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之道」英伟达何以成功?

熟悉电脑游戏的人基本都买过英伟达的游戏显卡,这家公司至少10年前都被认为是这个领域的龙头企业。也就是近10年,它化蛹成蝶,随着人工智能AIGC技术在3年前的突破,一跃变身AI硬件龙头。英伟达在2023年的股价涨幅高达238.9%,在当年5月成为首家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的芯片公司,随后其市值继续飙升,到2024年6月突破3万亿美元。

很多人认为这家企业的成功是运气使然。笔者仔细阅读了《黄仁勋:英伟达之星》这本传记,对这个开启新经济时代的传奇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坦率说,黄仁勋在30岁时创立的这家公司一开始就踩对了鼓点,确实存在运气成分。上世纪90年代,电脑3D游戏开始出现,图形处理器市场尚处于萌芽阶段,计算机图形学也仅限于少数专业领域。黄仁勋和另外两位创始人正是看好这个发展大潮,成立英伟达,开始了创业。英伟达开始推出的3D加速卡还不成熟。1995年,其强劲对手3Dfx公司推出Voodoo显卡成为当时的代表。

英伟达成功的第一步,是选对了电脑游戏这个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细分领域。不能不说,这是三位创始人对游戏行业的深刻洞察。创业三年遭遇技术路线错误、产品不被市场认可等问题差点倒闭,也正说明运气归运气,选对赛道也很重要,企业经营成功还得靠强大的执行力。黄仁勋力排众议,用公司最后的资金购买了仿真器,并引入新的技术负责人。他在绝望中的努力最终成功了。

黄仁勋、马斯克等创始人企业家的共同点就是远见卓识和强大的执行力。他们的管理风格也非常个性化。比如黄仁勋发现员工的问题时,会当面指出并立即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员工犯了错,他往往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犯错的人。他认为这样做会让所有在场的人印象深刻,吸取教训。但他并不会因此解雇员工。

黄仁勋最独特的管理是要求公司每位员工每周提交一份清单,列出手头最重要的五件事。每逢周五,他都会收到2万封电子邮件,常于深夜里随机查阅这些邮件。他最早从这些邮件中获得了关于 Transformer架构的讨论,知道哪家公司用GPU在训练什么。用这种方法,英伟达消除了官僚体系和大公司病。

笔者认为这个方法虽好,但太耗费时间精力,且易流于形式。也许将其限定在公司主要人员范围内,会更加有效。高科技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人才,尤其是关键人才,他们有些是管理骨干,有些是技术骨干,时刻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工作是绝对有必要的。这有点类似清朝“专折”汇报制度,实践证明这是高效的管理方法。

黄仁勋的运气还体现在他对并行计算的投入,这本身是电脑游戏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他正是因为踏入了这个领域,也就顺理成章地第二次踩中了鼓点。而且他很快意识到摩尔定律受到物理空间限制,必然会走向尽头。由此得出结论,只有通过并行计算这个软件方法才能继续提高芯片的数据处理能力。这是他早在2006年就开始发展CUDA这种统一计算架构的原因。他顶着市场和股东压力长期在这方面持续大规模押注,奠定了今日在人工智能领域成功的坚实基础。这是一个难得的洞见。

远见本身就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自创了“零亿美元市场”这个概念,这是指从一个尚未得到市场验证的技术中去判断它未来的市场前景。黄仁勋很早就把人工智能称为他的零亿美元市场,判断AI极有可能改变计算范式。黄仁勋相信他最早聘用的CUDA之父约翰·尼克尔斯,认定这是一个未来能显现出竞争壁垒的项目,也正是它帮助英伟达赶超了英特尔。

黄仁勋亲自推广CUDA平台,不少人认为深度学习的黄金时代,背后真正的推动力量是英伟达。2012年的Alex net,2016年的Alphago,2022年的ChatGPT,分别用到了2块、200块再到2000块英伟达GPU。AIGC可以说正是建立在英伟达CUDA和GPU这个AI超级计算平台上的产物。英伟达用30多年改变了世界,电脑视频游戏火爆时,英伟达显卡大卖,虚拟币挖矿机紧缺时,它的加速卡价格翻倍。在最近10年,适逢并行计算和神经网络两大技术崛起和相互交汇,英伟达通过软硬件协同,确立了其在AI革命中的核心地位。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