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煩惱】「以前媳婦像傭人,現在媳婦像客人」!準媳婦愛理不理,像個外人沒禮貌…

我们以前当媳妇时像佣人,对公婆事必躬亲;现在的媳妇好像客人,对我们爱理不理! 图/freepik

有句俗语叫「媳妇熬成婆」,表达了早期社会氛围中男尊女卑的现象,通常指女性年轻时不会担任家中要角,只有等自己儿子成为一家之主后,才会从媳妇变成为讲话有份量的婆婆;但现在社会风气不同,女性大多不须依附先生或婆家,拥有独立自主的思考与能力。因此面对社会氛围改变,不论婆婆还是媳妇,都需要调整自己与姻亲的相处方法,公婆地位最大的观念,似乎正在悄悄改变。

上一代妈妈辈们 角色特别辛苦

回应这则「橘烦恼」投稿,唯心心理治疗所临床心理师施文逸先给予掌声与认同,她表示,50岁以上的这一代女性长辈们,正好经历过较为传统的媳妇年代,年轻时为娘家做事,结婚后为夫家奔波;而现在正经历新一代的家庭模式,面对这一代的晚辈,个人主义盛行,不见得会像过去对长辈「唯命是从」。心理师表示,谢谢这一代长辈,顺应社会风气做出很多改变,接受这么多不同,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媳妇当客人不好吗?先厘清自己的期待

接下来,施文逸请长辈们想想,自己对家庭的理想样貌为何?儿子婚期在即,在孩子成家后,妈妈期待家人相处会有什么转变?又希望自己在家庭中成为什么样的角色?是期待家人间更加紧密,要把媳妇当女儿吗?还是等孩子成家立业、独立后,长辈能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

这些问题有助于厘清自己对家庭关系的期待,也能让妈妈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要如何与新家人相处。思考完自己的部分,施文逸请妈妈也要倾听每位家人对「理想家庭的期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像,媳妇、儿子对于婚后与公婆、岳父岳母的想像可能会因为世代、文化、个性等因素有所不同,双方可以讨论彼此「理想家庭」的样貌,看看能否找到相处共识。

为什么会有抱怨产生?两代不要排斥沟通

沟通时,也可以讨论,妈妈现在的困扰是否也是其他家人的困扰?对于家中即将有新家人,先生怎么想?子女怎么想?如果发现自己的困扰,在别人的想法中不构成困扰时,也可以反思,自己困扰背后的成因是什么?是否部分来自孩子成家后的空巢感,或是希望孩子多陪伴自己的渴望?

找出抱怨背后真正的需求,也是与家人沟通时,最该表达出来的讯息。如果能透过良性沟通告诉孩子,想有更多的相处与交流,而不是直接判断冷漠和不融入,跟晚辈沟通后,或许以后会更读懂妈妈的心情,有机会进一步打破现阶段「看似冷漠」的状况。

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但请保持沟通

另外,施文逸也表示,其实长辈可以多加观察, 或许媳妇的冷漠,不是针对谁,而是这个世代的文化改变下,许多年轻一辈的生活方式,习惯保持一点「社交距离」,所以会给人「冷冷的感觉」。

希望长辈能理解,过去的家庭角色、分工方式,很难套入不同时期的生活。长辈若能接受不同时代的风格,拥有「顺潮而动、与时俱进」的能力,会是家里的福气,也令人尊敬。

最后施文逸提醒,家庭是由很多人构成,有时候我们无法得到尽如自己意的结果,但那就是家庭多元的样貌,长辈可能觉得媳妇不够融入家里,但那可能是她的个性和习惯,或许她也正在面对的这项课题和挑战。最重要的是,大家愿意持续沟通,愿意接纳彼此的不同,那才是家人的样貌。

〈本文仅为专家意见,非本平台立场〉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