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闪过对撞

(图/本报系资料照)

蓝白合演变迄今,需要的是善意堆叠,而非猜忌与缺乏同理心的本位主义。这个道理,国民党、民众党领导者都懂,只是,双方3日再度隔空各说各话,这不只无端消耗彼此战力,双方支持者的相互仇视,几乎已趋近「有你没我」的状态,即便最终整合能逆转成局,恐怕也将让整合从1+1变成1-1。面对支持者的不耐与愤怒,朱、侯、柯必须看见。

朱立伦3日抛出政党协商新方案,参照日、德经验让立委参选人决定正副手。从两党目前的提名席次来看,这套办法看似对侯友宜有利,但让最能嗅察民意动向的立委参选人决定谁当母鸡,试问,在不记名的前提下,他们会选择党意优先、个人选票放一边,还是回归自身利益做决定?若把侯、柯的命运交给这群政治精算师来决定,未尝不是折衷办法。

因此柯文哲或许可先私下探询个别立委动向,只要电话打完一轮,形同完成一次「假投票」,若情况不如想像可怕,或许该对此提案持开放态度。

回过头来说,柯的全民调有其科学基础,只是蓝营早已定调没有全民调,因此即便柯抛出「误差范围内都算他输」的让步,恐怕也不易让对方改弦易辙。只是,即便国民党认为游戏已走到没有民调这一步,但就多数民意看法而言,「全民调」确实是多数选民较赞同的机制,在柯抛出「民调让分」之后若仍坚决反对,恐难回避怯战的质疑。

但无论如何,蓝白原先看似就要火车对撞,朱、柯千钧一发又抛出新方案,代表双方都有意识避免车毁人亡,有意以时间换空间。蓝白破局了吗?只能说,合作确实已吹弹可破,但不应抱持绝对的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