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第四年,学生人数翻倍,这所大学附校的办学秘诀是……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不少学生家长找到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的校长胡培华,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机会来学校就读。他们大多是住在学校附近的居民,有的世代在学校所处的奉化方桥地区居住,有的是宁波生命科学城建设引进的人才,有当地物流产业兴盛后来此谋生的务工者,也有慕名而来为子女求学的家长。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挂牌成立,是奉化区首个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原奉化区方桥街道中心小学24个班的学生全部迁入新校。经过3年的发展,学校在今年完成第四届学生招生后,已经拥有49个班级,成为奉化地区基础教育学段规模最大的学校。

开办第四年,学生人数就已经翻倍,这所大学附校有怎样的办学秘诀?第一教育前往宁波奉化一探究竟。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实景图

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最显眼的一面墙壁上,挂着一个高4米的红色大拇指,在大拇指下,校长胡培华每天迎送学校2000余名学生的上学放学,风雨无阻。

“3年前,我家姐姐还在方桥街道中心小学上学,那时这边的学校条件都不是特别好,我们也打算小升初的时候给她找一所好一点的初中。临近升初中的时候,听说这里要开一所上海师范大学的附属学校,学校建设得非常先进,而且还从上海聘请了有经验的校长,我们就决定留下来继续读初中了。”洪絮今年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毕业,她的妈妈说,洪絮在这里度过了3年幸福的初中生活,中考考入了奉化地区最好的高中——奉化中学。

这里的家长,更喜欢把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称为上师大附校。洪絮一家是新宁波人,搬来方桥快10年的时间,见证了现在居住的宁南新城从规划图纸变成了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齐全的成熟社区,今年7月,他们成为了宁南001号家庭,“现在洪絮的弟弟也在上师大附校读三年级,”我们很庆幸选择了这里,除了生活便利,孩子在这里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资源。“

在方桥,有很多这样的家庭。奉化区教育局局长何彪告诉第一教育,上师大附校开办至今,办学声誉不断提高,办学品质不断提升,对方桥乃至整个奉化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在高品质教育服务区域民生发展上,探索出了一条以点带面、品牌引领的校地合作之路。

何彪表示,近年来,方桥地区人口虹吸效应持续加强,部分外流的生源开始回流,上师大附校年年扩班,学位数供不应求。同时,在上师大品牌的带动下,学校有效拉动了奉化方桥区块的企业与产业发展,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群众满意度与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上师大附校是一所由奉化区政府、中国金茂、上海师范大学合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作为方桥区块配套建设的重点项目,与前期引进的宁波市第一医院组合成“医疗+教育”优质民生配套资源。三家单位合作办学,如何拧成一股绳?校长胡培华说,三方各自给了学校办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与支持。

奉化区委区政府自学校建设以来,在地方选址、高校遴选、合作模式、校长聘用等方面高度关注;建校3年来,为上师大附校配备了强有力的校长团队。现任校长胡培华有40年从教经验,曾在上海市长青学校、原上海市虹口初级中学、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任教并担任校长、书记等职务;党支部书记张蕾是宁波市中小学名教师,获浙江省春蚕奖,主持多项课题获奖;小学部校长潘林佳是奉化区名教师,曾获宁波市教坛新秀、宁波市劳动模范等称号。作为一所新开办学校,学校的教师招聘数以每年15名左右的速度在增加。

据胡培华介绍,中国金茂宁波分公司在学校的办学中提供了财力保障,在学校的课程建设、校园数字化建设中给予经济支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卓越成长提供了机会。

而上海师范大学作为上海一所重要师范类高校,在过去的三年中为学校办学从理念到实践、从项目到专家指导,都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和提升。今年8月,上师大附校已导入上海师范大学卓越师范生实习基地、上海师范大学科创教育实践基地两项品牌。胡培华说,”三年间我们也有不少老师赴上海师范大学进行学习、研究,其中还有不少青年教师正准备考上海师大的研究生。

去年10月,上海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年会在上师大附校举行,近80所集团校的校长、老师来到宁波。胡培华感慨地说,这是上海师大第一次把年会放在上海外举行,当时很多上海的优秀校长就办学经验在会上做了交流,“不仅是我们学校,来参会的奉化乃至宁波的很多校长都受益匪浅。”

2023年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年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举行(第一教育资料照片)

今年年初,第一教育曾报道过发生在上师大附校的一件小事——张蕾书记在校门口偶遇一位给孩子送饭的家长,了解后才知道原来是回族有饮食禁忌,为此,学校向奉化区教育局申请了专项经费,将学校的食堂改为“自助餐”。(相关阅读:我在学校门口遇到了一位给孩子送饭的妈妈……)

开办之初,上师大附校就提出要办一所“儿童友好、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如今,学校已是宁波市首批儿童友好学校,胡培华说:“在现代学校治理中,一个有爱心的校长,一所有作为的学校,应该本着儿童友好的精神,让孩子们精神饱满、带着求知的欲望来到学校,又带着满满的幸福离开校园。”

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学校主要通过两个路径进行探索。胡培华说,首先是课堂教学行为改善的实践研究,“我们有一百多位老师进行日常教学,从教学行为入手,让老师通过科研、教研,通过校本研修,改变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让课堂增值、让课堂突围。而三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我们的课堂正在发生变化,无论是基础性课程还是拓展性课程,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仅以纸笔评价的角度衡量,学校目前已经达到了奉化地区同类学校中等以上的水平,个别学科已经占据明显的优势。”

此外,学校除了紧抓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拓展性课程,“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除了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自主的学习能力,还都会一项艺术技能、会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会多项科技制作。”

近年来,上师大附校打造了“卡魅”“乐高”“头脑OM”“无屏编程”“AI人工智能”等5门成熟的品牌科创课程,胡培华说,”这些课程看似是一门门独立的课程,实际上唤醒的是所有孩子对于科学的向往,在学生时代就给他们打上科学精神的烙印。学生通过学习也收获颇丰,“头脑OM”分获国家二等奖、省市一等奖,“编程之智慧体育”分获3个省二等奖等,学校也被授予“人工智能科创实验室”“宁波市科惠百校服务站”“人工智能少年科学院”等称号。

在采访的最后,胡培华说,这3年来的教学实践,是学校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对孩子成长规律的坚持,“事实证明,这条路我们走对了,学校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目前学校能提供的学位数已供不应求。作为一名校长,这3年里我看到了学生们精神面貌的变化,他们自豪地走进校园、信心满满地离开学校,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文字:曹轶姗

图片除注明外均由学校提供

校对:曹铒

编辑:袁曼舒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