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的餐桌 一窥俄帝国独裁史

维特多.沙博尔夫斯基结合厨师、食谱及政治,反思帝国主义的身影。(书展基金会提供)

波兰报导文学作家维特多.沙博尔夫斯基,继《跳舞的熊》、《独裁者的厨师》持续在国际上受瞩目,被译成多国语言,他4日在台北国际书展也分享了新作《克里姆林宫的餐桌》,从厨房的门一窥俄罗斯百年历史中独裁者与受压迫者的人性幽微。

沙特多花了3年写成的《克里姆林宫的餐桌》包罗了许多食谱,也透过厨师、食物一窥帝国主义的运作,从百年前俄罗斯帝国到末代沙皇、列宁、史达林乃至普亭的厨师也都在列。有趣的是,普亭曾说自己的祖父是列宁的厨师,为此维特多翻找各式文献,「最后发现这只是个谎言」。

相较于《独裁者的厨师》,《克里姆林宫的餐桌》也描写了为一般百姓做饭的厨师,包括车诺比核灾中被送到灾区的厨娘,其中最年轻的只有17岁,尽管这些厨娘自己也知道难逃被污染死亡的命运,仍尽全力去为核电厂的工作者烹煮。维特多说:「就算会死,这些厨娘也希望大家在死前能吃上一顿好食物」。

维特多也指出,他探访的故事中,被送往阿富汗的厨娘也是异常强韧,「她就像一位母亲想喂饱身边这些孩子,希望他们吃点像是能在家吃到的家常菜,并且在她的食堂、厨房里打造愉快的氛围,让士兵们能乐于在食堂交流,而让日子过得快乐一些」。

从厨师视角看独裁者私下的一面,维特多指出,每个独裁者都有试菜员,萨达姆‧海珊甚至有12位试菜员,「因独裁者无法相信任何人,总会再三检查」。但曾让维特多挣扎的是,自己走访下来最喜欢的一道菜,竟是海珊家传的鱼汤。虽然大多数主厨都不愿公开自己的食谱,但维特多还是取得了克里姆林宫总管给的完整食谱,他打趣「伏特加是建立信任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