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与眼表疾病专家刘红山:指尖逐光 杏林春暖

深圳普瑞眼科医院手术室,院长刘红山教授专注看着显微镜,手上行云流水地操作:移除病变角膜,制作植片,放入植床,缝合。不到一个小时,一台角膜板层移植手术完成了。作为知名的角膜及眼表疾病专家,从医30多年来他完成近万例角膜移植手术,让众多患者拥抱光明,点燃希望。

刘红山是“手”到病除的眼科医生,除角膜移植术外,亦精通眼表组织重建、白内障、青光眼、眼部整形等手术;他是成果丰硕的眼科学家,在细胞水平上研究角膜与眼表疾病,取得多个“世界第一”;他是知冷知热的朋友,会微信嘱咐患者术后注意事项,也会“借”钱给经济困难的病人买药。他以妙手仁心追光,也让自己成为一束光,照亮并温暖每个病人。

眼科医生的自我修养

眼睛是神奇而精妙的器官,人类通过它接收80%以上的外界信息。如果没有眼睛,我们看不到星空之绚烂璀璨,大地之多姿多彩,人类之喜怒哀乐……而眼睛能看到世间万象,是因为有光。角膜是光进入眼睛的门户,当它出现问题,眼睛或许会陷入黑暗,恐慌、无助与绝望随之而来。

因此,刘红山在当了几年眼科医生后,选择角膜病专业作为主攻方向。“当时觉得,角膜移植给患者带来光明,多么神圣!”他回忆道。1990年,他考取中山眼科中心硕士研究生,师从国内享有盛誉的角膜病专家龚向明教授。

高强度的学习与训练是眼科医学生的日常。每天上完课后,刘红山赶去取角膜材料,再争分夺秒地做手术。他主动拉着导师手把手指导,确保每一步操作无懈可击。一台复杂的“角膜移植+结膜囊成形+眼睑重建”手术有时耗时三四个钟头,他常常在夜里一两点才完成工作。次日清晨六七点,他又马不停蹄赶往中山眼科中心写病历、查房、看门诊、做手术。

正是基于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刘红山练就了过硬的手术技能。在小小的眼球上动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时零点几毫米的误差,可能产生不可预估的后果。而他的手非常稳,分寸把握精准,深得导师赞赏,研究生未毕业已可以独立手术。

彼时,刘红山致力于角膜烧伤的复明研究。他收集中山眼科中心过往角膜烧伤患者的病历,逐一写信让他们回来复诊。在他的努力下,不少年轻人重见光明,改写人生。广西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双眼因化学烧伤,只有光感,单眼角膜移植术后,视力恢复至0.3,他的父亲“扑通”一下就跪在刘红山面前,感激涕零。患者的信任,让他更坚定走追光之路。

1993年,硕士毕业后,刘红山到广州眼库工作。这是收集、保存、分配角膜的机构,由当时的广州市科委主管。在这里,他也逐渐精通白内障、青光眼、斜弱视、眼部整容等手术,修炼成医术精湛的眼科多面手,几年后成为广州眼库主任。

是医生,也是眼科学家

2002年,刘红山为了在专业上更上一层楼,掌握更多前沿理论与技术,先后到美国密苏里大学及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后工作站进修,随后成为辛辛那提大学眼科研究科学家和助理教授。这期间,他做了很多开拓性研究,取得多个“世界第一”:他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转化为人类角膜基质细胞,治疗先天性角膜混浊;他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可以用来治疗干眼病,并在美国兽医院进行临床测试;他揭露结膜淋巴滤泡在眼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

一以贯之的勤奋与高效,让刘红山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至今发表论文超过5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超过30篇;出版眼科著作3部;主持完成中国、美国科研项目6项。此外,他还兼任《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ion Science》《Current Eye Research》《Cornea》《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等八家国际知名杂志审稿人。

因此,刘红山对眼表疾病的理解,比一般眼科医生更透彻,把握治疗更精准。很多患者慕名来找他看病,7岁的萌萌(化名)也是。

在深圳普瑞眼科医院的角膜及眼表疾病专科门诊,刘红山通过裂隙灯仔细地检查萌萌的眼表。她眼睛发痒、频繁眨眼一个多月,此前在外院就医未有好转。

“往上看,往下看,看前方……嗯,过敏性结膜炎,滤泡很大。” 刘红山说。2005年,他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实验室发现了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生路径:当粉尘、花粉、动物皮毛等过敏原落在湿润的眼结膜上,结膜滤泡会将其吸附,并转运至淋巴结,由此激活淋巴细胞,产生激烈的免疫反应,表现为结膜炎症。因此,免疫抑制药物对过敏性结膜炎有很好的效果。

刘红山为萌萌开了抗过敏药,并嘱咐一周后复查。“儿童用药尤其要谨慎,更需定期评估效果与风险。”他说。

角膜移植:海南人万中有一

2013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邀请刘红山到该中心新建的海南省眼科医院任角膜与眼表疾病科主任,兼海南省眼库主任,担起眼库建设的重任。

在海南省眼科医院,每次看门诊刘红山都没在一点半前吃过午饭。上午限挂号35个,他常常要看五六十个病人。患者赶来看病一趟不容易,他尽量加号。他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随时记录需要眼角膜移植的患者名字、电话、地址。一旦有合适的角膜供体,他便通知他们过来手术。

2015年,刘红山接诊了来自湖北恩施、双眼因意外烧伤而失明的病人骆先生,其左眼虽做过两次角膜移植,但因术后眼睑无法正常闭合,视力恢复不好。他检查发现,骆先生右眼受伤严重难以复明,左眼可再次角膜移植。此外,还需从胳膊上取皮重建左眼眼睑,使眼表湿润,避免因干眼而导致移植的角膜溃疡或穿孔。他游刃有余地完成这台复杂的手术。

当缠住左眼的纱布揭开,骆先生又见到了久违的光,脸上绽放出灿烂笑容。他左眼视力恢复越来越好:0.3、0.5、0.8,心也越来越敞亮。他不仅重新张罗起苗圃生意,还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日子过得风生水起。重获新生的他每年都给刘红山寄来应季茶叶以表感谢。

海南文昌的刘先生角膜格子样营养不良,刘红山为其左眼做了角膜深板层移植,此术式保留患者的深层角膜作为移植床,再取同样大小和厚度的浅层角膜片缝上,可大大降低术后排异几率。术后十年后,刘先生视力保持良好,又坚持让刘红山做右眼移植角膜。角膜营养不良是遗传眼病,刘先生弟弟的角膜移植手术也请刘红山主刀。

在海南7年,刘红山做了一千多例角膜移植手术,相当于不到一万个海南人中,有一人是其角膜移植患者。有次打车,司机看到他惊喜道:“你不就是那个换角膜的医生吗?” 原来,在一次“寻找百姓身边好医护”的活动中,其网络投票数位列前十,为众多海南人知晓。

为了探究真菌性角膜溃疡在海南季节性高发的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刘红山的足迹几乎遍布海南每个村庄。针对确诊的81例病例,他及团队成员分析了致病真菌种群及患者年龄分布特点、患病季节分布构成比以及疾病危险因素,从而发现了不产孢子菌在海南致病真菌谱中的特殊地位。这也将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认识向前推进一大步。

是医生,也是朋友

2020年3月,刘红山加入普瑞眼科医院集团,任合肥普瑞眼科医院院长,兼任普瑞科研总监。以前出门诊,每个病人看病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匆匆忙忙。如今他可以从容与病人沟通,详细解释病因及治疗方案。

在合肥普瑞,刘红山每年完成200多例角膜移植手术。患者来自天南地北:安徽、黑龙江、甘肃、云南、湖南……他们跨越各个年龄段:3岁幼儿,7岁女童,18岁高中生,25岁小伙子,45岁独眼阿姨……病因也各种各样:外伤、角膜白斑、圆锥角膜穿孔、角膜营养不良……他们有迥异的人生,有各自的悲喜,但都在他的帮助下,穿越黑暗,再见光明。

2023年,64岁的汤爷爷到合肥普瑞就诊。20多年前,他左眼不慎被工业碱烧伤,视力严重下降,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加上角膜供体稀缺,他没有继续治疗,多年来仅靠右眼视物。然而祸不单行,他在一次上班路上不小心摔倒,右眼被玻璃扎伤失明,从此他的世界彻底黑暗了。

刘红山为汤爷爷全面检查后,分析其左眼可行角膜移植,但由于角膜上覆盖大量新生血管膜,角膜周边干细胞也被破坏,若采用常规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排异可能性高达60%以上。因此他为汤爷爷做了深板层移植,减少排异发生。汤爷爷术后视力良好,送来锦旗,激动道:“没在黑暗中待过的人,体会不到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多年来,刘红山一直保留一个习惯,就是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患者。因为角膜移植术后要过感染和排异两个大关,他希望患者在发生异常后,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再次移植。他记得有位朱女士,因经济困难,角膜移植后向他借钱买药。他当然慷慨解囊,也没让她还钱。但过了很久,朱女士没来复查,刘红山也联系不上她,非常担心她预后不好。果然,大半年后,朱女士又来就医,移植的角膜穿孔了。

朱女士的遗憾,刘红山希望不再发生。当移植角膜一个月的患者向他报喜,说“在当地医院复查,移植片透亮,视力良好”时,刘红山会叮嘱他“再戴一个月绷带镜,让角膜恢复更好,按时滴眼药水”。此外,他还会了解患者的生活、工作环境,判断对术后恢复的影响。当他知道患者经营农药店时,便劝患者不要亲自照看店铺,以免空气中飘浮的农药分子伤害到移植后脆弱的角膜。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他与许多患者处成知冷知热的朋友。

看见光,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妙手仁心的刘红山,正是一位闪闪发光的眼科医生,照亮病人,温暖人心。

文 王丽榕 陈辉图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