年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也在文旅市集、艺术沙龙等活动中,结交了各领域的新文艺青年朋友,打开了创作思路。
在徐州,当地团组织发起成立“淮海新文艺青年联盟”,举办“城市友好 青年有为”主题交流等系列活动,发布“淮海青壹家”主题活动计划,用新文艺青年听得懂的语言、易感受的成就、善参与的方式,推动周边城市的新文艺青年的合作交流、共促发展。
为帮助新兴青年群体解决在创业就业、技能提升、婚恋交友、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社会融入、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急难愁盼,团徐州市委开展“徐州市快递从业青年志愿服务月”行动等,及时为奋战在一线的新兴青年群体送去温暖和帮助。
注入活力,让新兴青年持续成长
韩昌龙是淮安新文艺青年的杰出代表,在团淮安市清江浦区委帮助下,他获得了更多参与公益项目的机会,成功举办清江浦区公益书画培训班,积极开展慰问活动。
“团委给了我更好的平台,能够利用自己美术专业特长,走好传播绘画艺术、热心公益事业的闪光青春路,传播人间美与善。”韩昌龙感慨,近年由他策划并实施的大小公益活动已经超过160场。
00后“钱氏”剪纸第四代传承人钱赛也和韩昌龙有一样的想法,“我一直想让剪纸这项非遗向全社会普及,让更多人爱上剪纸、学习剪纸,让传统技艺更好传承发展。”通过团南京市委提供的“青社学堂”等平台,参与社区公益课和青年夜校活动,一直践行着自己曾经的愿景,大力宣传和发扬传统剪纸技艺。
古雄人新徽派版画青年画家孙慧慧,借着手上的画笔,创作《印象古雄》版画作品,连续两年参加南京新兴青年风采展活动,不仅留住了古雄昔日的风采,为家乡人保留了一份乡恋,也用自己的行动让更多同乡的青年人聚集起来。
“团组织将我们‘团’在一起,参加公益活动也让我收获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南京新兴领域青年街舞小组召集人孙春宇说。
他不仅是街舞艺术的传播者,更是公益精神的践行者。他开设街舞公益课堂近30次,努力传递街舞青年声音,扩大街舞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截至目前,南京新兴青年群体中网络作家、街舞青年、非遗传人等60位青年发挥各自专长,积极推报涵盖无人机操作、古籍印刷体验、中药香囊等公益课程,连续两年为南京各大社区提供200节公益课程,让参与公益课程的新文艺青年深化社会认知,一起成长。
团江苏省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江苏共青团将以服务为首要,把握青年群体分化趋势,及时将活跃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兴青年群体纳入工作视野和组织体系,增强对新兴青年群体的联系服务引领,持续扩大对新兴青年群体有效覆盖,团结带领新兴青年群体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