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新质生产力 汇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邵永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约13%;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其中,2023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3%;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成绩亮眼,2023年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新质生产力正成为各地“百舸争流”的澎湃动力,发挥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不断拓展和深化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从去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此次全国两会期间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部署要求、明确目标路径……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顺应“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为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赢得历史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新发展理念”,到“高质量发展”,再到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的“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密不可分。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力量,也是关键路径和重要支撑,将有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政策支持,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条件。因此,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做优特色产业、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上持续发力,在布局未来产业、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绿色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潮澎湃,向“新”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确立的思想路线。“因地制宜”四个字,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因地制宜是坚持马上办、抓紧干,但绝不是“一哄而上”盲目干。各地应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不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增长点,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新动能见实效。只要坚持立足实情、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就能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我们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严峻风险挑战,形势逼人、任务赶人,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新增长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要素高效配置,持续释放强劲内生动力,让新质生产力展现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作为”“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