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博物馆日,我打算聊点不合时宜的……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已出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博物馆日讲一个读书日的遭遇和感受吧,算是一篇碎碎念~
当时是听了B大教授关于阅读经典的讲座。这个“经典”啊,是真的“经典”,就是一些儒家典籍为主的。大概的台词,大家可以自行想象,无非就是现代人如何,需要“经典”来拯救,还插播了几句女孩子如何,应该多读诗经才能温柔。说实话,我听到这段的时候,觉得B大不仅医学女博士有点水,你们这博导教授也不咋样啊。《氓》不是中学课本里的么,学完这个考的大学呀,除非B大教授只想要读经班的女生。
但这只能算得上槽点的前菜而已,毕竟类似的陈腔滥调我真的就听太多了。但因为是来到宁波了嘛,又是推荐“经典”,势必就要提一下“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的天一阁。然后B大教授就开始铺垫了……真的,他才提到“天一阁”,我就猜到他要说“四库七阁”。不得不说,老教授语速是真的慢,一个阁一个阁的说,还得放一下自己的游客照,整整讲了一个小时,我都以为他要离题了。
……好不容易……终于……他讲完“四库七阁”了,开始感叹人心不古了,现在的图书馆都不造成“文X阁”这个样式了。然后,真正的槽点来了,他推荐我们读四库全书,我整个都被噎住了。谁读经典读四库本啊!
为了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我找了B大博士(算B大教授的后学吧)的写一篇《不要迷信“四库本”》文章,摘录如下:
《四库全书》作为清代官方的古籍整理工程,有保存文献、倡导学风之功,但其缺陷也很突出:一是规模太大,难免良莠不齐,如底本不佳、臆改妄改、鲁鱼亥豕等情况往往而在。二是政治干预导致篡改严重。如《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载“追谥羽曰壮缪侯”,历代版本均如此。但编纂《四库全书》时,清高宗认为“壮缪”是对关羽的贬低,故命馆臣将“壮缪”改为“忠义”,以示对其“力扶炎汉,志节凛然”的表彰(乾隆四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谕)。《三国志》是晋人所作,高宗竟罔顾史实,说改就改,实在堪称奇葩。至于因忌“胡虏”字样,将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改作“壮志肯忘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文渊阁本《岳武穆遗文》),将陆游“遗民泪尽胡尘里”改作“遗民泪尽边尘里”(文渊阁本《剑南诗稿》《宋诗钞》)、“遗民泪尽黄尘里”(《荟要》本《剑南诗稿》)、“遗民泪尽秋风里”(《荟要》本《宋诗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鲁迅对《四库全书》的缺陷有清醒的认识。他说:“……钦定四库全书,于汉人的著作,无不加以取舍,所取的书,凡有涉及金元之处者,又大抵加以修改,作为定本。此外,对于‘七经’,‘二十四史’,《通鉴》,文士的诗文,和尚的语录,也都不肯放过,不是鉴定,便是选评,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处所了。”(《买〈小学大全〉记》)“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病后杂谈之余》)不无偏激,但的确切中要害。
……因缺乏文献学常识而对《四库全书》及《荟要》有些迷信,倒也情有可原。但如果从事文史研究和古籍整理的人无视《四库全书》的缺陷,使用时不加留意,那后果就堪忧了。
文史研究者使用古籍文献,如有其他版本可用,四库本一般不应成为首选。……至于古籍整理,使用四库本更应慎之又慎。……《四库全书》太过庞大,其中各种典籍的状况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四库本,用与不用,如何使用,都应先对其文献价值有所判断,既不能不经调查研究就弃之如敝屣,亦不可如鲁迅所说,“一听到‘钦定四库全书’这名目就魂不附体,膝弯总要软下来似的”(《这个与那个》)。
我以为,四库本不能胡乱推荐,是文献学学者基本认知,尤其讲座下面坐的都是中小学生和家长。虽然我相信,下面坐着的人更会去买他推荐的《唐诗三百首》和《论语》等,也不会去翻看哪怕是《四库全书荟要》,但这并不等于就可以随便乱说。
当然,我也怀疑这位B大教授真正的水平,因为他还说乾隆一开始想做雕版印的。我有点好奇,他到底对《四库全书》的体量有没有数?好歹也去好几个阁打卡拍照过了,总不能房子造那么大,都是拿来会客的吧!
如今讲座遍地,文化表演活动更是许多文博机构的流量密码。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网上的讲座和活动多么不靠谱,很少关注到线下看似正规又有名校教授参与的讲座,水平竟然也是如此拉跨。我以往比较关注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讲座,惊叹于那些有趣的研究选题,但读书日去听了这种通识讲座,便觉得也难怪很多家长是焦虑的。因为他们如果自己不了解,难以分辨良莠的,又缺少把关机制,旁人的建议听得越多反而越慌。
有家长结束后来去抄B大教授的书单,仅仅是因为他提了《唐诗三百首》也要买对版本,有家长没看清PPT就想拷一份回去。很难去责备这些家长更多,因为教授的身份迷惑,而且之前在《》里也说过,鸡娃本质上鸡的是妈妈们的投入程度,妈妈们只能超额去执行这些大佬们的说的、推荐的。
前阵子我回答了知乎上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学校里面很少看到传统文化的身影了》,网页侧栏还能看到系统自动推荐的“相关问题”,如《为什么我们上学时很少学到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眼中逐渐淡薄与学校是否有关联? 》。这么看来是否就有一种迫在眉睫的感觉?
实际上我们在九年义务教育里接触过的“传统文化”并不少,就拿讲座里说的“经典”和推荐的《唐诗三百首》来说,我们课本里就已经有很多诗词和文言文。数学里也有九九乘法表和珠算,还会接触到书法和国画,劳作课会做风筝、会玩指南针……等等。网络上很多人把“传统文化”限定为古装剧、歌舞晚会、以及景区会举办的汉服活动,那真的很抱歉,实在没有多少学校可以提供这样的条件。
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所接受到的教育、接触到的信息早已非古人能比了。或许我们可以试着从一种恐慌的心情里挣脱出来,更多地去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甄别的能力,培养自己的爱好和专业兴趣。
就拿写昨天推送的那篇文章《》时看到的,网剧官博搞了#长月烬明十二神群像海报#独家截图,里面就有“晕染法”和“随类赋彩”,不了解美术史的粉丝很容易就会被这些名词给唬住。其实对于现代人学画画来说,这两项可能是小学生绘画班就会教到的东西。
晕染法比较好理解,相比来说“随类赋彩”这个名词就有点唬人了,其实就是要尽量根据物体的固有色来画,花是红的就画红色,叶是绿的就画绿色。而敦煌晕染法被反复提及,一部分原因是壁画所用颜料不如水彩之类自然过渡效果,需要掌握专门的技法,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它在敦煌的应用表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如果仅仅从绘画方法来说,我们其实很早就学到了,只是老师没教这些看似高大上的名词而已。
读书日免不得感叹一年看不了一本书,博物馆日又感叹一年进不了一次博物馆,可我最近在反思,这些究竟有那么重要么?不是否认看书和博物馆的作用,而是最近太多的活动给我一种为搞而搞的感觉,其他我不在乎,但有些内容实在是太误人子弟了,希望有基础的把关。并且,为了推广这些活动,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似乎也释放了太多没必要的焦虑。
最后,希望我们保持热爱、保持学习、保持独立、保持思考!
感谢阅读,喜欢请记得分享哦^_^
※ 如无另外标注,文章为 春梅狐狸 原创,如有疏漏欢烦请指正,文章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须经授权并支付稿费;
※ 所使用的图片、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相关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春梅狐狸 传统服饰
脸着地的藏狐,故纸堆里的服饰爱好者
笔者已出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请多支持
如果喜欢 ❤ 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