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县定古迹鹿港金门馆 明年3月修竣

彰化县长王惠美(右二)主持鹿港金门馆修复工程开工典礼,并担任祭祀祈安仪式主祭官,她在馆内关心建物内部亟待整修的项目。(谢琼云摄)

在清代曾作为「班兵伙馆」的彰化县定古迹鹿港金门馆,修复工程7日开工,彰化县长王惠美、鹿港镇长许志宏都出席祭祀祈安典礼,担任主祭官的王惠美表示,工期预计365日,将于明年3月竣工。

2进3开间建筑 坐北朝南

鹿港金门馆最早为仕绅许乐三故居,许乐三为金门县金城人,该宅邸建于清乾隆51年(1786年)之前,在林爽文事件中,供福安康率水师大军登陆鹿港后之办公衙署,及福建安平左营游击水师移驻时,作为班兵伙馆。

因金门留居鹿港的族人渐多,清嘉庆10年(1805年),许氏后人承许乐三遗命,重修宅邸改建为「浯江馆」,并主祀分香自金门东门内校场观德堂的苏府王爷神尊,周边逐渐形成金门官兵眷村聚落,民间遂称之为「金门馆」。全台现有3座金门馆,另2处分别在艋舺(万华)与台南安平。

金门馆为2进3开间的建筑,坐北朝南,与鹿港其他寺庙朝向河口的布局不同;且与一般寺庙最大不同,在于三川殿、正殿两侧皆设有房室,供班兵移防候船暂居。2000年被列为彰化县定古迹。

蕴含300年来 社会性功能

王惠美表示,县府自2005年调查研究、2018年完成规画设计,向文化部争取修复,这次经费由中央补助1500万元、县府配合款400万元、所有权人自筹100万元,将修复屋顶、地坪、木作结构的修复、虫蚁防治、消防等项目。

许志宏说,鹿港金门馆是鹿港极具代表性的会馆,不管是建造的技术或是当年金门人来到鹿港的历史意义;龙山里长陈永祥更指出,鹿港金门馆包含了过去300年来重要的社会性功能,包含祭祀、同乡会、住宅,才会被指定为县定古迹。

王惠美说,县府对文化资产的修复不遗余力,鹿港小镇就是一座开放式博物馆,鹿港十宜楼、凤山寺也将在今年完成整修,以崭新面貌风光迎接建县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