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全力打造世界首个核钟,探秘宇宙新契机
在科罗拉多州一个实验室的深夜,做出了一个可能重塑我们对时间和宇宙本身认知的发现。一个信号出现在计算机屏幕上,标志着钍 - 229 原子核能量状态的细微变化。而这不是普通的变化。它代表了世界上第一个初级核钟的“滴答”声。
最先看到这个信号的研究生 Chuankun Zhang 很快就和同事分享了这个消息。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们确认了他们的发现,知道他们获得了非凡的成果。
“我们花了一整晚做所有的测试,以检查这是否真的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信号,”Zhang 告诉《自然》,并补充道,成为这一发现的一部分“感觉太棒啦”。
这一突破是近五十年研究的巅峰成果。但对于物理学家来说,这只是新旅程的开始——这不仅可能为新一代超精密时钟铺平道路,而且还可能重新定义我们对基本力的掌握。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与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联合成立的 JILA 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已经展示了可能成为现存最精确时钟的关键组成部分——核钟。
原子钟通过原子周围电子的运动来测量时间,而核钟将追踪原子核内更微妙、更快的能量变化。
由 NIST 和 JILA 的物理学家 Jun Ye 领导的团队,测量了嵌入晶体中的钍 - 229 原子的原子核中引发能量跃迁的紫外线频率。
这个频率实际上就是核钟的“滴答”声,与世界上最精确的原子钟之一同步。
结果呢?测量精度比以前的尝试高出 10 万倍,标志着朝着构建一个全功能核钟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目前,原子钟设定了国际时间标准。它们依靠原子的振动来保持惊人的精确时间。在核心层面,这些时钟采用铯 - 133 原子,当它暴露于微波时,其电子会在两个能量状态之间以高度一致的频率振荡。这个频率,即一个自然的“滴答”声,被用于计数以测量时间的流逝。通过调整激光和微波,使其与原子的固有振荡相匹配,原子钟达到了非凡的精度水平。事实上,其精度如此之高,以至于要数十亿年后才会出现一秒的误差。
那么,如果我们已经能够如此精确地测量时间,为什么还需要核钟呢?原子核中的粒子与电子不同,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电磁场等外部干扰的影响。这种稳定性使得核钟不仅精度更高,而且比现有的原子钟更坚固、更便携。
核钟的突破关键在于钍 - 229,这是一种 稀有同位素,具有独特的特性:其原子核可以进行低能跃迁,可以被激光激发。这一特性于 20 世纪 70 年代首次被提出,当时研究核武器研究副产品的科学家注意到钍 - 229 原子核处于异常低能状态。几十年后,研究人员终于成功利用这一特性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核钟原型。
建造核钟并非易事。研究人员把数万亿个钍 - 229 原子嵌入到晶体中,并使用了一种称为频率梳的专用设备。该设备发射激光频率谱,使研究人员能够同时探测多个能量状态,并找到激发钍 - 229 原子核所需的精确频率。
除了在计时方面的应用外,核钟还代表了探索基础物理学的新工具。因为时钟的频率是由将原子核结合在一起的那种力所决定的,这些力的微小变化——可能是由像 暗物质 这样的奇异粒子引起的——可以以前所未有的灵敏度被检测到。
该时钟对这些力具有高度敏感性,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声称,其对某些类型暗物质的敏感性可能比原子钟高出 1 亿倍。这可以帮助物理学家探究自然常数,如核力的强度或光速,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真正保持恒定。
尽管潜力令人兴奋,但在核时钟能够超越原子钟之前,仍有大量工作要做。JILA 团队的原型虽然新颖,但尚未经过改进以连续测量时间。关于实现这种时钟的最佳方式,也一直存在着争论。钍 - 229 应该像现在这样嵌入晶体中,还是捕获单个原子会产生更好的结果?
用于诱导能量位移的激光技术也需要进一步发展。然而,目前的设置仅仅是更先进系统的原型,最终或许能构成实用核时钟的基础。回报也是值得的。更精确的时钟可以改进 GPS 技术,实现对物理定律的新测试,甚至可能检测到难以捉摸的暗物质粒子。
接下来的步骤将包括提高核时钟的精度并测试其极限。研究人员希望借助这项新技术,比以往更深入地探查宇宙的基本结构。物理学的基本常数会随时间变化吗?将原子和原子核结合在一起的力是否比我们目前所理解的更复杂?
随着核钟的问世,物理学家已准备好正面应对这些问题。虽然实现全功能核钟的征程才刚刚起步,但前方的道路有望为时间、物质和宇宙自身的本质带来新的认识。
用叶军的话来说:“想象一下,有一块手表,即使你让它运行数十亿年,也不会丢失一秒。虽然我们还没有完全达到那个水平,但这项研究让我们更接近那种精度。”
这些发现被发表在《自然.》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