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新能源!「白色石油」牵动全球强权角力赛

根据《财讯》报导,随着电动车、储能趋势崛起,锂矿已被视为战略物资,成为各国兵家必争之地。中国企业在南美洲并购行动积极,欧美厂商也加紧投入,打造自主的供应链。(图/财讯提供)

近年来电动车、储能两大趋势锐不可当,带动锂电池的需求倍数激增;因颜色特征被称为「白色石油」的锂矿,虽然蕴藏量丰富,但从发现到开采往往需耗时6、7年,还需要加工精炼才能达到电池级程度,因此锂电池所引发的锂矿争夺战已经愈演愈烈。

《财讯》报导指出,锂电池具有重量轻、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与充电速度快等优点,过去10年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电上。未来随着欧美等地禁售燃油车,以及全球再生能源的渗透率提升,电动车与储能将是驱动锂电池需求成长的两大引擎。据国际能源总署(IEA)统计,自2015年起,全球锂产量已成长为3倍,2021年达到年产10万吨,估计在2030年前产量将再大增至70万吨的规模。

版图 南美锂三角占锂矿总量逾半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指出,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为8900万吨,56%蕴藏于南美洲,集中于安地斯山脉海拔2000、3000公尺的盐湖,也就是智利、阿根廷,以及玻利维亚3国的交接处,因而称之为「南美锂三角」。其中玻利维亚2100万吨、阿根廷1900万吨、智利980万吨。其他锂资源较多的国家,还有澳洲730万吨,中国510万吨等。

根据《财讯》报导,全球锂矿蕴藏量丰富,却仍供不应求,关键就在于开采周期长,以及加工精炼技术难度高。在一望无际的白色平原地底下抽出卤水,放置在蒸发池中经过18个月的日照浓缩而成锂盐,之后再经过加工精炼才能成为锂电池的碳酸锂。另一方面,盐湖主要分布于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较欠缺的地区,加上容易受制于天气的影响,导致盐湖提锂的生产效率不高。

相较于盐湖提锂,澳洲的矿山提锂技术较为成熟,品质稳定可靠,可直接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因此使得澳洲成为最大的锂产国,占比超过46%。尽管盐湖中锂资源储量远大于矿石中锂资源储量,但是盐湖中杂质较多,尤其是镁锂因化学性质类似,比较难分离,且盐湖品质差别较大的情况下,技术与方法并不能通用。但若是从零开始的话,不论是盐湖或者矿山,需要经过勘探、设计、建设,以及当地政府审核等繁复程序,往往需耗时6、7年。

强攻 中国企业并购背后是国家撑腰

《财讯》报导指出,锂是关键的正极材料,占电池芯成本近5成之多。在能源转型时代,锂早已成为战略物资。中国不只将其纳入国家政策,也在背后支持中国企业到海外展开并购。以中国两大锂业巨头为例,天齐锂业2018年即以42亿美元入股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QM),取得23.77%股权;赣锋锂业2022年也宣布将以9.62亿美元,百分之百收购阿根廷矿业开发公司Lith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