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独立书店 人是书店的灵魂

桑丘书店。(取自新浪微博@牛津-小裁缝)

在电子书盛行、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独立书店以其特立独行的存在,成为津城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些小众书店是如何在实体书店举步维艰的生存环境中坚守的?又是靠着哪些文化特色吸引读者的?

一日闲书吧位于意式风情街,面积虽小,布置却简约而精致,整体设计都是由店长猫叔精心打造的。推门而入,5公尺高的通天书墙令很多游客惊艳,一排排图书从脚底一直到房顶。「爱和恨都是短暂的,只有尴尬恒久远」──风趣的字条和别致的摆件就藏在书架之间。

「人是书店的灵魂」,店长猫叔认为,书店的样貌与他的阅读品位是一致的。猫叔是一位70后毕业于天津大学,曾在媒体工作过的他阅读范围很广,因此店内图书类型多样,游客更容易淘到自己中意的书。

提及电商平台对于实体书店的冲击,猫叔表示「一日闲」有自己的经营特色。「我们有比较固定的读者群,选书也比电商更专业,因此读者就更倾向于到我们这里来买书。」猫叔说:「电商平台选择的大多是新书、畅销书,比如市场上流行的营销类、管理类书籍。我们则精挑细选一些文史哲经典好书,所以来这里的多是熟客。」

猫叔认为,很多开独立书店的人的想法应该和他一样,就是多选择有价值的经典作品,「这才是经营书店最好的方式」。因为书店开在景区,经常有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驻足打卡。

而刚获得「天津最美书店」称号的桑丘书店位于南京路商圈,店内将图书、文创产品、黑胶唱片、咖啡等集合在一起。桑丘的主人小龙想把书店做成一个文化空间,以书为核心,借书来打通人们的生活圈。

除了未拆封的新书外,书店还有一个二手书区域。经过时间沉淀的二手书充满历史感,也透露出小龙的阅读品位。小龙表示,店里一部分二手书有他之前淘到的,也有在网上买的,或在其他二手书店发现的。「天津其实一直有二手书的市场和氛围,喜欢『淘』这点,很符合天津人性格。」

刚满30岁的小龙在南方求学时,他有感于民营连锁书店的成功,返乡后决心在家乡做一家精品书店。小龙坦言,开业半年来,桑丘书店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把书店开在商业中心成本很高,但小龙很坚定,「就是要开在市中心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

小龙说,因为电商的冲击,现在逛书店的人少了。「但我们给读者提供的是一个阅读的空间,这里有一种文化氛围。我们在读书的同时还可以互相交流,这恰恰是电商平台不能给予的。」小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