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急务 让支持选票极大化

(合成图/本报系资料照)

台湾政治版图自2004年大选以来,全国性选举的格局是蓝绿对抗;直到2014年地方选举,柯文哲的出现隐隐显示除了蓝绿之外的新政治版图。所谓的白色力量,以投票特性来看,主结构是以候选人特质为主的浅蓝与浅绿选民,韩国瑜与柯文哲分别为代表性人物。许多韩粉即是讨厌民进党但对国民党中央或特定人失望的选民,柯粉则多是年轻人,主要是讨厌国民党但对民进党失望的选民。

由以上的选民辨识与分析,就很容易明白蓝白合在实务上所应该发展的方向,本质上是要帮国民党拉讨厌国民党的年轻选民,或是要求不能接受民进党的国民党支持者,彷如失忆下投给曾自称墨绿的柯文哲。

可见,合作若是以「选票最大化」为前提,就必须是蓝白候选人的结合,而不是要淘汰谁的合作模式,这样才能保留最多的支持者。

面对当前蓝白阵营互相指责,甚至是态度反复的情况来看,看得出双方阵营对其支持者一方面要强化成粉丝,另一方面却又试图要对方的粉丝转移,这是自相矛盾的战略问题。

但对于社会上过半数民众不支持民进党继续连任的民意,蓝白阵营都知道唯有合作才能完成下架民进党的目标,以杜绝毁宪乱政的作为继续发生。

然而,蓝白整合的进度走走停停,各自阵营都有主战派,并且极易受外部较偏激的讯息影响,而使得绿营更容易见缝插针。近来民众党与柯文哲所表达出的整合方案,除了坚持手机与市话各半的全民调,问卷的设计也不是侯与柯组合方式的比较,而是要分别进行柯、赖与侯、赖的对比,呈现的是淘汰思维而非合作。

在此情况下,只要双方坚持己见,结果就很难走下去,毕竟团结是双方都需要付出代价的。久而久之,确实有愈来愈多国民党的支持者认为就让侯友宜与柯文哲各选各的,而民众党内似乎也愈来愈少力求合作的声音。

对国民党参选人及支持者而言,都必须清楚认知「自身票源不足」的现实问题,如果整合不成,要如何在总统难以胜选的情况下,让立委的席次极大化?而对民众党而言,整体政治实力不足是事实,总统要单独胜选的机会也不高,保持弹性、与蓝绿高唱双人枕头,或许对急诊室外科医生是最理性的务实选择。

只是,在蓝白唯有合作共推一组候选人才能下架民进党的前提下,蓝白若继续同床异梦,未来真正的竞争者就不会是敌对阵营,而是起于萧墙。

这样的结果,等于是让时光倒流回2000年,未来继续执政的民进党若不改贪腐,试问台湾民主还有办法大声得起来吗?这值得国民党、民众党再三思量。

(作者为国民党前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