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和印奇,终于可以放下执念了
全文约 5281 字
预计阅读 14 分钟
前段时间,旷视创始人印奇出任重庆力帆董事长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旷视 37 个月的上市历程,终于放下了。印奇 13 年的创业,到今天终于进入第二章了,这让人很是感慨。
印奇是 2010 年后,中国第一代技术创业者的代表。旷视科技也是中国第一批以人工智能科技作为核心的创业公司之一。所以这段故事,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创业时代的句号,和中国技术型创业者迭代前进的一个逗号。
印奇的这一段创业,经历了很多东西。从天才学生创业,以 AI 的技术信仰建立整个公司,聚集了一波中国最顶尖的 AI 人才,到最风光的时候被各大机构争相投资,成为「AI 四小龙」,再到中美对抗导致公司制裁,宏观经济周期变化导致融资困难,AI 技术浪潮更迭导致市场并不符合预期。期间既有无与伦比的时代红利,也有无法抗衡的时代变量。
旷视和印奇如今能放下执念,开启新篇,实属不易。我甚至觉得这背后要放下的,不只是他们。会看历史,面向未来,对整个中国科技圈来说,2010 年代后开启的这第一波真正的「技工贸」型创业浪潮,确实值得做一个好好的「总结」。
当新时代在招手,与历史和解才会解脱,解脱才能向前。
放下执念,
与历史和解
旷视成立于 2011 年,那时候人工智能还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词汇,当时刚从清华姚班毕业的印奇,拉着唐文斌和杨沐等人于 2011 年共同创立了旷视科技,创业的出发点,是深度信仰 AI 将会给世界带来的进步机遇。
他们最开始的出发点有点「浪漫」,竟然是游戏开发,并且还真的成功发行了一款在线游戏,不过虽然游戏下载量不少,收入上根本无法支撑公司的发展。
面对现实,他们调整地很快,把创业聚焦在了「视觉识别」的算法能力优势上。我记得 2012 年 10 月,旷视科技推出了面向 B 端客户的视觉技术开放平台 Face++,一鸣惊人,为企业客户提供视觉技术解决方案是他们 AI「技工贸」之路的正式起航。
人脸识别技术给旷视带来了第一个成规模的市场,比如超过 70% 的安卓智能手机搭载了旷视的人脸识别解锁方案,比如 FaceID,作为全球领先的云端人脸识别身份认证解决方案,有超过 60% 的市场占有率。
但是手机消费端存在着明显的收益「天花板」,并不足以支撑公司研发出有代际优势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愿景。
印奇他们真的主打一个勤奋,左冲右突,几乎没有错过任何扩展技术应用场景的机会。比如很早就开始把视觉识别技术「软硬一体」化后进入安防市场,并进一步延展到扩展智能物流领域的市场。最终现在形成了手机 AI、Face++、以及安防和智慧物流等领域的主营业务布局。
如果只看这个视角,这一段「技工贸」的创业是有显著成果的。但商业世界最重要看的不止是收入规模,还有成长性和利润。
营收确实在增长,但是新拓展的业务毛利率并不高,获得足够高的利润支撑研发仍然遥遥无期,这是这一代技术创业公司的通病。「AI 四小龙」中的其他公司,也长期面临这样的问题。
2010 年后到 2018 年前,中国从互联网时代跨越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是风险投资和创业者最好的一个时代,也是「拼速度,拼执行,赢家通吃」方法论最流行的时代。那个时候,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是确定的,亏损是可以被包容的,成长速度就是一切。但这个在移动互联网平台型创业上非常有效的方法论,一旦「平移」和「类比」到技术型创业领域,就开始出现了极大的偏差。
如果回望这段历程,本质上还是 AI 技术在那个时代的确有了突破和进步,让很多技术型创业者看到了有机会把技术信仰,变成自己可以去推动和建设的梦想。同时,资本心态和经济环境也在一往无前的上升期,形成了技术创业的第一次「共振效应」。
但是技术进步和推动世界是有一个客观过程的,本质还是技术的能力和现实世界场景的「有效匹配」。而这里世界不会将就技术,只能是技术将就世界——能解决多少问题,解决的过程能多高效,就能创造多大的价值。
这是个非常考验技术型创业公司的 Game,最大的风险是「不匹配」,比如技术的能力需要持续投入才能持续上升,没有收入只做研发是不行的;要获得收入,如果技术能解决问题的场景太窄,你要强行扩宽就要极大降低效率,比如被迫面对非市场化的场景,比如必须要做极其复杂的交付等等。
这个时候,一旦技术代差级别的竞争力不能保证,那就会再加上一个技术同质化的惨烈竞争。
从全球来看,成功技术创业公司的发展往往需要「时间换空间」,在正确的技术 Vision 上,要度过足够寂寞的一段时间,能够健康地坚持到技术到位+市场到位的那一刻,才能收获其真正爆发价值的瞬间。
但 2010 年后中国投资和创业的浪潮,很容易让人产生妄念——那就是融足够的钱,烧足够的钱,拿足够多的订单,一切都会好起来,目标一定就可以加速实现。而且妄念会立即催生「囚徒困境」,一个技术赛道出现一个「疯子」开启不赚钱也要抢市场的动作,整个赛道就会被瓦解掉原有的价值。
所以妄念一起,执念就放不下了,特别是 2018 年前,整个市场的环境里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么干——融的多,烧的多,营收增长的代价都是不断扩大的亏损。毕竟那个时候,还有上市融资的终极一步作为希望。走上这条路,不到终点,谁也不能下车。
外部融资环境的变化,以及国际环境变化让当年旷视科技香港上市前 22 天遭受制裁,这使旷视错过了最佳的上市时机。很多人觉得这是印奇创业路上最大的「坏运气」,这个转折点造成了后来一系列的艰难。
但今天想一想,有些必然就是必然,如果是上完市后被制裁,可能反而是个更差的选择,那只能更加积重难返,连今天的「放下」的选择都不会有。
这过去几年,我知道印奇还在一直将主要精力投入旷视上市这件事上。前前后后,为这件事又是左冲右突,竭尽全力,做了他的位置能做到的一切可能性。甚至眼睁睁的看他这几年「成熟」了一倍的岁月痕迹,从当年的「背头」变成了「平头」,把新锐的创业者变成了坚韧的企业家。
印奇一直是个极有韧性的创业者,他看起来就没有想过「Plan B」,甚至有一次我都忍不住问他,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下,上市对于旷视而言是不是太难了?你看你历史融资额决定了市值预期肯定不会太低,但是目前亏损的状况如果维持上市的势能,也不太能做坚决的取舍改变。这不是死循环了吗?说句「站着不腰疼」的话,为啥不能放弃呢?
我记得他想了想,最后对我说:我可能是对闭环两个字有了执念。这是我的第一次工作,第一次创业,还是有一些好胜心,觉得这件事虽然艰难,能趟过去,也需要趟过去。
他的回答很真诚,我也可以理解他。印奇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学霸,给他一道多难的题,他都不会怕,也不会轻易就放弃,他甚至觉得这是学霸应该去解决的问题。但关键问题是,创业,不应该是别人给出的题,他可以选择的。
我相信从去年年初,国内大模型浪潮开始,印奇这样对 AI 有信仰的人,必然深刻感受到时代在前进。当世界展开了新的画卷,你突然发现自己还被上一张图卡在 bug 里出不来,这个信号足够成为一个「Stop sign」——就像我们开车的时候开久了,你就是在机械化地继续开,会突然忘记要去哪里,这时候需要有一个「停止标志」,强迫让你停一停,想一想这条路是怎么上来的,以及你本来要去什么地方。
印奇曾经有次和我聊天说到了自己的一些复盘,有句话我印象很深:「这些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有时候特别容易高估错过的风险,低估做错的风险。」我当时开玩笑说,是不是就像打德州扑克,每张牌都想看,每把牌都打成了 All-in 的感觉?
现在回想上个时代,真是有些感概。国内第一批技术创业者大多从学术和研究领域出身,他们没有商业经验,可一上来玩的就是「地狱难度」,他们背负了中国这一类创业者方法论形成的「沉没成本」。
但我觉得错了就错了,不要把沉没成本当作成本,不要恨它,怨它;要直面它,接受它。
无论是旷视还是印奇,不能一直卡在上个时代的旧题上。旷视作为一家有真技术的公司,如果能摆脱上市这道题,有取舍,有聚焦,就有机会回归一家「本分」的、健康的,用技术来创造价值、解决问题的公司,去好好创造真金白银的价值。也摆脱这些年被迫的维持性的打法带来的死循环。
而印奇正值当打之年,他应该换一个考卷,把当年因 AI 而起的创业,在新的时代继续进行下去。这几年够执着了,够负责了,可以放下了。
很欣慰,可能是印奇这些年拼尽全力的过程,也可能是时代的变化,最终到今天可以逐渐消除了那些上个时代的妄念。旷视和印奇的这次放下执念,与历史和解,离不开那些也终于想清楚了的各个利益相关方。这个变化、对创业者来说,这真是个环境的进步。
重启轮回,
躬身再入局
再来说说印奇的新事业。
2021 年的时候,我知道了旷视当时正在独立孵化一个车 BU 团队。当时印奇和我聊到,他对此十分兴奋,他在汽车领域,重新看到了一个能够支撑一个伟大的 AI 公司的潜力市场。
现在想想,印奇的新阶段聚焦到自动驾驶领域,应该是那时候种下的因果。而印奇入职重庆力帆的这个决策,是这么来的呢?我觉得可以尝试分析下背后的逻辑。
吉利汽车是力帆科技的大股东。我知道旷视很早就与吉利有一定的渊源。旷视车 BU,当时的第一个客户,就是吉利汽车。在帮助吉利汽车解决了一个之前其他公司都没有成功解决的难题之后,双方第一次建立了合作的默契。
我虽然不太了解此次印奇和吉利之间,具体的合作模式的细节,但我多方了解到印奇此次出任重庆力帆的董事长,印奇将会成为船长驾驭这个公司的方向,并且业务上一定会与吉利之间产生深度的合作。
吉利是老牌车企了,但在过去几年,客观地说在智驾方面,相对落后。而去年,华为通过爆品新车问界 M7,将智驾概念彻底推向大众市场,对于整个行业的人都是一个震动。
李书福当年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开口第一句就是「其实我也是个极客」。我推测,作为老牌汽车企业,吉利希望也能够有所作为——如果未来不是华为一统江湖,那么还可能出现谁,能做出一个足够开放包容的智驾解决方案,来像苹果安卓阵营一样,分庭抗礼?李书福肯定会有类似的思考。
李书福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图源:极客公园
站在印奇的角度分析,新事业选择合作车企的时候肯定不止一个选择。但最后选择了和吉利合作,很可能和吉利本身的特点相关。
正如苹果和安卓之争,在一个行业里,总有些公司的战略、打法,更倾向于形成一个开放,包容的生态,而另一些公司,则偏封闭保守。
而就过往的经验来看,吉利正是行业里偏开放,愿意去组织一个生态的力量,有胸襟既与一个独立的创企进行深度协同,又允许这家公司本身再开放利用双方合作打造出的解决方案,给其他车企使用。
对于印奇来说,这也一定是个利好。毕竟在智驾这个激烈竞争的市场,作为后手杀进去,能够拿到一个确定性的客户,并进行深度绑定,对于一个新的创业公司是极大的助力。如果还能与吉利汽车进行深度协同,对于新企业的技术竞争力,也将有很大的助益。
智驾用端到端的大模型真的做出好的产品,我感觉还需要时间。但用模型去升级座舱内的整体新交互应该是短期就能看到的产品能力。
同时我猜 robotaxi 会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这是一个千亿级别的市场,从技术成熟度以及政策等影响上看,距离 robotaxi 真正的爆发点还需要至少 2-3 年。力帆科技新能源产品上半年主要瞄准的就是网约车和城际运输市场,本身在这个领域就有一定的基础,印奇如果能跟吉利的生态一起创造一个可行的 robotaxi 模式,后发也未必没有机会。
其实回想一下,第一次创业时,印奇看到了当时 AI 对人脸识别等新场景的突破,就冲入了一个他当时并不熟悉的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一路就走了十几年。 走过了一个循环的印奇,这次创业,其实是在一个被验证了确定性的市场,打了一个后手站位。
智能驾驶走到今天,对于汽车行业未来的变革已经是确定性的了。有人或许会说,现在入局智能驾驶,是不是已经晚了?
智能电动车战争,并没有真的已经进入下半场。目前,L4 级别的智能驾驶技术,刚刚开始进入收敛,尚未分出确定性的胜负。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马斯克提自动驾驶到今年,自动驾驶的技术已经变革了好几代,前后的技术虽有传承,但是核心资产不可共用——数据资产不能共用,硬件架构不能共用。先入场的智驾公司,或许在工程化上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并没有核心技术壁垒。这意味着,后入局的企业,可能仍有机会。
L4 级别的智能驾驶真的到来,我认为我们才将进入上半场的决胜局——当我们不需要在车内驾驶了,整车座舱的设计,都将被完全改变。目前已经有不少车,开始为座舱设计可旋转的座椅,而这将只是最初级的改变,智能电动车还有一次根本性的产品定义升级空间,而出行服务也是如此。
作为朋友我祝福印奇,能够在新的创业周期里,再次和时代共振,这是他竭尽全力后赢得的幸运;敢于重启轮回,躬身再入局,这是他令人钦佩的选择。
而这件事发生在中国科技圈,本身或许也是一种进步吧。愿新一代的中国技术创业者们,不再经历这些曲折,做新事儿,走新路.
转载文章请添加微信:geekp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