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大运河》交响+京剧守正创新

(原标题:《京城大运河》交响+京剧守正创新)

京胡拔起了精气神,交响乐铺成厚重的底色,200多年前徽班沿着运河进京的盛况仿佛拨开历史的烟云,走到了人们眼前……6月17日,在位于813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北京交响乐团新排练厅里,乐团为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的修改部分再次录音。

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邗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大运河更与北京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从“杨柳依西张家湾”到“帆樯林立积水潭”,粼粼水光给北京留下了太多回忆与风景。

《京城大运河》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北京交响乐团、北京京剧院联合制作。作曲杨乃林,作词翁思再、李东才等组成了强大的主创阵容,历时一年采风,挖掘大运河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和故事流传。2020年12月2日至3日,《京城大运河》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北京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李飚执棒北京交响乐团、北京京剧院、北京音协合唱团,携手杜镇杰、李宏图、迟小秋、朱强等京剧名家共同登台。

《京城大运河》共分为五个部分:序曲、第一乐章《一支塔影见通州》、第二乐章《天上的星星郭守敬》、第三乐章《漂来的北京城》、第四乐章《致敬大运河》。郭守敬兴修京城水系、曹雪芹于运河南北穿梭终成《红楼梦》、徽班沿运河进京诞育国粹京剧等历史大事件,都在《京城大运河》中娓娓道来。在艺术表现方式上,京剧不同流派的典型声腔与交响乐结合,诠释每一部分的主题内涵。

“既展示京剧,又不同于戏曲舞台上表演的京剧;既展示交响乐,又必须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这是我们创作时一直坚持的想法。”作曲杨乃林说。在李飚看来,交响乐与京剧的融合,是《京城大运河》的难点与突破所在。以交响乐、京剧的弦乐声部搭配为例,演奏时,李飚需要提醒大家找到共同的“呼吸点”,京剧琴师要多听听乐队的声音,小提琴手们也别刻意模仿京胡的演奏方法,否则就成了“四不像”;唱腔方面,合唱团采用的是美声唱法,与京剧截然不同,两者之间的碰撞、交会,对主创和主演团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自去年首演后,《京城大运河》始终在修改提升。今年3月,《京城大运河》曾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录音,本次录制,作品再次拓展了“漂来的北京城”“致敬大运河”“运河号子”等多个唱段唱词的格局,由北京放眼至大运河流域乃至全国。完成录音后,今年9月,《京城大运河》将沿着大运河的波光,在7个城市开展巡演。(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