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碳盘查 2030减碳目标 上修26%至30%
环境部长彭启明30日出席「我国2030减碳新目标暨扩大碳盘查登录预告」记者会,报告第三期温室气体阶段管制目标。(刘宗龙摄)
环境部30日更新2030年减碳目标,较基准年2005年减碳26%至30%。学者批评,第一阶段减碳未达标,第二阶段最后一年2025年需减碳10%,达标希望也渺茫,如何令国人相信2030年减碳26至30%?政府应提出更可行的说明与措施,勿沦为画饼式口号。
我国在2020年、第一阶段管制目标是减碳2%,但只做到1.88%,第二期从2021至2025年,设定2025年需减碳10%;环境部在2022年发布2026至2030年、第三期减碳目标是23至25%,但因赖清德总统宣示设定更积极减碳新目标,环境部30日宣布将提升为26至30%,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台大环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刘铭龙表示,「能做到吗?」
环境部长彭启明说,台湾2022年经济成长率上升、温室气体成长率下降,两者脱钩程度相较全世界明显,且减碳26至30%是跨部会多次讨论,相当务实。明年1月23日预定召开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还会再提出2032年、2035年新减碳目标。
台大风险中心主任周桂田则说,目前减碳压力都在经济部能源署,但减碳不该只在制造业,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仍有近一半来自运输、住商等部门,应思考未来是否扩大碳费征收对象,并逐步推动总量管制排放交易,应多与学界、公民沟通,减碳才不会停滞。
但是环团认为,依照联合国标准,我国减碳目标应更积极。环境权保障基金会指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第6次气候变迁报告显示,全球2030年应相较2019年减碳43%,换算我国2030年减量目标应为43.7%,现在订出减碳26至30%明显不足。
此外,环境部也宣布,高用电量或门市达一定程度的资讯服务业、百货公司、购物中心、量贩店业、连锁超商及超市、电信业、旅馆业、铁路及捷运、客货运输、医学中心、大专院校、制造业等500家企业,将列为需碳盘查对象,例如台铁、高铁、4大超商等企业未来都需要碳盘查。环境部说,上述单位应在2026年4月30日完成排放量登录,但不必经过第三方查验。彭启明强调,目前是要求上述企业执行碳盘查,不是要求缴碳费,没有规画2年后要收费。
商总理事长许舒博表示,原本企业就应先进行碳盘查,才能进行减碳,但中小企业较无能力自行推动,需委托专业机构,商总旗下有专业检测机构可以协助,也盼政府可以编列预算、提供或委托公协会协助会员或相关的企业碳盘查,以利未来减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