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法案奏效?美半导体设备受管制 对陆销售占比反增至4成

美国政府2年前限制最新设备的对中出口,但不受限制的非尖端产品出口增加,面向中国的销售额比例目前达到4成,反而在增加。 (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美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对中国的依赖仍在持续。美国政府2年前限制最新设备的对中出口,但不受限制的非尖端产品出口增加,面向中国的销售额比例目前达到4成,反而在增加。美国市场虽然受益于该国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补贴,但销售规模仍低于中国。

日经新闻报导,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为期3天的半导体相关展会「美国旧金山半导体展览会(Semicon West)」7月11日落幕。在半导体产业相关人士每年都会参加的这一展会上,美国政府高官强调2022年通过的《晶片与科学法案》的成果。美国政府决定根据该法案针对面向美国的半导体投资提供补贴。

美国商务部次长罗卡西奥(Laurie Locascio)在展会首日的7月9日发表讲话,列举决定投资美国的企业的名字,强调称:「没有晶片法案,就不会出现这种增长。我们不分昼夜地努力,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走上了正轨」。

在展会现场,美国政府相关人士的到访受到关注。从美国联邦政府到州政府共有逾130人来到当地。在半导体的设备制造企业方面,美国应用材料和美国科林研发(Lam Research)的高管们联袂登台,美国科磊(KLA)也参加了展会。

美国政府的补贴总额达527亿美元。鉴于此,台积电大幅提高了在亚利桑那州建设基地的投资额等,各企业的大型投资计划相继被公布。

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在美国也逐渐从中受益。这是因为要建立半导体工厂,设备的交付必不可少。美国应用材料2023年在美国的营业收入占比达到15%,比2021年提高6个百分点。半导体厂商正积极在美国展开投资,预计今后补贴还将持续。

即便如此,半导体设备商对中国业务的依赖度还是越来越高。报导指出,美国政府从决定向本国半导体提供补贴的2022年起,开始限制向中国出口尖端半导体制造设备。虽然决定阻止中国开发尖端半导体,同时力争培养本国产业,但很多设备还是在运往中国。

美国应用材料在最近的2024年2至4月的营业收入中,中国所占比例达到43%,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22个百分点。科林研发在2024年1至3月的这一比例也达到42%,比上年同期增加20个百分点。对于各厂商来说,在出口管制之前就成为主力的中国市场仍然不容忽视。

一家大型设备制造商的高管表示:「如果没有管制,中国业务的比例应该会更高」。各制造商面向中国增加出口的是不属于出口管制对象的非尖端领域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