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10多年!國家人權博物館展示典藏大樓今開工

国家人权博物馆展示典藏大楼今天举行修增建工程动土典礼,行政院政务委员罗秉成(右三)、文化部长史哲(右四)、国家人权博物馆馆长洪世芳(右五)、政治受难者前辈蔡宽裕(右二)等人一起出席开工动土典礼。记者潘俊宏/摄影

「国家人权博物馆(白色恐怖景美纪念园区)修增建工程」今举行开工祈福仪式。政治受难者前辈蔡宽裕致词时说道,自园区2011年挂牌,因园区景观完整保存等问题,展示典藏大楼兴建工程延宕8年之久,期间许多政治受难者相继凋零,无法见证今天的开工动土,他感慨地说,「期待这天已经很久」。

文化部指出,景美纪念园区为现地保留型博物馆,由于园区建筑均为历史建筑,博物馆所需的展示、专业典藏及公共服务空间不足,此次工程将修建地上3层既有建筑,增建地下3层、地上3层博物馆展示典藏大楼,并整合建筑周边景观,让人权博物馆在保存历史与记忆外,具备更周全的博物馆功能。工程预计2028年6月完工。

行政院政委罗秉成表示,转型正义最大的敌人就是时间,因此国家肩负推展的责任,转型正义工程涵盖时间、空间记忆及教育,空间记忆的工程,例如不义遗址标示牌的设置,必须以创意的方式进行,融入在生活周遭,方便民众接触与认识,教育的工程也相当重要,而转型正义入法正是起了定锚作用,让社会体认到正义的价值也是法律的规范,并让行政体系必须有所作为,而非消极空置。

文化部长史哲致词时特别提到,去年6月接到蔡焜霖前辈代表受难者及家属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时间一直过,究竟何时才能看见人权馆最核心的展示典藏大楼」,令他非常感慨,「这个工程难的不是技术,而在意见的整合,我们不能让前辈牺牲换来的民主自由,却无法解决现有的问题」,因此,更下定决心请人权馆一定要加强沟通工作,务必让工程继续。

史哲指出,「对比转型正义这个大工程,展示典藏大楼虽然是个小工程,但代表的是博物馆的核心工作」,唯有透过典藏、展示、研究,并推广给这一代、下一代的所有台湾人知道,才能真正打赢这场对抗时间、记忆的战争,能在行政院宣布519为白色恐怖记忆日的今天,办理人权馆展示典藏大楼修增建工程的开工,别具意义。

「期待这天已经很久」政治受难者前辈蔡宽裕致词时娓娓道来展示典藏大楼兴建工程一路以来的艰辛。他回顾自2011年园区挂牌,他们这群政治受难者开始在园区担任导览志工,10多年下来,没有人中途退出,只是凋零离开,长年导览过程,他们深知人权馆空间上的不足,也因此殷切企盼多功能大楼的兴建。

蔡宽裕前辈说,在用地的取得上,由文化部与国防部合作移转汽修大楼作为人权馆用地,并编列经费,原先规划为地上4楼、地下2楼,且具备容纳250人空间的国际会议厅,然而受到部分人士以会破坏园区景观为由反对,继而破局,一延宕便是8年,这最后一哩路走得艰辛。他感怀另一名已离世的政治受难者蔡焜霖无法见证今日,并代表政治受难者及家属感谢一路以来人权馆与文化部及大家的坚定支持,才有今日的开工动土。

国家人权博物馆馆长洪世芳表示,本次工程是提升人权馆整体专业最重要的关键,施工期间园区仍然对外开放,相信工程完工后,可提供更完善、多元的展示环境,促进人权教育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