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周报|柔宇倒在通往产业化的路上;华为重回7000亿营收
柔宇倒在通往产业化的路上
据天眼查信息,3月29日,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深圳柔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各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对第一财经独家回应称,一切以官方消息为准。但对于柔宇科技的经营现状,刘自鸿并未进一步回应。
点评:柔宇此前抢先发布依赖于自己掌握折叠屏技术,而这也隐藏着柔宇科技的致命弱点。实验室的东西实现量产、商品化需要漫长的过程。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从产业链看,做任何一个产品,开始时就要做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的布局。柔宇的供应商完备程度或有欠缺,但做量产商品就必须有大批量设备与材料供应商。
华为重回7000亿营收
3月29日,华为在官网对外发布了2023年整体业绩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华为实现全球销售收入7042亿元,同比增长9.64%,净利润8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根据华为过往年报数据计算,这也是自2021年之后,华为年营收重回7000亿元人民币区间。此外,华为终端业务在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5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这也是在经历了两年下滑后,终端业务重新回到增长跑道。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去年整体经营情况符合预期。
点评:虽然业绩逐步回暖,但眼下的华为依然面临着复杂外围环境带来的挑战。从制裁常态化走向正常运营,从求存到发展,华为如何构建更加坚韧的供应链能力,确保高质量的业务连续性和产品竞争力是未来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
三大运营商财报释放信号:云网算力成投资新方向
截至3月26日,中国移动(600941.SH)、中国联通(600050.SH)和中国电信(601728.SH)三家运营商的2023年报均披露完毕,随着5G网络基础建设投资已经迈过高峰,云网算力开始成为运营商新的投资焦点。
3月26日举行的业绩沟通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提到,中国电信发展人工智能有一个很好的优势就是算力和智能算力;第二大的优势是大量的数据,中国电信现在数据库有500个PB的数据,每天还有几个PB的数据在增加。
点评:在不久前的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中国移动公布的调整计划,2024年针对5G网络的资本开支将从2023年的880亿元降至690亿元,减少了约20%。不过,尽管总体投资金额在下降,用于算力、能力和基础设施方面的预算不减反增。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从净增5G套餐客户数来看,中国移动2023年新增了净增1.8亿户,同比下降幅度为20.6%。中国联通的财报也显示,2023年该公司5G套餐用户增长幅度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业内认为,在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三大运营商从承压到突围,营收利润双双高增长。随着5G-A商用计划正逐步推进,算力成为运营商成功转型升级的关键。
中国移动宣布5G-A正式商用
3月28日,中国移动宣布5G-Advanced 正式商用。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表示,"今天中国移动联合全球产业合作伙伴正式发布5G-A的商用计划,进一步加速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速构建新型信息体系,释放5G无限可能。"
高同庆在发布会上提出倡议,建议行业联合做好5G-A的技术创新,占领技术制高点。此外他指出,在网络建设方面,中国移动在2024年计划联合供应链厂商按照"适度超前"的建设原则,促进5G-A在国内300个以上的城市进行应用,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的商用网络的部署。在终端的普及方面,2024年中国移动将联合终端厂商和芯片供应商,全面推动终端的产业升级。
而在26日的GSMA发布的《中国移动经济2024》报告中,披露目前中国5G移动连接数已超8亿。2024年,5G连接的比例预计将从45%上升至50%以上,成为中国主导的移动技术,5G总连接数将于年底进一步攀升至10亿以上。
点评:5G-A全称5G-Advanced,也被称为5.5G,是5G向6G演进的关键阶段。随着3GPP Release 18标准规范的即将完成, 5G-A解决方案的落地迫在眉睫,它将成为通往6G的桥梁。GSMA智库团队向第一财经提供的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运营商预计将在标准发布后的一年内部署5G-A,并在2024年启动新一轮投资。
国产AI框架升级
华为宣布昇思MindSpore实现AI框架的突破升级,成为业界首个原生支持大模型的框架。截至目前,昇思Al框架已经开源500多个模型项目,涉及超过5500家企业。软通动力、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多家企业均实现了与昇思的适配。昇思MindSpore AI框架由华为在2020年3月开源。2023年以来,基于该框架发表的顶级会议论文数量超过1200篇,在所有AI框架中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二。
点评:作为自主创新的大模型平台,AI框架是算法应用和硬件算力之间的桥梁,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赛道上,这一软件根技术是支撑大模型创新的关键要素之一。国产AI框架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此前谷歌和Meta的AI框架双寡头主导局面,也打破了英伟达CUDA在计算架构上的“一家独大”,为国内企业在核心软件领域掌握主动权奠定基础。
安卓手表首次搭载“独立微信”
3月29日,OPPO Watch X发布,这也是首款与微信深度合作,安卓阵营首个支持独立登录的微信手表版,摆脱了以往蓝牙连接的距离限制。IDC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指出,2023年国内智能穿戴设备销量为3740万台,同比增长7.5%,正处于稳步回暖状态。
点评:智能穿戴设备自2012年问世以来,已经逐步成为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里最重要的一环,除了Fitbit这类专注于智能手环、手表的品牌之外,还有手机厂商、PC厂商加入战局,战况相当激烈。但许多企业推出的智能手表,App生态都不够完善,与其说是智能手表,更像是大号手环。生态的完善、续航的提升,令智能手表的实用性不断提高,或许是智能穿戴设备销量同比增长的关键因素。
京东方8.6代OLED生产线奠基
3月27日,京东方(BOE)投建的国内首条第8.6代OLED生产线在成都奠基,总投资630亿元,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高端触控OLED显示屏。该生产线将大幅提升中尺寸OLED面板切割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点评:中国大陆小尺寸柔性OLED面板的整体出货量,已经接近全球的一半,逐步与韩国企业分庭抗礼,但是在中大尺寸OLED面板领域仍然处于空白状态。随着OLED面板的应用从智能手机向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等中尺寸领域延伸,包括京东方在内的中国显示面板龙头开始向中大尺寸OLED面板的产业化领域进军。
LG新能源加码在中国的电池产能
3月27日传出消息,江苏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与韩国LG新能源集团进行投资意向签约。根据相关约定,LG新能源计划将总投资约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74亿元),建设LG锂电池项目,主要涉及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生产项目。
点评:LG系公司在华业务结构正发生变化。LG新能源现在全球排名第三,产能仅次于宁德时代、比亚迪。随着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快速发展,LG新能源希望也搭上这趟“快车”。有消息称,LG新能源还酝酿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与此同时,LG Display(LG显示)在广州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工厂被传将转让给中国企业,以聚焦资源发展OLED业务。
中国华润成长电科技实控人,产业人士称将加速产业融通
3月26日晚间,长电科技(600584.SH)发布最新公告,公司股东大基金、芯电半导体分别与磐石香港有限公司(简称"磐石香港")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大基金及芯电半导体均以29元/股价格将合计所持22.53%公司股份转让给磐石香港或其关联方: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磐石香港或其关联方。公开信息显示,磐石香港控股股东为华润集团,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华润。该股权转让完成后,长电科技将由此前的无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华润,公司股票将于3月27日起复牌。
点评:对于华润集团成为长电科技实控人,产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半导体行业是个分工细、合作紧密、产业链长、环节众多的行业,中国乃至世界的半导体行业在不断发展,市场增长前景可观,需要更多的优质公司合作共赢。华润集团对市场有综合考量和充分地判断,布局半导体产业的不同环节有助于提升华润在业内的产业地位,加速产业融通。
美光西安封装和测试工厂扩建项目破土动工
3月27日,第一财经记者获悉,美国半导体公司美光(Micron)科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桑杰·梅赫罗特拉现身中国西安,为该公司在西安的新工厂奠基。据悉,该工厂将会用于生产美光的DRAM、NAND、SSD等产品。记者了解到,美光于2023年6月宣布在西安追加投资43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加建新厂房,引入全新产线等,新工厂的产线将包括但不限于移动DRAM、NAND及SSD,从而拓展西安工厂现有的DRAM封装和测试能力。
点评:从营收份额来看,中国是美光除美国本土以外的最大的市场。根据美光最新公布的2023年年报(2022年9月~2023年8月)数据,该公司2023财年总共在中国的营收总额为30.39亿美元,占总营收比重接近20%。
美光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光在中国大陆一共有5家公司,上海2家,北京、深圳、西安各1家。其中,西安公司是美光在中国最为关键的制造中心,美光投资在西安的工厂,其扩充产能和占据市场的意味明显。
快手披露大模型方面进展
3月26日,快手磁力大会披露,2023年快手电商全年GMV规模突破1.18万亿,2023年四季度本地生活GMV同比增长25倍,2023年四季度理想家房产业务累计房产交易额突破160亿元。
另外在AI方面,通过对快意通用大模型进行千亿级Token商业知识预训练、百万级商业指令对齐等,快手研发出营销域大语言模型。在智能化生产方面,快手研发了视频AIGC产品“盘古”、数字人直播AIGC产品“女娲”。
点评:东方证券研报分析认为,用户增长方面,快手优化各渠道增长效率,单位新增用户的获客成本同比继续下降。伴随收入结构中高毛利的广告、电商业务占比提升,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3月107款国产游戏获版号
3 月 29 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 3 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有 107 款游戏过审。本月版号审批名单中,移动游戏成为绝对主力,其中明确标注 "休闲益智"的产品数量较多,达到了 57 款。
本月获批版号的厂商以中小型为主,腾讯、本站均无版号获批。较受关注的产品有西山居的《解限机》、快手旗下星臻科技的《诡秘之主》、巨人网络的《无主王座》、悠星的《星塔旅人》等。
点评:截至 3 月,今年一共发放了 333 个国产游戏版号和 32 个进口游戏版号,1至3月分别发放了115/111/105个国产游戏版号,包括2023年12月在内,已连续4个月发放数量破百,保持着平稳有序的趋势。
财报出炉,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2023营收净利润双双缩水
3月28日晚间,中芯国际(688981.SH)和华虹半导体(688347.SH)两家晶圆代工公司发布财报,数据显示,两家代工厂2023年的关键营收指标均同比缩水,根据业绩说明,半导体行业处于周期底部,全球市场需求疲软是两家公司业绩缩水的主要原因。
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2023年,中芯国际实现营业收入452.5亿元,同比下降8.6%;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23亿元,同比下滑60.3%;年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5%,基本符合年初指引。
华虹半导体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62.32亿元,同比下降3.30%,净利润19.36亿元,同比下降35.64%;产能方面,公司折合8英寸晶圆产能利用率达94.3%,平均产能与2022年相比基本持平。
点评:此前一度被认为是晶圆代工厂业绩“拯救神器”的工业与汽车产品相关业务并没有能力填补中芯国际在消费电子领域营收的下滑。新能源汽车热潮下,汽车半导体此前一度成为消费市场疲软下各家晶圆代工厂的业绩支撑力量,包括英特尔、台积电在内的全球半导体巨头此前都曾调整业务结构,提高汽车相关芯片的代工产量。不过,目前看来,业绩“拯救神器”也难敌消费电子下滑对晶圆代工厂业绩造成的影响。
速腾聚创去年收入增长,还未扭亏
速腾聚创发布上市以来首份年报,2023年总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111.2%,经调整净亏损约为4.34亿元,同比收窄22.8%。2023年,公司激光雷达产品销量近26万台,其中ADAS激光雷达销量约24.3万台,同比增长558.5%。销量增长的同时,公司用于ADAS应用的产品平均单价从2022年的每台约4300元下降至2023年的每台约3200元。财报会上,速腾聚创董事会主席兼CEO邱纯潮表示:“今年价格的趋势其实不会有特别大的改变。”
点评:去年2月,禾赛科技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今年1月,速腾聚创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两家头部激光雷达企业上市后,何时扭亏备受关注。去年速腾聚创ADAS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84.6%,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毛利率从前一年的-101.1%收窄至2023年的-5.9%。但在车企降价带动的供应链降本潮中,激光雷达厂商仍面临一定压力,速腾聚创也未扭亏。禾赛科技2023年则面临收入增速低于激光雷达销量增速的情况,激光雷达交付量同比增长176.1%,营收增长56.1%,去年净亏损4.8亿元。
创投风向标
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本周投融资事件数合计共70起;从融资事件的轮次分布来看,天使轮、A轮、战略融资三个轮次位居前列,分布拥有25起、8起以及7起;从投融资机构“出手次数”来看,投资机构愈加多样化,包括天图投资、奇绩创坛在内的机构均有上榜。
其中医疗健康产业合计发生融资事件11起;从融资金额方面来看,魅丽纬叶融资金额超亿元;从投资机构来看,包括君实创投、锡创投在内的机构均有投资。
本周人工智能产业合计发生融资事件5起;从融资金额方面来看,新石器无人车融资金额超亿元;从投资机构来看,深港通资本、常熟国发创投有出手记录。
先进制造产业合计发生融资事件11起;从融资金额方面来看,德焱新能源、芯擎科技、纵苇科技、长鑫存储融资金额过亿元;从投资机构来看,比亚迪、兆易创新等均有出手。
汽车交通产业合计发生融资事件5起;从融资金额方面来看,时的科技、博泰车联网、星驱科技融资金额过亿元;从投资机构来看,北极光创投、蔓藤工业等均有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