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县定古迹「董允耀洋楼」安梁归岫 修复重现古岗旧时风华

董允耀洋楼建筑规模宏伟,完整反映侨乡时代的重要经典之作,于2015年2月11日获指定为县定古迹。(于家麒翻摄)

洋楼正面屋顶的山花上塑有董允耀的印尼名「Tang Oen Yauw」,非常具有南洋风。(于家麒翻摄)

金门县定古迹「董允耀洋楼」,由文化部文化资产局与金门县政府共投入新台币4500万元的预算进行修复,自2022年4月29日起开工迄今已约600日。(于家麒摄)

创建于1933年的金门县定古迹「董允耀洋楼」,由文化部文化资产局与金门县政府共投入新台币4500万元的预算进行修复,自2022年4月29日起开工迄今已约600日,今(23)日遵循古礼科仪办理「安梁归岫」典礼,透过传统仪式取得天、地、人三位一体空间的和谐,并分别由大木匠司、土水匠司、打石匠司等「三祧师傅」依序执行掀梁、点梁、押煞、送五谷等仪式,祈求建筑过程圆满,顺利修复这幢代表着大古岗地区旧时风华的古典洋楼。

金门县定古迹「董允耀洋楼」今日遵循古礼科仪办理「安梁归岫」典礼,透过传统仪式取得天、地、人三位一体空间的和谐,祈求建筑过程圆满。(于家麒摄)

董允耀洋楼建筑充满南洋风情,窗户上方的老鹰雕饰与印尼钱币上的图腾颇为相似,诉说着大时代「落番」出洋打拚的历史故事。(于家麒摄)

金门县定古迹「董允耀洋楼」今日遵循古礼科仪办理「安梁归岫」典礼,也代表着修复工程已进入高峰。(于家麒摄)

董允耀洋楼曾先后由国军炮兵、工兵营占用,1970年间更曾进驻海龙部队,屋内墙上到处可见各种军事标语与遗迹。(于家麒摄)

据了解,这幢古典洋楼的起造人董允耀为古岗人,幼年时因家境清贫、生活困苦,以卖豆腐维生,十几岁就随着乡人远赴南洋谋生。当时古岗人普遍都以印尼泗水和峇厘巴板为谋生地点,董允耀择往泗水。初期仅能帮人打零工赚取微薄的工资,稍有积蓄后,就开始以批购胡椒粒转卖做生意,从中赚取差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累积的资本日益增多,便与人合伙经营船行,航行往来于南洋一带,财富日渐增加。1933便返回金门家乡,在大古岗西郊双峰岩的右前方购地,兴建了一栋规模宏伟的洋楼,即位于大古岗84号的「董允耀洋楼」。

董允耀洋楼建筑也充满南洋风情,诉说着大时代「落番」出洋打拚的历史故事。(于家麒摄)

董允耀洋楼曾先后由国军炮兵、工兵营占用,1970年间更曾进驻海龙部队,屋内墙上到处可见各种军事标语与遗迹。(于家麒摄)

金门县文化局指出,「董允耀洋楼」建筑规模宏伟,完整反映侨乡时代的重要经典之作,于2015年2月11日获指定为县定古迹,而在2020年董允耀的后人将洋楼无私的捐给县府后,便携手文化部文化资产局共同投入新台币4500万元的预算进行修复迄今已约600天,今日进行「安梁归岫」仪式也代表着修复工程已进入高峰,不久便能让这幢代表着大古岗地区旧时风光的古典洋楼风华再现,继续向游客诉说大时代「落番」出洋打拚的历史故事。

文化局长吕坤和表示,「金门县定古迹大古岗董允耀洋楼修缮暨活化工程」能顺利进行要感谢的人很多,首先要感谢文化部文化资产局的补助办理洋楼之修复,并且给予指导与协助,让整个工程能予以落实。其次要感谢建筑师黄毅诚,为工程提出许多适宜性的修复计划与修复方式,间而重新复苏董允耀洋楼与周边环境,修复后能给予在地居民、游客较好的居住与旅游品质。

吕坤和也特别感谢董允耀的后人-董赛姗女士及董伦威先生,无私的奉献将此洋楼捐赠给县府,期盼监造厂商能秉持一贯的专业,持续做好把关工作,也期盼施工厂商能秉持一贯的专业与品质的坚持,持续把洋楼修复的尽善尽美、修旧如旧,为古岗重新燃起一丝火光,能够再现古岗昔日辉煌的时光,也期许透过这工程能唤起民众对文化资产的重视,间而提升县民的文化素养。

董允耀洋楼的建筑型式为三塌寿的番仔楼,前方有一楼的回向设计和人字脊「二导水」的龟型屋顶,远眺近观极其宏伟醒目。这座大洋楼也曾先后由国军炮兵、工兵营占用,1970年间更曾进驻海龙部队,一楼大门左右两侧墙饰有海龙字样与图案,整体建筑的动、植物和人物装饰语汇繁复精采外,大门也可见防盗的移动门扇「轮钱门」、「枪眼」等防御设施,反映金门早年地方治安不佳,时有大陆内地「强摃仔」登岛劫掠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