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一瓜,吃得头皮发麻
起猛了!
现在的PDF都不是用来读文献的,而是用来——
吃瓜。
前有男大学生怒写63页PDF举报女友出轨,一些赶不上热乎瓜的人甚至不惜付费下载。
后有女子撰写长篇PPT举报前夫,图文并茂、证据严密,不时闪现的刺激字眼极大满足了吃瓜群众的窥私欲。
一时之间,PDF、PPT举证法火了,每天流传的“学术八卦”快看不过来了……?
相比视频或者文字,这种新型爆瓜法有着动辄几十页的体量,从鸡毛蒜皮到口嗨再到细思极恐的细节一应俱全,无疑让人“吃”得更爽。
但事后回味,却感到一丝毛骨悚然。
毕竟,很多人都会开玩笑:如果有幸出道,那曾经发在社交平台上的内容就是最大的“案底”。
对于公众审判私德的担忧,一直普遍存在。
从PDF罪状书引起的激辩,到今年戛纳金棕榈,都在讨论这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议题:
我们的生活,经得起审判吗?
《坠楼死亡的剖析》
等候多时的76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导演茹斯汀·特里叶亦因此成为第三位摘得金棕榈的女性导演。
电影节首映后业内口碑一片好评,烂番茄新鲜度也直接飙上100%。
看之前,院长对着片名海报自行脑补,以为是一出类似《冰血暴》的人性悬疑案件。
第一时间看完后,才发现……
抱歉,是我狭隘了!
悬疑题材有着解释具体案件的标准答案,而《坠楼死亡的剖析》则面向普罗大众,面对生活中感性的“悬疑假设”,只剩下百口莫辩,无解而无力。
法国冬季,偏远山区,一栋木屋。
一具尸体躺在屋前的雪地上。
死者是这栋木屋的男主人塞缪尔,看似是从自家二楼不慎坠落,头部被撞击后,死在了雪地上。
按照惯性思路,死者亲友是首要嫌疑人。
一问,果然发现——塞缪尔的妻子桑德拉有着充分的杀人动机。
这对夫妻的关系相当紧张,已进入互不干涉的“冷战”状态。
桑德拉是一位作家,事故发生前正在接受采访。
丈夫塞缪尔却自顾自在二楼大放音乐,嘈杂的声响影响了楼下的对谈。
桑德拉没有要求丈夫把音乐关掉,而是匆匆结束了采访。
随后,桑德拉戴上耳塞在屋里小憩,直到被儿子发现尸体的尖叫声惊醒。
救命,已经开始窒息了……
幻视一些我和舍友的宿舍生活。
调查发现,桑德拉的身上有一些淤痕,似乎产生于争执扭打。
她却解释说自己是疤痕体质,这全是一周内不小心撞出来的。
除了桑德拉的闪烁其词,塞缪尔的尸体状态也疑点重重。
如果这是一起意外,塞缪尔看起来像先撞在棚顶上,导致了致命伤,毕竟二楼的高度不足以摔死人。
问题来了:棚顶没有发现任何血迹与DNA。
那塞缪尔头上的致命伤从何而来?
一切悬念都指向了一个答案:桑德拉就是杀人凶手。
记者离开后,她上楼与丈夫发生争执,击打了他的头部,再将他推下楼。
这样的推断,不仅符合逻辑,更符合群众的猎奇心。
有什么比“作家谋杀了她的丈夫”更令人趋之若鹜的八卦呢?
公众开始狂热地关心这起案件,各类媒体更是开扒这对夫妻的隐私。
在他们看来,只要证明这对夫妻关系失败、他们彼此仇恨,就能加重桑德拉的杀人嫌疑。
巧妙的是,导演将亲密关系中的矛盾与法庭审判编织在一块,让观众失去“上帝视角”,一会选择相信桑德拉,一会儿又对她充满狐疑。
桑德拉有罪与否的疑问持续到了影片尾声,不断有新的证据抛出又被推翻。
这也让影片的观感更为紧绷、焦灼。
显然,桑德拉是经不起扒的。她甚至差点在网络上被人喷成筛子。
本以为她曾遭受家暴,不堪忍受,奋起反击,看到后面才发现,她的精神状态领先丈夫二十年……
夫妻关系的重大转变,源于儿子丹尼尔的车祸。
那天丈夫塞缪尔本该去接儿子,却因为沉迷写作放了鸽子。
儿子不幸遭遇意外,视神经受到永久性的损伤。
塞缪尔因此陷入难以自拔的负罪感,生活与事业无法顺利地进行下去。
他中断了写作事业,举家搬到乡下,主动承担起丹尼尔的居家授课。
可塞缪尔越是沉浸于伤痛,越是投入于家务与教育,桑德拉与他的关系就越是疏远,隔阂也越来越深。
在旁人看来,是桑德拉对这个本就精神脆弱的男人落井下石。
罪状一:
车祸发生的那一年,桑德拉出轨了。
这件事多次在与丈夫的争吵中被“翻旧账”。
罪状二:
塞缪尔暂时放弃了写作,桑德拉看见他的一段大纲觉得很有趣,便借用其灵感,写出了自己书里长达27页的内容。
桑德拉说她得到了许可,但在塞缪尔的内心深处,是完全心甘情愿的吗?
旁观者无法揣测当事人的想法。或者说,就算是同一个人的想法,也随时可能改变。
法庭上的一份录音文件让我们看到了这段关系最暗黑的一面。
案发前一天,塞缪尔录下了两人的激烈争执。
夫妻的私密对话被落成白纸黑字,作为冷冰冰的呈堂证供。
在塞缪尔看来,自己在关系中受尽折磨,被出轨、被掠夺、被欺骗。
妻子却只是袖手旁观,给不了他一点情绪价值,也无法理解他为家庭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而在妻子看来,是塞缪尔无法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总是不停地“推锅”。
一会儿放弃写作,同意桑德拉用自己的创意;一会儿又想重新写作,怨恨自己的灵感被妻子拿走。
一边主动牺牲时间,在家里给儿子上课;一边又抱怨自己没有时间写作。
桑德拉毫不留情地拆穿了丈夫的懦弱与敏感。
甚至,桑德拉在丈夫失败的领域获得了成功,也成为她的罪状之一。
这段撕破脸皮,残酷如《婚姻故事》中的暴力噪音,看得人脊背发凉。
还有个讽刺的对比——
庭审开始前,庭审席上的人们像是一群“吃瓜群众”。
当看到处于风口浪尖的桑德拉出现,他们会兴奋地与邻座小声议论。
但当录音播放完后,他们无不陷入严肃、低迷的沉默,仿佛自己也“吵”得精疲力竭。
这段情绪转变无疑在演院长本人。
一开始听录音时,还被出轨、剽窃等“瓜”吸引,却越听越无力,被其中的情感拉扯唤醒刺痛的记忆……
在审判中,围绕桑德拉的悬念是:
你要怎么证明你不恨一个人,尤其是彼此长久怨怼的枕边人?
电影中,塞缪尔的心理医生作为证人出席,控诉桑德拉对塞缪尔的精神压迫。
原来,塞缪尔曾在心理咨询中将妻子描述成令自己崩溃的洪水猛兽。
桑德拉立刻做出反击:
如果我去看心理医生,那他也可以站在这里,把塞缪尔说得很坏。
但那些话会是真的吗?
这种假设令人毛骨悚然,随之是深深的悲凉。
一段关系该如何定义?一个人的好坏该如何判断?
即便我们写一本上锁的私人日记,也难免掺杂着谎言和主观的修饰。
或许,生活里从不存在真正的真相,也难判定真正的正义。
电影大师希区柯克曾说:
要把爱情场景拍得像凶杀,把凶杀场景拍得像爱情。
如今想来,这句话说的不仅是创作手法,还是复杂善变的人性、随时可能分崩离析的关系、可以被重新解构的“生活真相”。
影片结尾,儿子丹尼尔最终选择相信母亲,并尝试与她回归正常的生活。
那么问题来了,丹尼尔的证词是真实的吗?
也许,此刻真相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的决心。
选择相信、选择一段关系,这是建立在生活悲剧性上的,最愚蠢也最勇敢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