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镇」声波里的故事丨《品读金泽》之金泽非遗
金泽镇,一座承载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这里的民间习俗和风俗名目繁多,宛如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俗画卷,生动展现了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魅力。如今,经过精心的抢救、挖掘和整理,金泽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焕发着新的生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浦田山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宣卷、阿婆茶、烙画和簖具制作技艺、金泽庙会等各具特色,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同样丰富多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泽,探寻这些非遗项目背后的故事,感受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文化脉动。
国家级非遗
田山歌-国家级非遗
田山歌
田山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金泽地区很早就有田山歌的流播印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可知,至迟在公元16-17世纪的明代时期,上海地区民间传唱田山歌的风气已经十分盛行。清末民初时期,上海地区田山歌的创作与传播更是达到了鼎盛的阶段。上海田山歌是当地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一种劳动歌曲,它既能抒发劳动人民的感情,诉说自己的欢乐与痛苦,又能陶冶性情、解除疲劳。因此田山歌在金泽流传极广,在农村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市级非遗
阿婆茶
“阿婆茶”的习俗由来已久,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榻蔡浜村的喝茶习俗,故而后人又称此习俗为“商榻阿婆茶”。
“阿婆茶”最初的形式多是与当地妇女的实际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妇女们一边编虾笼、照料孩子,一边吃茶、聊天,是女性在艰苦、乏味的生活中自娱、聚谈的形式,是一种民间的生活智慧。这种被当地人称为“边喝茶,边聊天,嘴不闲,手不停”。商榻地区的人们不说“喝茶”,而说“吃茶”,这种说法正好凸现了阿婆茶随意,不拘礼的形式。商榻人吃茶,其实是重在人情,而不是茶味。因而阿婆茶泡饮过程不同于一般的茶道,其形式相对简便、随意,更贴近人们的生活。由此,阿婆茶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文化场,很多外地人到了这里都自然地用茶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宣 卷
宣卷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有着众多的宣卷表演者和观众群。商榻地区9个行政村中基本都有宣卷表演者。
元、明时的寺庙中,每逢佛教节日,由和尚或信徒宣讲宝卷,故称“宣卷”。源于唐代的“俗讲”和宋代的“谈经”,至清代出现以唱宣卷为职业的艺人。曲目由原来的专唱佛教故事逐渐发展到以演唱民间传说和弘扬真、善、美故事内容为主。宣卷的主唱人员坐中,两民伴唱者坐在主唱人员右边,小乐队则在左边,整个布局呈八字型。因流行地区不同,分苏州宣卷和四明宣卷等种类。又因所用伴奏乐器不同,有木鱼宣卷和丝弦宣卷之分。
烙 画
烙画——也称烙花、烫画、火笔画。是以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的烙铁代笔,利用碳化原理。不施任何颜料,在竹木、宣纸、丝绢等上取其相应温度进行勾、擦、点、烘,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法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所制作的作品为茶褐色,古朴典雅,精美绝伦。
烙画是一项复杂而特殊的艺术,在选定作品之前,首先要现场写生,画好素描再进行烙画。之后也用照相机拍好实景,根据大小要求写真,图画效果逼真。作品烙制前选好夹板后用细砂皮经四次砂磨平整,并按夹板纹理顺砂。烙画用材是红株或白杨三夹板,还可烙在竹木器、纸、棉布、等材料。烙制过程中掌握深浅、明暗、粗细、浓枯等技艺。作品完成后也要用细砂打平,然后上亚光漆抛光作为保护,最后装框,框面可用玻璃或有机玻璃,封存以致延长作品其寿命。
簖具制作技艺
簖是从“滬(沪)”演变而来的,而“沪”亦是上海的简称,可谓家喻户晓。簖(沪)是一种靠阻断鱼蟹退路的方式捕鱼的渔具。据《商榻志》中记载,在人民公社(1958年)时期,金泽雪米村石米荡是个纯渔业村,村民均为渔民,是使用簖(沪)捕鱼最多、规模最大的地区。
簖(沪)是一种专门捕捞鱼、蟹的竹制渔具,其制作需要经过打样、敲桩、系挡、劈篾、扎簾子、插竹簾等一系列复杂且严格的工序。簖(沪)从最初的捕鱼工具演变为现今的地名,它见证了上海的历史演变,是上海的水文化和民间智慧的集中体现,更是上个世纪渔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簖(沪)在青浦金泽镇有着悠久历史。自21世纪以来,因保护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青浦地区很难寻觅到簖(沪)的踪迹。其制作技艺也面临失传,急需抢救,挖掘,传承和保护。
金泽庙会
金泽民俗庙会主要由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的“廿八汛”和九月初九的“重阳汛”两大香汛组成。“廿八汛”源于东岳大帝的诞辰祭祀,“重阳汛”源于杨震(民间俗称杨老爷)的诞辰祭祀。香汛期间,进香船只停满大小河道,各庙香火旺盛,街道、庙会场人山人海,除了信众的祭拜和神灵出游等信仰活动外,演戏、宣卷、唱神歌、打莲湘、舞龙、舞狮等各种民间娱乐活动汇集,各地来赶庙会的小商小贩,遍及大街小巷。形成了集信仰、娱乐、商贸于一体的盛大民俗庙会。
清道光十一年(1831),镇人蔡自申修纂的《金泽小志》记载:“东岳神赛会,每年三月二十八日、九月初九日两举。远近村农为一日之游,由来已久。”可知,东岳庙在清末已形成大型庙会。如果依据颐浩禅寺和东岳庙的建造年代推断,金泽庙会的开始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宋元年间。
区级非遗
金泽状元糕
金泽状元糕为青浦著名传统糕类特产之一。1861-1879年(清同治年间),糕以状元命名有两种说法:一以状元糕为馈赠佳品,科举时考生都带糕应试,取吉利之意;一说江南地方农历正月一五日称上元节,有赛花灯之举,人们以火炙糕作夜宵,称“上元糕”。
金泽状元糕的生产有一段民间故事,相传过去金泽的一个穷秀才,要上京城赶考,因家境贫寒,为了省钱,其母为他做了一种糕片,烘干后用布袋装好,以备路上充饥之需。这种烘黄了的糕片,香味扑鼻,路上恰巧碰上一富家秀才,尝了此糕不由得连声叫好。于是两人结伴而行,一同到达京城考试,结果两人都榜上有名。人们认为与吃了这种糕有关系,以后在金泽专门制作,称之为状元糕,购者踊跃,销路日盛不衰。
赵家豆干
上海青浦金泽的一大特产是赵家香干。相传清朝末年,一赵姓人家精制豆腐干,美味可口,于是声名远播。其肉质紧密细腻、咬口柔韧相兼、回味鲜香长久。
金泽赵家香干生产至今己有上百年的历史。据金泽志记载,1910年赵氏代其寄母管理“朱洽昌豆腐店”,1916年朱母后辈把店盘给赵氏经营,遂改店名为“赵洽昌豆腐店”。赵氏新店制作的豆腐干与镇上其他豆腐店生产的豆腐干形状、味道都不相同,它块小、带酱色而略带香甜味,当时就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因其豆腐干呈酱黑色,故金泽镇居民形象地把“赵洽昌豆腐店”称谓“黑作店”,现在镇上五、六十岁以上的居民都仍然称“赵家豆腐干店”为“黑作店”。
稻草扎肉制作技艺
稻草扎肉,这道源于清末民初(1900-1919年)的传统菜肴,承载着金泽商榻地区丰富的饮食文化和农耕记忆。它以猪肉为主料,稻草为包扎材料,搭配葱、姜、蒜等调料,经过精心选肉、包扎、清洗、烧制和调味等工序,最终呈现出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美食。
稻草扎肉的历史演变丰富多彩。起初,因物资匮乏,人们将猪肉切成小块烹饪,即“小炒肉”。随后,生活水平提高,出现了方方正正的“方肉”,成为节日和团聚时的佳肴。上世纪80年代中叶(1985年),稻草扎肉技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利用清白稻草包扎肉块,在铁锅内统煮,使肉质更加清香酥糯,并因宴席上常放四块肉而被称为“四喜肉”。进入21世纪,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口味需求,稻草扎肉发展为“小扎肉”,每块肉约三两,方便客人按需点选。
稻草扎肉不仅是商榻地区的传统美食,更是农耕文化的象征。在商榻的饭店和民宿中,稻草扎肉是必点菜之一,深受游客喜爱。如今,在金泽镇商榻各村居,传统的稻草扎肉制作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金泽麦芽塌饼制作技艺
金泽麦芽塌饼制作技艺,是以大米、麦芽、草头为原材料,红豆豆沙、糖、油为配料,经过磨粉、揉粉、加馅料、蒸塌饼、煎塌饼、裹糖水等制作工序配合。
麦芽塌饼的历史悠久,据文史记载,其起源可追溯到三国时期。据说在立夏日,刘备送子刘禅时,路上携一饼作点心,刘禅坐筐中不慎压扁此饼,得名“塌饼”。这一故事流传至今,成为麦芽塌饼起源的佳话。而在江南地区,麦芽塌饼更是与蚕花娘娘的传说紧密相连,成为蚕农祈求养蚕丰收的贡品。随着时间的推移,麦芽塌饼逐渐演变成一种习俗,每逢清明、立夏等节气,金泽人都会制作麦芽塌饼,用以祭拜祖先、看望老人或招待亲朋好友。
麦芽塌饼的制作过程虽然复杂耗时,但金泽各村居都传承着这一传统技艺。同时,麦芽塌饼在金泽人心中寓意着五谷丰收、平安健康,是清明、立夏之际最传统的食物之一。对于游客而言,麦芽塌饼则是金泽古镇的一大特色,其选用真材实料、口感独特,深受食客喜爱。
如今,金泽麦芽塌饼的制作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不仅成为了金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展示金泽古镇文化和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
金泽镇,历经千余载风雨洗礼,依旧熠熠生辉。这里不仅承载着1300余年的建镇历史,更孕育了诸多璀璨的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编织成一幅幅动人的文化画卷,涓涓文脉在此厚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金泽历史可感知,让文化有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