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违半世纪!大甲镇澜宫盛大建醮祈安 九天祭典重现传统文化魅力

▲大甲镇澜宫今年举行重修庆成祈安七朝清醮盛典。(图/大甲镇澜宫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全台最知名妈祖庙之一的大甲镇澜宫,不仅拥有超过二百年的悠久历史,全年香火鼎盛、信徒络绎不绝,更因每年农历三月的妈祖遶境成为世界级宗教盛事,吸引无数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而今年,镇澜宫更将于12/5~12/15举行睽违半世纪的「重修庆成祈安七朝清醮盛典」,为期九天的建醮活动将以传统仪式与地方文化为核心,展现宗教信仰的深厚底蕴。

建醮,又称「做醮」,是道教中为祈福禳灾举行的大型宗教仪式。更是融合了对天地神祇的祭祀与超渡孤魂的普渡,祈求「冥阳两利」的盛大活动! 这场百年难得一见的盛事,不仅是在感谢妈祖庇佑,也希望祈求地方平安繁荣,让信众心灵更有寄托,更是台湾传统文化的精华展现,将展现出大甲镇澜宫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社区的浓厚凝聚力。

▲建醮的开端是向天界与诸神明报告,透过道士主持的「祝告上苍」仪式,启动整个建醮过程。

本次建醮主要仪式与活动内容

祝告上苍

建醮的开端是向天界与诸神明报告,透过道士主持的「祝告上苍」仪式,启动整个建醮过程,象征诚意与祈福的开始。

▲▼七大醮坛全方位祈福,每座醮坛各有其神圣象征与祈福意义。

七大醮坛全方位祈福

建醮活动的核心在于设置七大醮坛,每座醮坛各有其神圣象征与祈福意义:

• 玉皇坛:祈求天公护佑,庇佑众生平安,为整个建醮活动的主坛。

• 妈祖坛:感谢妈祖保佑地方海陆平安,适合渔民、航运人士祈福。

• 观音坛:祈愿智慧与慈悲,适合祈求心境平和、智慧圆融。

• 北极坛:供奉玄天上帝,祈求事业兴旺、家庭和乐。

• 神农坛:象征农业丰收,适合农民及土地祈福。

• 三官坛:包括天官、地官与水官,专为消灾解厄、祈愿健康。

• 天师坛:祭祀张天师,祈求驱邪除煞、镇宅平安。

七坛分别设于大甲、大安、外埔及后里地区,让民众可就近参与,体验传统仪式的神圣气氛。

启灯仪式:点燃醮典的序曲,召请神灵降临

本次的启灯仪式于11/15举行,地点设在大甲体育场,灯篙象征通天桥梁,是神灵降临人间的标志。竖立灯篙后,点亮灯火,意即迎接天上神灵参与醮典,守护地方安宁。意即正式向天庭启告建醮活动的启动,同时吸引信众聚集,感受活动前的盛大氛围。

▲启灯仪式于11/15举行。

友宫神明会香:全国信仰齐聚

全国多座友宫庙宇将于11月23日、24日带领所供奉的神明驻驾大甲,参与踩街游行并进行「鉴醮仪式」。这是传统信仰活动中的重要仪式,象征众神一同见证此次建醮祈福活动的神圣与规模。信众也可一睹百庙神明巡游的壮观场景。

放水灯仪式:普渡孤魂

建醮期间,将于12月12日举行象征性放水灯与以及12月14日举办大型普渡送彩船的仪式。放水灯的目的在于超渡孤魂,安抚无主灵体,使其早日投胎转世,这不仅展现人道精神,也为地方祈来安宁。

普渡开香与烧灯篙:醮典圆满结束

整个建醮活动将于12月15日进行结尾仪式,包括普渡开香(宴请孤魂)、烧灯篙(象征神灵返回天庭),以感谢神明降临庇佑,活动在庄严肃穆中划下完美句点。

▲「以米功代金」鼓励信众以捐米取代烧金纸。

今年大甲镇澜宫的建醮活动注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理念,以传统宗教仪式为基础,结合环保与公益,展现多元价值。最引人注目的是推行「以米功代金」的新作法,鼓励信众以捐赠米粮取代传统的烧金纸。这些善米不仅减少对环境的负担,还将全数用于支持地方弱势族群与农业发展,让信仰的力量实际化作回馈社会的暖流,透过创新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让传统文化不断注入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