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三年,“基层改革试验田”生机勃勃
自2021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遴选确定12个县(市、区)作为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积极探索推动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路径。三年多来,各综合试验区聚焦重点难点工作,勇于探索,先行先试,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即日起,健康报推出系列报道,介绍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的典型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2021年8月,以“打造基层医疗卫生健康工作样板,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启动。
“二年长枝叶,三年桃有花。”综合试验区建设启动以来,各方是如何推进和护航这一工程的?时至今日,又交上了怎样的答卷?三年间,记者跟踪见证了这一过程。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确定山西省介休市、浙江省海盐县、安徽省濉溪县、福建省长汀县、山东省寿光市、河南省郏县、四川省泸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8个县(市)建设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2022年新增北京市密云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海南省东方市、贵州省习水县4个县(市、区)加入建设序列。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负责人表示,卫生健康服务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在县域开展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是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在深入基层调研、认真分析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举措,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和卫生健康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践探索。该项工作被列入“十四五”深化医改重点任务。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是12个综合试验区相关工作负责人的共同感受和认识。
作为百姓健康的“守门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发展受限,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需求、期待还存在差距。建设综合试验区就是为了解放思想、攻坚克难,探索破解这些问题的有效路径,待发展成熟后推而广之,为基层高质量发展破除阻力,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与期待,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具体到不同地区,需要解决的难题又有差异,因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这12个综合试验区也非常慎重。在地方党委政府申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选址覆盖东中西部等不同地域,同时又兼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大局。
这项任务得到各综合试验区所在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成立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将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成立县委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由县委书记兼任书记,领导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安徽省濉溪县相关单位制定重大政策文件、重大规划项目时均征求卫生健康部门意见,切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综合试验区建设,开拓了党委政府领导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新局面。”这是各综合试验区卫生健康行业工作者感受到的最大变化之一。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卫生健康部门担当作为,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形成了凝心聚力、齐抓共管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新模式。
四川省泸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刘代全说,被确定为综合试验区后,县委县政府领导每月都要听取汇报、调度工作、梳理清单、解决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办等部门积极支持,增加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医保局大力配合争取相关政策。
河南省郏县将综合试验区建设纳入全县重点改革事项,县委常委会会议、县委深改委会议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
山东省寿光市委市政府将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投入情况和支持力度纳入对镇街党委、市直部门单位的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
投入和支持基层的力量多了,基层人才队伍和服务水平在不断优化,群众满意度的提升是看得见的。新源县支持乡镇卫生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在该县投入200万元建成的阿勒玛勒镇卫生院医养结合养护中心,70多岁的牧民沙合别克大叔说:“自己的晚年有了安全感,这是过去不敢想的。”
破解难题改出成效
作为探索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试验田”,综合试验区被寄予厚望。在各县(市、区)担当作为、务实改革的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各省份相关部门,始终没有放松关注、指导和支持,努力在最大范围内凝聚合力,推动试验区建设早见成效。
三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和基层司负责人多次深入基层调研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导解决困惑和难题。基层司各位领导重点联系,相关处室包干负责,一对一会同综合试验区研究破解难题,解决重点问题。此外,基层司还从全国遴选20余位专家组成4个技术指导组,采取定点联系的方式,跟踪、指导、评估试验区建设情况,提供专家咨询和技术支持,护航综合试验区建设。
地处首都郊区的北京市密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薪酬待遇较好,但职工收入中绩效分配差距小,难以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这不仅是密云区的情况,也是整个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共性问题。”密云区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王树有表示,薪酬制度改革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且专业性很强。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和技术指导组专家手把手指导,形成了兼顾医疗服务价值与社会效益的绩效工资改革方案。
推进医防融合,是推动卫生健康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必然要求。“如何把理念转化为实践?这对基层工作者来讲是个难题。”山东省寿光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群成表示,幸好有技术指导组专家的帮助,寿光市开发建设了集全域全民全程健康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健康地图”,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寿光菜农发病率相对较高的风湿、类风湿类患病人群纳入管理范围,医务人员“按图索骥”,实行预警、宣教、随访、诊疗全闭环管理,进一步理顺服务链条。
各综合试验区所在省份也积极参与推动综合试验区早见成效。记者了解到,各省份卫生健康委均明确专人负责协调试验区日常工作,大力协调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保等部门共同参与综合试验区建设。比如,山东省成立由省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党组书记、主任联系试验区;四川、河南省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村卫生室运行补助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罗瑞香表示,自治区连续两年将支持上思县综合试验区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协调自治区人民医院“组团式”对口支援上思县人民医院。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投入资金3606万元支持综合试验区建设,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和医保局还将上思县率先纳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县。
与此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经验交流会或推进会,各综合试验区所在省份的各级相关部门代表共同参加会议,齐心协力研讨解决困难和问题。
三年来,各综合试验区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创新,在加强基层卫生健康治理、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今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文件,要求推广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首批改革创新典型经验。
推动“盆景”形成风景
在建设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的同时,多个省份也先后学习借鉴相应做法,在本省份遴选确定多个县(市、区)建设省级综合试验区。省级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的跟进,推动基层卫生健康改革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01个省级综合试验区。
2021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入选首批国家综合试验区。新疆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除新源县外,新疆又设立5个自治区级综合试验区和3个候补试验区,以“1﹢5﹢3”模式推进试验区建设。9个试验区遍及南疆、北疆和东疆,涵盖城市和农牧区,积极探索符合新疆实际的基层卫生发展路径。新疆坚持政策、项目、资源等多方面向综合试验区倾斜,国家卫生健康委也积极协调委属专业研究机构共同指导新疆综合试验区建设。
“2023年12月,省级综合试验区探索的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基层人员绩效考评等创新做法,已经被纳入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中,上升为自治区政策,全面推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相关工作负责人说。
新疆、山西、浙江、安徽、山东、广西、海南、贵州8个省份在建设1个国家综合试验区的基础上,同步建设省级综合试验区,以“1﹢N”的模式同步推进。此外,江苏、江西、广东、湖南四省在没有国家综合试验区的情况下,主动效仿借鉴相关做法,共遴选建设42个省级综合试验区,探索适合本省的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广东省,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气候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需求等也各不相同。自2023年5月起,广东省遴选了24个县(市、区)建设综合试验区,覆盖了所有地市。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省按照国家级综合试验区的做法,将省级综合试验区建设作为落实省委省政府“百千万工程”和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具体措施,不断强化政策保障、优化监测评价,推动均衡稳步高质量建设综合试验区。一年多来,该省总结了综合试验区在完善薪酬制度、优化慢性病管理、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多项探索经验,向全省先后推荐了3批创新案例,带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
三年来,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不负重托,在探索基层卫生健康共建共治、城乡协同发展和“医防管”融合发展等方面蹚出了新路。“健康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我们将紧紧围绕群众对卫生健康服务的期待,着眼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引领各综合试验区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探索实现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负责人说。
文:健康报记者 高艳坤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C57BREQD】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