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团在科技强国建设中的作用
来源: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研究报告》
第2期(总第497期)2022-1-19
编者按
本文通过回顾近代以来五个典型科技强国英国、德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的发展经验及与科技社团的关系,探索以科技社团为核心的科技类社会组织在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中的重要角色和作用,本文认为科技社团的发展也是反映科技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建议我国在建设科技强国发展进程中要大力加强科技社团建设,发挥科技社团已有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挖掘科技社团新的发展潜力。
通过对近代以来不同科技强国的经验分析,我们认识到,虽然不同国家实现科技强国的路径不同,但核心都是将发展科学技术、重视科技的运用、重视科技人才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其中,以科技社团为核心的科技类社会组织在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梳理了英、德、俄(苏)、美、日五个典型科技强国的科技社团发展历程,并描绘了科技社团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些科技强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具有一流科技创新水平的国家必然有一流的科技社团。科技社团是衡量科学发展程度的标尺之一,也是反映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指标。
一、英国科技强国建设与科技社团
英国是近代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策源地,早在17世纪60年代英国就建立了皇家学会,这是科学组织建制化的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在伯明翰、曼彻斯特、利兹等工业发达地区,又出现了月光社等新型科技社团。这些科技社团在英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科技社团促进了科学的传播,推动科学活动成为英国社会一种流行的文化活动
在英国工业革命早期,研究自然科学的精英们在彼此加强交流、结成社团研讨科学的同时,还热衷于为社会公众做科学讲座,并通过科学仪器演示科学原理。到18世纪中期,这种科学讲座逐步在如曼彻斯特、伯明翰、谢菲尔德、利兹、格拉斯哥等地的工商业中心流行起来,成为一种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大量的科学讲座不仅成为社会成员感兴趣的文化活动,让科学得到公众的认可,还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知识与更大范围的社会相互隔离的状态[1]。通过科技社团的科学传播活动,让科学文化和科学思想得到社会认同,科学能为人类带来福祉也成为英国社会的普遍信仰,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和文化基础。
2.科技社团促进了英国局域工业中心的形成,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镇中的产业精英们萌生出对与他们利益相关的科学知识的强烈需求,他们或发起建立地方科技社团,或积极参与地方科技社团的活动。地方科技社团的研究聚焦于当地的主要工业,如曼彻斯特学会的研究方向偏向于纺织业,伯明翰的学会偏向于制造业,而纽卡斯尔的学会则更关注煤产业。科技社团为城市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到18世纪末期大多数新兴的工业城市中都有科学学会的身影,二者共同发展且呈现出正向相关性,城市的扩张推动了科学学会的前进,而学会的建立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2]。
3.科技社团推动了科学家与制造商之间的交流,促进了英国科技
生产力的提高
在很多地方性的科技社团中,学会的成员往往是专业人员和制造商,所交流的内容多是与自身产业相关的知识。在不断的交流与实验过程中,制造商们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推动了技术革新并扩大了工业生产规模。工业革命早期,几乎所有工程师和技术专家都曾经与来自伦敦科学界的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一起工作过[3]。如月光社的制造商和科学家之间的广泛合作使工业和纯研究可以快速地交流,这种合作帮助英格兰保持了对于欧洲大陆的科学优势,还帮助英格兰建立了工业霸权[4]。
通过科技社团的努力,学术知识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联系逐渐从观念传播开来并走向实践领域,同时形成一种以经济收益为导向的学术知识需求,这成为18世纪中期之后的英国社会的普遍特征,推动了英国的快速发展。
二、德国科技强国建设与科技社团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曾被誉为世界的“科学中心”。德国之所以能在19世纪后半叶崛起为世界科学中心,与其不间断的制度创新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建立了独特的大学教育制度和科研院所制度,这些制度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围绕科技社团展开的。
1.私人学会(早期研讨班)内嵌于德国大学教育中,促进了独特的德国大学模式的形成
在德国教会大学的早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在某位教师或学生主持下研讨课程内容的“学园”制度,这种制度逐步发展成为私人学会制度。18世纪,近代科学和哲学的内容被引入德国大学中并与私人学会制度相结合,形成了自然科学讨论班制度。到了19世纪30年代,专门的、正式的自然科学讨论班在柯尼斯堡大学(数学和自然科学讨论班,1834),莱比锡大学(物理科学讨论班,1835)等地兴起。1843年,马格努斯在德国大学中创办了物理学讨论会,并促成了柏林物理学会的建立。物理学会的成立以及物理学讨论会吸引了众多学者参与,促进了德国物理学在19世纪40年代的繁荣和60年代的领先地位的形成[5]。研讨班制度与大学实验室制度相结合催生了一批学派,如1826年李比希(J.von Liebig)采用讨论班制度在他的实验室教学中形成了由弗兰克兰(E.Frankland)、弗雷泽纽斯(C.R.Fresenius)、格尔哈特(Ch.E.Gerhardt)、霍夫曼(A.W.Hofmann)、凯库勒(A.Kekule)、威廉姆逊(A.W. Williamson)、武慈(A.Wurtz)等人组成的学派[6]。
2.科技社团在德国演化成为一种学术研究的平台,形成了德国独特的
研发体系
在德国,很多学会具有研究功能,并成为德国研发体系的基础。如森肯贝尔格博物学会(1817年)的任务之一是进行自然科学研究,学会下设动物学、植物学、古动物学三个研究部和海洋地质与海洋生物、黑森斯培萨天然公园两个研究单位。德国钢铁学会将促进研究与开发作为其一项重要职能,下属业务机构有马普钢铁研究所(学会占50%股份额)及生产工艺研究所[7]。研究所的研究方向由德国钢铁学会技术委员会主席和由企业代表组成的顾问委员会确定,这样就保证研究所的工作成果能让企业直接受益。基于科技社团构建的研发平台将德国各类研发机构很好地链接在一起,并形成了灵活的机制。如德西玛-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协会的理念之一是“组成科学界与工程界的联盟,让他们形成网络,组成平台[8]。”该协会不仅促进跨学科的联合,举办世界化学工程师大会,还有一个涉及化学工程、电化学、生物工程、高温材料等领域的研究所。弗朗霍夫学会通过整合全国的相关科研力量,并将许多大学联系在一起,打造了德国科研界强有力的联盟[9]。弗朗霍夫学会所属的研究所均设立于全国各地的大学之中,研究所的所长一般也由大学的教授来担任,研究人员也可以参与大学的教学工作。
3.部分科技社团通过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制定技术标准、促进技术转移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在德国的科技社团中有很多联合会,如德国电工联合会、德国技术科学协会联合会、德国腐蚀联合会等。德国电工联合会成立于1893年,联合所有从事电工或有关行业的人士和组织,维护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编制出版德国电工联合会规程,参与电工标准的编制工作等。1916年成立的德国技术科学协会联合会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各协会成员共同关心的技术问题,包括统一技术基础、推进技术教育事业以及协同完成技术领域和技术管理中的立法工作。德国技术转移中心、弗朗霍夫学会和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是德国三个主要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三者的定位因机构属性不同而略有差异,但均为德国的技术转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4.自发成立的科技类基金会、协会组织成为维持德国科学弦歌不辍的薪火
一战结束后,德国科学研究陷入短暂的困顿状态。为支持科学研究,哈伯等人倡议于1920年成立德国科学应急协会,后来又陆续成立了德国科学应急协会捐赠者联合会以及其他一些基金会,如李比希基金会、拜耳基金会以及亥姆霍兹促进物理技术研究学会等组织。这些协会或基金会的目的是为了给处于困顿中的德国科学研究提供些许帮助[10]。德国科学应急协会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管理和分配研究基金,在一战后的困顿时期,科学应急协会资助了一大批年轻的科学家和科学实验室、图书馆的建设,使德国的科研体系得到快速恢复。1951年与德意志科学紧急联合会合并为德意志研究联合会,除协调和资助参加国际大型科研计划、支持与外国开展科学交流外,还有在科学问题上为议会和有关当局提供咨询的任务,并为特别急需的和多学科的科研小组提供课题研究经费。
德国的科技社团是一个中立、公益、高效的载体,将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等主体链接起来,将社会、资本和市场融为一体,与时代的发展共生互动,成为德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织形态和重要力量。
三、俄罗斯科技强国建设与
科技社团
俄罗斯(苏联)通过设立强国化战略定位、“自上而下”的推动模式、对发展项目及方向的优先选择而实现了推进力度大、速度快的科技强国目标。在俄罗斯的发展中,科技社团既有效链接不同体系的科研机构,也成为组织动员民众的重要力量。
1.高等院校中兴起的科技社团推动了俄罗斯科学学派的形成
俄国从开始创办近代大学以来,就鼓励在大学中建立学会,俄国政府在1835年的大学章程中对学会的作用做出明确规定:“大学可以创立一些特殊的、对科学的任何一部分进行综合考察的学会,比如俄国古代史学会和矿物学会等……使这些学会有授予本国人和外国人以正式会员、名誉会员和通讯会员的权利”[11]。19世纪60年代,新的大学和自然科学类学会不断增加,如莫斯科大学的莫斯科数学学会(1865年)、彼得堡大学的自然科学家学会(1868年)、俄国化学学会(1869年,后来改为物理化学学会)等。这种在大学中设立学会的做法有助于大学学术中心和学派的形成。如苏联物理学派的创始人列别捷夫(ПётрНиколаевичЛебедев)在莫斯科大学建立了现代化的物理实验室,还举办了后来成为莫斯科物理学会核心的一个讨论班[12]。列别捷夫举办的讨论班在实验室内形成了一种自由活跃的学术氛围,不仅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还培养了大批人才,形成了一个以列别捷夫为核心的实验物理学派。以门捷列夫(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布特列罗夫(Butlerov,Aleksandr Mikhailovich)为核心的化学学派的形成也得益于其创建的俄国化学学会和期刊。学会的讨论和交流促进了学派的生成,而大学中核心人物及其学生则成为学派的稳定人才来源。
2.科技社团的柔性、横向联系的组织特性弥补了俄罗斯“刚性”科技
体制的缺陷
组织各种专门委员会是科学院各机构的一种普通的工作方法[13],它们在协调科学工作和加强联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苏联在能源、燃料、冶金、机械制造、化工、农业等部门也建立了许多新的大型研究所和分所,到1931年工业部门的科学研究机构总数达到205个[11]。为了加强科研工作计划的协调,这些研究所统一加入到由工业、高等学校的代表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部门学会中。仅1933-1934年,在重工业人民委员部技术生产科学研究部下面就成立了物理、化学、电工、黑色冶金、采矿、有色金属、水利工程、热工、煤炭、煤炭化学、硅酸盐和机械制造12个学会[11]。为更好协调国家科研工作,苏联科学院在30年代曾按重要学科和某些综合性问题将同类型的研究所合并为协会,如在20世纪30年代初成立的物理数学协会、化学协会、生物协会等。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为协调科学研究工作,诸如课题委员会、科学家会议和委员会这样的科学活动组织形式得到广泛采用,如海军科学技术问题委员会、军事卫生委员会等。到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及其4个分团和16个学部下面大约有200个课题和专题会议、委员会和常设委员会,它们在协调科学工作和加强联系实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1]。
3.科技社团发挥了组织动员作用,激发了俄罗斯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对社会组织进行了整顿,大力发展帮助政权型的社会组织,如为了使科技人员的专业知识用于推动和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科技进步,苏联于1925年成立了苏联科学技术协会。1947年又建立了苏联政治与科学知识普及协会(1963年改名为全苏知识协会),协会的宗旨是将苏联科技人才组织起来传播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科学普及事业,提高人民文化水平。与志愿性社会组织不同,帮助政权型的社会组织多由政府支持成立,设立基于行政层级和部门的各层次组织,具有鲜明的跨行业、跨地区、人数众多的特点。1925年成立的苏联航空和化学工业之友协会联盟,到1925年秋会员已达到300万人,到1928年时已经在全国各个地区建立了委员会。一些帮助政权型组织也会由政府部门的领导担任会长,如1923年成立的扫除文盲协会由时任全俄中央执委会主席、苏联中央执委会主席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Калинин)担任协会主席,1925年成立的苏联航空和化学工业之友协会联盟由时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李可夫(Алексей Иванович Рыков)担任主席[14]。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不仅标志着美、苏两国之间太空竞赛的开始,也标志着苏联实现了“从一个在国际科学界微不足道的国家,到一个伟大的科学中心的转变”[12]。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既有苏联自上而下的“国家化科技体制”的构建,也有在这种刚性结构之外的大量的以科技社团为主体的柔性组织形成的补充,由此创建了具有俄罗斯(苏联)特色的国家化科技体制,并跻身于世界科技强国之列。
四、美国科技强国建设与科技社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科学技术的头号强国,不仅在基础科学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发明和发展了一系列影响美国和世界发展的高新技术;同时,美国的大学还是世界科学与教育的中心,长期吸引各国青年学生前往深造。探究美国的科技强国之路,可以发现:美国的科技强国之路伴随着科技社团的大量兴起及其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特别是在美国科学国际化过程中,科技社团发挥重要作用。
1.二战之后美国科技社团数量大幅攀升,成为重要的科技力量
从1848年美国科学促进会成立到19世纪末,美国已有400多个学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科技社团的数量出现了大幅攀升。通过对《美国和加拿大科技社团(第七版)》中美国科技社团名录进行梳理,共包含1596家科技社团的名称。其中20世纪之前成立的科技社团的总量占所有科技社团的15%,成立于1900-1961年的占比85%[15]。
2.科技社团的功能不断拓展,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公共服务
科技社团成为政府科学决策的外脑。二战改变了联邦政府与科学的关系,在政府层面设立了科技政策咨询机构,科技社团通过设立的公共或政府事务委员会也积极参与科技政策的制定,如美国物理学会的公共事务办公室及其相应的委员会。科技社团还通过出版研究报告以及本领域工作的宣传等参与行业相关的立法和政策的表决、在民众中进行政策倡导,对相关的科技政策实施其影响。科技社团还提供大量的科技教育培训并参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美国科技社团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能就是提供面向全国的科技教育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学生,教师、社会相关从业人员。科技社团也承担大量的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工作,获得资格认证的从业者相比那些没有获得认证的同行要具有竞争优势,并且随着从业者个人能力的提升,整个行业也受益匪浅。行业标准制定也是科技社团的重要工作,如美国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现有42个主持标准化工作的专业学会或者委员会,并专门设有标准协会(IEEE Standard Association,IEEE-SA),下设新标准制定委员会(New Standards Committees)和标准审查委员会(Standards Review Committees)来负责标准工作。美国科技社团有众多企业参与,因此制定出的行业标准容易获得更多的认可。
3.科技社团促进了美国科学的国际化,增加了美国在国际科技界的话语权
美国很多科技社团都致力于向国际化发展。如IEEE已拥有160多个国家的43万名会员,在全世界共有1855个学生分会;美国计算机学会在全球130多个地区设有分支机构,美国化学会有185个地域性分支机构;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有130,000名会员,其中国外会员占20%。美国也成为拥有国际科技组织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国际科技组织总共分布在全球164个国家与地区,其中位于美国的国际科技组织数量最多(1918家),占国际科技组织总量的14.98%[16]。这些国际科技组织承载的国际活动帮助美国聚集了全球大量的高端资源,建立了国际化的合作网络,也增加了美国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4.科技社团凝聚了大量学术资源,奠定了美国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
截止2018年初,美国化学会共有53份科技期刊,其中《美国化学会志》和《化学科学》都是该领域的顶级期刊,在全球有5000多个机构用户。2017年美国化学会仅凭销售杂志和数据库收入就将近4.9亿美元。美国物理学会共出版13种物理相关期刊,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统计,全世界约30%的高被引物理专业论文都发表在这13种期刊中,而且这13种期刊共有来自34个国家的约130位编辑[17],这些编辑都是本领域的顶尖研究者。
二战后美国的崛起不仅得益于其在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科技社团功能的拓展与国际化对推进美国的现代化也具有重要意义。科技社团的国际化和高水平发展提升了美国对国际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使其能够集聚雄厚的学术资本。科技社团功能的有效发挥也帮助美国构建了一个活跃、开放、严谨的创新体系,推动着美国科技和社会的不断现代化。
五、日本科技强国建设与科技社团
二战后,日本从战争的破坏中迅速恢复并在短短的数十年内跻身世界经济和科技强国之列,其成功不单取决于研发规模和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与创新,而且与社会和制度变革紧密联系。科技社团成为日本促进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力量。
1.二战后日本科技社团发展进入一个高峰期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开始出现科技社团,之后进入一个缓慢增长期。到1912年之前,日本共有科技社团42家[18]。二战结束后日本科技社团进入一个迅猛发展阶段,到1958年时已有323家科技社团,到1986年时已经达到758家[18],比1958年翻了一倍还多。科技社团的种类也比较多,其中既包括日本科学协会、日本学术振兴会等综合性科技团体,也包括日本物理学会、日本化学研究会、染色体学会等专门学会,以及众多以科学家、赞助人、赞助企业,或其他有纪念意义的事物、事件命名的,以促进、资助科学研究或以奖励科技工作者为目的的财团、基金会,此外各地还有一些地方性的小型科学技术团体。
2.科技社团的活动有效提升了日本的创新能力
科技社团通过学术交流提升年轻会员的创新能力。在科技社团组织的学术会议上,安排博士生做报告并由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价是日本科技社团学术活动的一大特色。日本科技社团多属于独立的公益性法人,其成立与审批程序、财政来源的独立性、讨论问题内容的独立性等使科技社团不依附于特定的组织和企业,不依附于特定的立场,完全从会员的需要和学术的立场出发。这些学术团体在科研活动的评估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也就极大地影响着科学的发展。日本部分科技社团也组织开展与本领域相关的共性技术研究工作。如日本流体动力系统学会下设研究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确定特定的题目然后公开征集会员进行调查研究活动[19]。日本钢铁学会针对钢铁工业的实际需要,组织有关专题的研究委员会,资助大学等研究机构就某些问题开展研究[20]。日本建筑学会的研究活动由14个研究委员会下的250个分部推动,政府、国立公司或企业委托日本建筑学会的研究合同由相应研究委员会承担[21]。
3.科技社团成为促进日本政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力量
二战以后日本最值得称道的科技创新经验就是“产学官”合作体制。这其中既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工程反求等创新方法,还有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这种体制让知识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促进知识的流动和技术的运用,为日本不断创新发展提供了勃勃生机。日本工学会的诞生就是为满足政府、学校、产业三大主体的需求,其发展也主要是由这三股力量推动的[22]。日本工学会的会员包括工学各领域学会、企业和公共研究机构。日本能源学会的会员中来自产业界的占38%,来自学界的占38%,来自官界的占19%、个人和其它占5%[23]。日本钢铁学会始建于1915年,其宗旨与任务的基础归结为五个结合:学术与技术结合;钢铁企业之间的结合;企业界、政府、学术界结合;钢铁与其他领域结合;国内与海外结合。通过这五方面的结合,促进企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之间钢铁科技交流,为发展钢铁工业作出贡献[20]。钢铁学会的生产技术工作委员会为了加强会员之间以及企业界、政府、学术界的紧密联系,积极开展有关领域的学术交流,组织各种讨论会,开展专题研究并发表论文,研究课题实行横向联合,拨给一定经费,限2〜4年完成。这些课题一般都是钢铁工业发展中的方向性和重大问题。因此,横向上看日本科技社团在产官学合作基础层面存在网络结构[23]。
二战后日本的崛起不仅得益于其在技术领域的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还有政产学研领域的合作与创新,而科技社团在促进政产学研合作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从各个层面培植着日本的创新基础,从而提升了日本整体的创新能力。
六、结语:创新的力量与纽带——科技社团
通过对上述五个典型科技强国的建设发展之路与科技社团作用发挥的研究可以看出,在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形成和科技发展中,科技社团的作用是独特且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不同创新行为主体的互动呈网络化特点,正是这种网络化的互动过程促进了科技知识在全社会的循环流动和有效应用,凸显了技术创新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事件或企业家的个体行为,而成为一个社会过程[24]。科技社团本身就是不同身份的人员自愿组成的跨边界组织,在弥合社会各界、不同区域与国别之间的沟通交流鸿沟方面、在基于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共同的规则、在促进科学精神和文化浸润于社会公众等方面多方位、多角度地发挥作用。因达到科技强国的发展阶段不同,科技社团的作用也呈现出不同的演进脉络。在英国,科技社团是科学文化的播种机;在德国,科技社团是科研体系发展的平台;在俄罗斯(苏联),科技社团是科研体系的协调者和民众的组织动员者;在美国,科技社团是科技人才成长的培育者、科技思想的供给者和国际资源的吸纳者;在日本,科技社团是政产学研的黏合剂。科技强国中一些学科的崛起也显示了学术讨论对于学派形成的力量,而开展学术讨论正是科技社团最基本的功能。
综上所述,尽管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创新模式各有特色,科技社团均在其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回顾科技强国发展历程与科技社团的关系,可见,当前我国加快科技强国建设必须大力加强科技社团建设。加强科技社团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各创新主体的创新效能,也有助于补齐我国科技体系结构刚性的短板,构建创新主体间的有效链接,在全社会营造有益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形成坚实的创新基础,从而使创新体系迸发出强大的创新能量。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科技强国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亟需对科技社团在政策上松绑、条件上支持、制度上创新,发挥科技社团已有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挖掘科技社团新的发展潜力,这对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将有重要意义与影响。
参考文献
[1]征咪.18世纪英国地方科学讲座的市场化及其影响[J].学海,2018(1):212-216.
[2]陈曦. 英格兰工业城市的科学学会研究(1740-1840)[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6.
[3]刘益东,高璐. 科技革命与英国现代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20:142.
[4]李斌.月光社的历史及其影响[J].科学文化评论,2007(1):26-52.
[5]李萍萍. 1800-1930年德国物理学发展的定量分析及其解释[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2.
[6]李三虎.近代德国大学“讨论班”制度探源[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6):33-40.
[7]仲增墉,黄务涤.德国钢铁学会[J].中国冶金,1998(6):40-42.
[8]柯少愚.德国非营利组织考察笔记[J].学会,2008(2):44-52.
[9]李建强,赵加强,陈鹏.德国弗朗霍夫学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上)[J].中国高校科技,2013(8):54-58.
[10]方在庆. 持续不间断地推进科研体制创新——德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路[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 33(5): 502-508.
[11](苏)E.A.别利亚耶夫,(苏)H.C.裴什可娃著;陈仲实译. 苏联科学机构网的形成和发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
[12](英)洛伦·R.格雷厄姆著,叶式煇,黄一勤译. 俄罗斯和苏联科学简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3]Л.B.普斯托瓦洛夫,B.A.奥勃鲁契夫,章良.1915-1955年苏联科学院对生产力的综合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57(2):75-83.
[14]黄立茀. 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社会组织活动中的国家与社会[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 (6): 45-52+93.
[15]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美英德日科技社团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25.
[16]罗学优,程如烟.国际科技组织的地区和国别分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237-241.
[17]王雪峰,古丽亚,吕国华,等.美国物理学会的科技期刊出版及启示[J].编辑学报,2019,31(6):693-697.
[18]丁建洋. 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历史建构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
[19]田一志.(社团法人)日本流体动力系统学会介绍[J].液压与气动,2005(10):40+39.
[20]中国金属学会.关于日本钢铁学会的调研报告[J].学会,2003(2):39-40.
[21]李玉明.日本建筑学会简介[J].学会,2002(4):35-36.
[22]孟艳华.日本工学会组织管理机制分析及启示[J].现代企业,2020(1):167-168.
[23]孟艳华.日本科技社团促进产学官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以日本工学会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9,32(9):1-6.
[24]周大亚.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4):69-84.
文章来源: 韩晋芳, 张明妍. 科技社团在科技强国建设中的作用[J]. 今日科苑, 2021, (10), 71-78.
作者:韩晋芳、张明妍,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责任编辑:黄诗愉
产业 | 工业化 | 数字化 | 人才 | 创新创业 | 颠覆性技术 | 科技指标 | 科技政策 | 前沿技术 | 知识产权 | 智库 |
获取方法如下:
其他系列将陆续呈现,多多关注哦!
投稿邮箱:nais-research@cnai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