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地铁殴打小伙”反转,别被人为制造对立带乱节奏
近日,一则“老人地铁殴打小伙”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对该老人表示谴责,并为小伙打抱不平。8月9日,青岛警方通报称,该小伙和某在地铁上对多名乘客进行滋扰,后与69岁老者翟某发生肢体冲突。和某扯破翟某上衣,翟某击打和某面部造成其右侧鼻骨粉碎性骨折。警方对和某以行政拘留处罚,对翟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从警方的通报来看,涉案小伙有错在先,打人老者也并不无辜,这原本只是一起普通的社会治安案件,但在某些人掐头去尾的处理之后,却在网上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许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指责老者,甚至还有不少人直接上升到对老年人群体的批评,诸如“坏人变老了”的言论更是引起了不少人“共鸣”。而当警方通报发布之后,事实证明,此前的许多网传消息都只是不负责任的“脑补”而已。
人们常说“有图有真相”,但这一次的“剧情反转”,也说明一个道理:即使有视频“作证”,也可能只是片面的信息,而非事实与真相。在大众传播领域有一个概念叫做信息片面化,即通过不完整的信息传播,让受众对整个事物的认知产生误解,或片面的理解。这种传播手段如果被有心人利用,则很可能对公众产生不良的引导,甚至进一步煽动公众情绪,来达到耸人听闻、混淆事实、颠倒黑白等传播效果。
网络的开放特性让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煽动效应进一步被放大,人们朴素的正义感也往往容易成为某些“流量推手”利用的工具。以“老人地铁殴打小伙”为例,逼迫让座、动手打人、倚老卖老……比起“小伙滋扰他人引发冲突”这种“平铺直叙”的表述,这些标签化的表述显然可以极大刺激公众的神经,并唤起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呼吁。当这样的讨论甚嚣尘上之际,真正的“幕后黑手”却可以在网络的另一端津津乐道于自己的“杰作”。当“真相的盖子”最终被揭开,群体间的矛盾已然树立,而“反转”与“打脸”则很可能对公众造成“狼来了”的消极效应,久而久之透支和消耗的是社会大众的善良与信任,可谓流毒无穷。
我们都希望这个社会能变得更好,也希望通过网络对公共事务进行道德层面的自我表达,但所有的建议与批评,都应该建立在对事件的全貌进行了解的基础之上。对于广大网友而言,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唯有时刻保持清醒,静待真相浮出水面,才能不被别有用心之人干扰了自己的判断,作出真正有价值的建言,从而让网络上少一点戾气,多一些客观与冷静。
特约评论员 周斌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