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串接价值链 亚洲生技论坛揭幕
亚洲生技大会主席李钟熙表示,今年大会主题定为「串接亚洲生技价值链」(Connecting the Asian Value Chain),旨在展示亚洲正在引领的创新、市场、供应、投资价值链,并与在地、国际、未来链结,将台湾打造成亚洲生技领域的核心重镇。
李钟熙也表示,在为期三天的论坛中,大会规划了多达25场主题演讲,并首度举办「多国区域合作论坛(Regional Collaboration Forum)」,除了日本、印度、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英国、澳洲、立陶宛也将分享该国生技产业生态环境发展特色。
开幕首场论坛中,特地邀请到发现iPSC(诱导型多潜能干细胞)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山中伸弥教授,以「可负担的iPS细胞」为题,介绍他所带领的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基金会(CiRA Foundation),如何透过三种不同的策略降低iPSC的价格,缩小iPSC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距离。
接着,多名国际嘉宾也轮番演讲,指出未来全球生技发展趋势。默克全球首席科技长Laura Matz,分享「生物融合」(Bioconvergence)如何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个人化精准医疗大未来;IQVIA全球制药策略副总裁Graham Lewis则预估,到了2023年,COVID-19将与流感同样归类为地方流行病,使得医疗保健与制药业出现「新常态」。
全球BIO生技协会政策长John Murphy表示,面对下一次疫情(包括可能流行的猴痘病毒),全球供应链如何保有应变的韧性,需要各国做单边或多边协议来维系;Syneos Health亚太地区负责人与总经理Ken J. Lee提出,利用创新的研究设计、真实世界数据、去中心化、动态合约等四大支柱,来适当加速临床开发。
演讲会后的媒体座谈会中,亚洲生技大会主席李钟熙、生物产协理事长吴忠勋、台康生技总经理刘理成、台杉投资生技事业负责人沈志隆,也针对上午议程如何呼应到台湾生技医疗产业发展的趋势分享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