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刺激经济的前提是:实体经济能动

▣作者:钟灏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央行终于宣布降准了。

不出意料,所有财经号都宣布自己判断准确,都说自己看对了。

但大家没有猜到的是,这次降准幅度如此之小,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

相比于很多媒体宣布这是重大利好,我们反而认为,远远低于市场预期。

不仅降准低于预期——只降了25个基点、这是历史上的最小幅度、相当于以前50基点打对折。而且,MLF也没有体现出要降息的意思。

我以前在文章中写过,降准和降准不一样,有时候影响大,有时候影响小。这次,是可以忽略的一次。

为什么?

1

一是力度太小了。历史上从来没有降25个基点过。虽然看起来释放资金5300亿元,不少了是吧?

但剔除央行到期收回的MLF资金后,比去年7月和12月那两轮少了将近2000亿。

所以这次对市场的影响力也是大幅减小,形式大于实质,只是起到一些稳定军心的作用。

第二个最大的原因是,现在经济困难的关键根本不是货币政策啊,而是疫情次生灾害的冲击。

我告诉大家,其实现在银行体系并不缺钱,甚至可以说流动性很充裕。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有钱贷不出去,是缺少贷款人,是缺少贷款积极性。

为何?

就以特斯拉为例吧。特斯拉上海工厂从3月28日开始停工,不知何时才能复工。订购特斯拉的用户,要做好延后提车的准备了。

更糟糕的是,这种冲击远不止于特斯拉和大众等等车企,这种阴影可能蔓延到更多汽车品牌、电子产品。诸多半导体、机器人公司都会遭遇产出下滑20%以上的风险。

前天小鹏汽车的董事长何小鹏发朋友圈说:

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因为上海远远不是只有几个整车厂,上海的零部件供应商更多,在全国的占比是非常夸张的,中国绝大多数外资供应商都把上海作为海外到国内的中转站。从原料到加工器械、检测仪器,基本都可以在上海买到所有需要的东西。

而现在,直接休克,很多库存少的下游企业也跟着休克了。

这种情况下,还有谁敢贷款扩张呢?

关键是现在不止一个上海,还有苏州、西安、广州……以及各地之间的公路封锁和物流管制。

我一朋友发一批货,从郑州发到合肥,在网上挂了一个星期愣是没有司机接单。因为司机都不敢出去了,出去就要被隔离,回不来。前几天虽然国家发文件说不能对物流车辆搞一刀切,但很多地方还是不让下高速。在合肥,所有下高速的货车车门上全都要贴封条。

如此这般,央行的银根再宽松,没人敢贷款也是枉然。

前段时间央行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储蓄意愿创近五年来新高:

什么是储蓄意愿?意思就是,人们节衣缩食,减少消费、减少投资,只想存钱保命。

所以现在的关键,是尽快想办法结束疫情。

现在最实在的措施,是发放消费券或抗疫补贴,推动房贷延期还款。

总之,现在需要一场休养生息,尽量回到经济运转的正轨上来。

2

后续还会有宽松政策吗?

我认为,尽管希望非常渺茫,但4月LPR下降还是有那么一点可能性的。

理由如下:

1)虽然MLF没有降息,也没有加量,但降准也会产生同样的“降息”效应。

因为准备金是比MLF成本更低的资金,有助于推动银行成本下行。

2)国常会要求银行降低拨备率。

啥是拨备率?银行放出的贷款会有一定的坏账,所以银行需要提前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坏账损失的准备金,这个准备金和贷款余额的比例就是拨备率。所以降低拨备率,就相当于为银行省出了一部分资金,可以拿去放贷了。这一点和降准有相同的药效。

3)调降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以前有些银行为了揽储,靠提高存款利率来吸引资金。现在央行开始打压这类行为,昨天已经有些商业银行收到了调整存款浮动上限的通知。这会引导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行,进一步降低银行成本。

4)央行正在定向释放基础货币。

降准只是一个比较引人注目的操作,降准之外还有很多其它方式。比如“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和“支农支小再贷款”。央行透露,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即将设立;而已有的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增加也比较可观,截至3月末达到1.85万亿元。

所以4月的LPR,仍然存在下调5个基点的可能——尽管受到中美利差倒挂的外部制约。

即便能降息,央行层面能做的事,基本也就到这里了。

因为,放水刺激经济的前提是:实体经济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