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十一,爆了!

作者:老古

每年一到双十一,各种关于电商领域的舆论就会跳出来。

一个流传以久的观点,又在此刻引发的网络舆论的争论。

“电商兴起导致实体店铺倒闭,让实体经济陨落”的观点又在各种评论区大量出现,不仅如此,李佳琦被京东和小杨哥吐槽控价、甚至被指控为在搞“二选一”垄断。

不断处于舆论风波的李佳琦,又一次被推上了热搜。

很多人缺乏对这类舆论本质的了解,容易跟风、容易被各种舆论裹挟而成为某一部分人的工具和手段。如果我们剥开这一类舆论的所有外包装,就能看清这些舆论的源头到底是什么。

双十一活动前后之所以出现这种舆论,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就源于商家们对市场的激烈竞争。

作为年度购物大戏,甚至也是年终业绩考核的最重要的一环,所有的商家,都得倾尽全力争夺这一市场,对竞争对手的吐槽和攻击,不过是在竞争压力下的一些反应。

中国也有无数实体商家从业者,高达几千万人,这些人也会驱动所谓“电商干倒实体店”的舆论反复出现。

归根结底,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并非是行业之争,而是那些在市场中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商家们,对另一群在市场中获得优势地位商家们的舆论攻击。

这种现象,你在商场随处可见,手机厂商之间相互攻击,汽车厂商之间相互攻击,为了争夺市场,在舆论上造势,是商家的常用手段。

只不过,有一些舆论已经超过了商业的范畴,不再是用产品质量、品牌形象、价格谁更优这些舆论造势了,而是开始使用一些反智、反市场的言论进行攻击。

而这一类的言论,与对品质、价格的舆论攻击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这些舆论有强烈的外部性,当无数民众转而跟随这些错误的舆论时,就有可能推动一些过渡的市场干预行动。

很显然,作为竞争的一方,他们心里是乐见这种结果的,我在商场上干不掉你,我就发动舆论来干掉你,这种行为本身是非常卑劣的市场行径。

那么,大众之所以会跟随这种舆论,是因为他们陷入了单一身份谬误的陷阱。

什么是单一身份谬误呢?

就是人往往基于自己的某一个身份的利益出发主张某种观点,但却忽视了自己另一个身份的利益。

所有的人几乎都同时具备两种身份,第一种叫供给者,也就是你是一个出售者,你是老板,那你在向消费者出售商品,你是普通打工者,那你在向老板出售劳动力;但同时,你还是一个消费者,因为你不是打工机器,你还要买房、买车、教育小孩,需要到市场上进行消费。

那么当你从不同的身份出发时,你会发现你有不同的利益。

如果你是一个供给者,你当然希望竞争者越少越好。

当你是一个消费者,你当然希望给你提供消费品的人越多越好,这样,他们之间产生竞争,必定压低商品的价格。

开网店的商家会说实体店是落后的商业模式,而实体店的商家又会建议国家打击电商。

然而,最为普遍的利益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消费者的利益。每一个人如果以供给者身份,他们之间的利益,有可能是冲突的,但是,作为消费者的利益,所有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是和谐的,是不可能有冲突的。

有谁会嫌物价低呢?有谁会主动希望抬高物价呢?

亚当斯密说:“在任何国家,人民大众的利益总在于而且必然在于,向售价最便宜的人购买他们所 需要的各种物品。”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常识,甚至每一个普通人每天就按着这一法则安排自己的生活。

但人们却总在那些错误观念的引导下,在舆论上参与了这些反电商的、反智舆论,使得这样简单的道理,成为了一种稀缺的知识。

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不是供给者之间的竞争,而是消费者主权。

生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作为供给者身份,往往是比较痛苦的,因为他时刻面临着竞争。哪怕你是一个普通劳动者,你也有竞争对手,那就是另一群劳动者,你在找工作时,本质上是进行过竞价的,你要价八千,对方和你能力一样,要价七千,对方就能获得岗位。

如果你找不到工作,你就必须降价。之所以,大家对竞争存在厌恶感,害怕卷,就是因为竞争会给人带来压力。

但是这种竞争来源于哪里?是来源于老板黑心吗?想多克扣员工的薪水吗?当然不是,这种竞争是由每一个人的消费者身份带来的。

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消费者都渴望用有限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你的价格高了、成本高了,效率低了,那么消费者就马上弃你而去。

消费者用手中的钞票进行投票,他们在选择哪一种商家能在市场当中生存,能为他们提供服务。

老板们要在市场中活下去,他就必须听命于消费者的指挥,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并降低价格。

因此,他也会在劳动力市场挑选性价比最高的劳动力,这是竞争的根本性来源。

电商业的崛起,是消费者用钞票选出来的,是作为消费者身份的每一个人,他们抛弃了实体店、他们拥抱了电商。

而电商产业链依托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不断提升效率,使得物价越来越低,一件六公斤重的洗衣液从河北发到广州、送到你家门口,包邮价格才9.9元。

这种价格是整个产业链效率提升的结果,他为消费者节省了大量的金钱,使得有限的资金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同时还能保证质量,因为质量不符合你要求,甚至可以免费退货。

这样的服务、这样的价格,是实体店比不了的。

那些天天骂电商毁了实体店的人,他们也一定会在网上购物,一件同样的商品,如果网上卖五块,实体店卖十块,他坚持到实体店买,那不是傻吗?

他们自己作为消费者的一员,也在以消费者的身份,摧毁线下工业制成品的实体店销售业务。

他们如果真的同情实体店,就应该宁愿贵、宁愿不能退货,也要去电商买东西,只有这样,他们所声称的要保护实体店的目的才能达到,但他们会这么做吗?不会。

消费者对产品价格下降、对服务品质的要求,才是电商崛起的原因,把商场理解为战场是不对的,因为电商没有攻击实体店,是消费者通过钞票选择,淘汰了大量的实体店。

更为广泛的谬误,就是电商增加了失业人口,而这更是一个荒唐的结论。

这一类问题,是最为常见的谬误。

如果电商会增加失业人口,那挖掘机也会。本来一人一铁锹挖的河道,可以要几百人干这个活,结果,挖掘机一个人就把活干掉了。

而在汽车刚刚出现时,就有无数的马车夫们跳出来说,不应该允许汽车出现,否则我们这么多赶车的人怎么办?

这种呼吁还真的变成了政策。

1865年,英国人最早发明了汽车,汽车刚出来的时候,首先去砸汽车的全是马车夫,那时候的马车夫还是很体面的工作,是社会的中等收入群体,他们觉得汽车出来会把自己的活给砸了,于是不停的到处闹事,还去政府议会抗议。

最后英国政府迫于压力出台了一道红旗法案,要求每一辆汽车必须有三个人操作,得有一个人在五十米前拿一个红旗引道,而且汽车速度不能超过马车,如果汽车的速度超过了马车,汽车的牌照将会被吊销。

英国本来是汽车工业的始祖,也拥有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但是正是这三十年的红旗法案阻碍了英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被后来的德国、法国和美国追上,直到现在,英国的汽车工业都发展得不好。

那么,技术进步、先进的商业模式、更高效率的卖货方式,会不会制造失业呢?

仅仅从当下这一刻,是会制造失业的,但是,只要拉长一点点时间来看,根本不存在这一问题。

今天中国繁荣的服务业怎么来的?就是因为工业制成品的物价越来越低,人们才有更多的余钱去消费服务业。

人们选择了更高效率更低价格的电商,就能节省工业品开支,增加服务业开支,由此,他们增加了需求的能力,而服务业又创造了大量的就业。

我们倒过来想想。我们的社会本来是有推土机的,现在不用推土机,改用勺子挖土,那我们的社会是会变得更富裕,还是更贫困?如果我们所有的人,都提前20年退休,那整个社会是会更富裕,还是更贫困呢?毫无疑问,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会一落千丈。

著名经济学家巴斯夏还曾经用反讽的方式写过一篇文章《蜡烛制造商关于禁止太阳光线的陈情书》。这篇文章说,阳光照射在地球上以后,蜡烛工人的工作减少了,因此蜡烛商希望国会议员禁止大家使用阳光。确实,如果大家都尽量采用阳光,蜡烛工人的工作就会减少。但实际上,蜡烛工人不会永远失业,不会永远找不到工作,他们可以从事别的工作。问题是,别的工作是什么呢?没有人能够说出来,这得靠想象。

我们现在的很多工作,在一百年前,是无数人都想象不出来的。但是,每一次效率革命,都让所有的消费者受益了,从而推动了社会总体财富的增长。

即使你的收入没有涨,但物价下降了,你的实质生活水平就提高了。

这些基本的常识,都是几百年来经济学家们反复讲过的道理了,之所以依然在成为舆论的主题,是因为经济学常识未被普及,更多的原因是——那些商家们竞争不过后就使用龌龊手段,试图利用大众的错误观念,帮助他们用非正常手段消灭对手。

如果他们成功了,谁是损失者?所有的消费者。

油价高好还是油价低好,40寸的电视机卖一万好还是卖一千好,汽车卖五十万好,还是卖五万好,这是每一个消费者都会明白的道理。

价格的降低,永远来自于企业努力扩大生产追求利润的结果,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投资更多的设备、形成更大的规模,最终让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他的销售规模才能扩大。

电商兴起有没有破坏中国经济,这样的话题,和汽车、人工智能、挖掘机的发展有没有破坏经济一样,是无聊且反智的。

但愿这样的反智舆论,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