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之间①|在北京,换个角度看上海
【编者的话】
“在北京,看上海”,“澎湃下午茶/京沪之间”系列研讨正式启动。
5月17日,历史学者萧冬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副教授范世涛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科研部主任南储鑫四位学者,来到了澎湃新闻北京办公室,“从历史视角看中国经济转型”,畅谈“城市的复兴:作为经济体制改革原型之一的上海”“区域战略演变中的上海”“试点与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上海探索”。
出发去北京之前,我们还邀请了上海市委改革办、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的同志,详细讨论了“京沪之间”研讨的形式、节奏和议题。
我们计划,2024年下半年,每月在京沪之间展开一场下午茶,围绕人口、金融、财政、科技、数据和土地等重大议题,解析中央政策,探讨上海思路。
“看上海,聊决策”,“澎湃下午茶”2019年8月开张。“在北京,看上海”,“澎湃下午茶/京沪之间”系列研讨2024年5月正式启动。我们换个角度看上海,每月一场,解析中央政策,探讨城市战略。
“在北京,看上海”,我们想看到怎样的上海呢?我们能看到怎样的上海呢?
从中国的角度看上海
非常有意思的是,北京的四位专家都首先阐述自己对整个中国经济格局的理解,然后聚焦到上海议题上来。
范世涛新近著作是《薛暮桥年谱:1904—1952》。他以经济学家薛暮桥的思想演进为线索,探究《城市的复兴:作为经济体制改革原型之一的上海》。
上海在1950年代由“魔都”转型成为工业城市。1980年代中期,中国试图突破纵向的行政格局,形成横向的经济网络,奔向经济总量20年翻两番的目标。倒数第一的上海主动寻求转型,与中央布局吻合起来。
1984年9月,中央派出由宋平和马洪等领导率领的上海经济发展调查组,对上海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调查研究,召开“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战役研讨会”。1984年12月,上海市政府与国务院改革振兴上海调研组发布《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对上海经济中心功能的主要定位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国务院转发《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时说,改造、振兴上海不仅是上海市的大事,也是关系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大事,国家应该给予上海必要的支持,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也要积极给予支援和帮助。今后考核上海的经济工作,要把上海对全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贡献作为评定上海工作的主要标准,因此应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首要指标。
上海在全国倒数第一的位置上,重新获得了在全国的新地位。重温1980年代的历程,仍有丰富的现实意义。上海,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者,还是思想的原型之一。
现在,不管是上海的专家,还是北京的专家,都认为,上海不能只站在一座城市的角度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范世涛、刘云中都强调,上海应该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真正当好“龙头”。
从历史的角度看上海
萧冬连的题目是《从历史视角看中国经济转型》。他在1981年参加编写《〈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于1984年参加撰写《中国共产党六十年》,合著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011年与人合著《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2013年出版《国步艰难: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后更名《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萧冬连认为,粗放式发展是所有后现代化国家的必经阶段,中国改革初期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以GDP为主要目标是历史需要,解决温饱、充分就业、实现小康的目标,必须有一个快速增长阶段,质量型发展是在数量型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希望同时实现数量扩张和高质量发展,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但是,肯定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有它的历史合理性,并不意味无视它的成本和代价,无视它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现在上下大体形成了一个共识,中国经济发展的拐点真的到了: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消失;房地产盛筵落下帷幕,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地缘政治和世界经济都发生重大变化;过去30多年那种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已经不复存在;资源和生态环境难以承载。因此,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
萧冬连提出,经济转型包括体制转型与结构转型。经济改革的重点仍然是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还要通过“高水平的开放”来回应“去中国化”。
从政治中心的角度看上海
从北京市的角度看上海,也是从政治中心的角度看上海,从京津冀的角度看上海。
刘云中在《区域战略演变中的上海》中谈到中国重大区域战略的基本逻辑、区域战略中龙头城市的作用以及京沪两市的简要比较。
他总结了重大区域战略上的经验,比方说,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沿海与内地的关系、区域倾斜与平衡发展,等等。他也表达了一些担忧,比方说,底线竞争、优惠政策比拼,导致国家整体利益损失;一些地方没有把中央的战略要求和自身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地区经济转型动力不足、能力欠缺;从顶层设计看,各种战略偏多,整合度、精准度不太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直为上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刘云中对比北京、上海产业结构发现,上海要多元一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个重大区域战略之间,可以进行更多互动。
从部委的角度看上海
上海市委改革办、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的专家在“澎湃下午茶/京沪之间”筹备会上,分析了“五个中心”、自贸区等工作的未来重点。与会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工作都需要跨部门协同,跨区域协作。
南储鑫的报告《试点与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上海探索》,重点解析了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工作机制。
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和“一事一议、层层审批、逐项审核”的授权方式有巨大差异。这种试点,是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以清单式批量报批的方式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是清单式、批量式的申请和批复,一揽子的综合授权。
改革方法论也是新的,包括“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等等。列入清单的事项实施备案管理,除明确要报批的事项,其他不再逐项报批。通过这种清单式、批量式的申请和授权,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把解决一些重大体制机制问题需要的权力真正交给试点地区,试点地区将具有全面的责任和全面的改革自主权。
浦东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的经验之一,就是坚持率先突破和风险可控相结合。而刘云中说,上海的发展必须是稳定的发展,“深圳追求高难度改革开放,上海要追求高成功率的目标。”
对于上海来说,京沪专家都期待变得更加法治化,更加国际化,超越经济中心的追求,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公共品。
“预期有自我实现的机制,扭转‘预期减弱’至关重要。要稳定预期关键是政策的可预期性。从根本上说,稳定预期必须有健全的法治,建设一个法治的市场经济。” 萧冬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