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呼和浩特,吃!烧!麦!

最近呼和浩特的烧麦

在网络上“火”出圈

不少网友表示好奇烧麦到底

为什么和包子不同要开口呢?

据说,烧麦起源于元代初期。在呼和浩特一带的商途茶馆中,最初出售的叫“蒸面”。 因为茶馆是喝茶的地方,只能备些清蒸面饼,小菜由茶客自带,店家只帮茶客把带来的肉和菜,卷在饼中热一下。时间久了,商家便自己“捎上”了些菜点,成为“茶捎卖”,并逐渐成今天的“烧麦”。

烧麦之所以顶部不封口,据说,最初是因为茶客们所带的小菜品种不一,有的是生牛羊肉和姜葱,有的是萝卜青菜豆腐干,为区别各茶客的小菜,便不封口,每当一笼蒸好后,店家便把蒸笼端到茶堂的桌上,说:“各位茶客的小菜捎来了,劳驾自选。”不封口,是为了好辨认各自的菜点。

烧麦只有开了口

里面的汤汁和馅料才能

得到更好的加热煮熟

所以才要把口打开

那么

呼和浩特的烧麦到底有什么魅力

如此具有吸引力?

烧麦制作的关键是馅料

传统的肉馅是用

羊肉、大葱、生姜、胡油、咸盐

搅拌而成

用量配比决定着烧麦的口感

油是本地产的胡麻油

羊肉是内蒙古草原羊

面皮则是巴彦淖尔的雪花粉制成的为上好

烧麦皮薄馅多、洁白晶莹、香气扑鼻

蘸上一碟山西老陈醋

一勺油泼辣子

一口吃下去

汤汁在嘴里

与大粒紧实肥瘦相间的羊肉汇合

不断冲击着你的味蕾

晶莹剔透的外皮之下是

鲜美多汁的肉馅

入口轻咬,油脂喷溅,辣味入髓!

另外

吃烧麦一定要配滚热的浓砖茶

一来可以消食解腻

二来可以茶话天下

纤薄如纸、细腻柔韧的烧麦皮

包裹着浓郁咸鲜的肉汁

大块大块的草原羔羊肉或嫩牛肉

一口下去满满都是幸福感!

在呼和浩特吃烧麦有两种吃法

一种是蒸烧麦

另一种就是煎烧麦

不论是蒸烧麦还是煎烧麦

都一定蘸上特制的辣椒油、老陈醋

那味道才叫一个美!

在呼和浩特

烧麦是按两卖

味道只有咸口

这是呼市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提到一两烧麦

南方人可能会想到两只小小的肉点心

上面点缀着亮红的蟹子

不不不

呼和浩特会给你端上一个大竹笼

这里的一两是皮子哦

在呼和浩特八个是一两

所以二斤是二十屉

同样是烧麦,南北方还有啥不一样?

纯肉、糯米、海鲜?南北各有所爱

肩负着神秘身世的烧麦

经过今人的巧手烹制

从原料到形制再到滋味

那叫一个千变万化

中国南北

烧麦的打开方式有着鲜明的差别

北方人吃烧麦

要的就是大口吃肉的豪迈和爽快

肉香满嘴

例如风云北京的三鲜烧麦

越过秦岭淮河,寒冷褪去

天气渐渐和暖起来

这时候

人们对待烧麦

便多了些许精致的讲究

单纯的肉馅开始显得单调

香软爽弹的糯米

成了烧麦里的重头戏

武汉就有一道重油烧麦

用糯米、肉末、香菇作为主料

加入灵魂调料——猪油

川味儿的烧麦靠的也是糯米的绵软

不过,制作过程中

大家不约而同地执念着骨子里的“泼辣”

让花椒面、辣椒面跻身馅料中

这滋味——又地道又巴适!

再往南走

人们对于烧麦馅儿的想象力

就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在以茶点著称的广东省

一道“干蒸烧麦”

直接位列粤式茶点中的四大天王

干蒸烧麦,讲究精致的面皮

除了面粉外,还特意加上了鸡蛋和碱水

馅料则主要用比目鱼

荡出广式海鲜特有的咸鲜味

这样做出的烧麦,幼滑鲜香

一口咬下去,根本停不下来

无论哪种烧麦

吃起来超过瘾

自带“御寒属性”

还要数内蒙古烧麦!

来到内蒙古

而提到吃烧麦

最正宗的地方

呼和浩特这两条街必来

中国烧麦美食街

每天上午的8点到10点之间

是这条街最繁忙的时候

前来品尝烧麦的食客你来我往人流不断

宽巷子

皮薄馅大的烧麦

鲜香味美的羊杂碎

生津解腻的稀果羹

各种美食应有尽有

宽巷子是烟火气、时尚范儿兼具

饮食文化、互动体验共融

已成为呼和浩特极具特色的

饮食文化网红街

除了美味的“正经”烧麦馆

呼和浩特市一处青城驿站

开了一家“烧麦”店

试营业就排起了长队

这不是一家传统的烧麦馆

而是一家以烧麦为原型

创作的文创产品店

这款文创产品

有一个接地气的名字叫

“nia麦麦”

(nia是呼和浩特当地方言

表示“人家”的意思)

这看似多少都有点“疯癫”的售卖方式

其实当下在很多城市都非常火

山西刀削面

陕西肉夹馍

新疆缸子肉

当街叫卖

主打一个现做现卖

这种以体验为卖点的消费活动

被称为成人版的“过家家”

售卖的不止文创产品

更多的是情绪价值

除了美味的特色美食

还有可爱的周边“nia麦麦”

当然

除了烧麦

来到呼和浩特

吃啥从来不用纠结

因为

呼和浩特的美食

实在太太太多了

心动的小伙伴们

赶快到呼和浩特

来一趟美食之旅吧

编辑 | 李娜

校对 | 张鑫

校审 | 王晨

复审 | 张策 白云

终审 | 尚进

来源 | 内蒙古青年综合整理自:草原云 北方新报、国家人文历史、活力内蒙古、奔腾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