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曹操出行港股IPO:百亿销售成本换取4.8%市场份额

仔细梳理招股书不难发现,曹操出行的降本增效可谓迫在眉睫。

据招股书,2021至2023年,曹操出行的营收分别为71.5亿元、76.3亿元、106.7亿元;年度亏损分别为30亿元、20亿元、19.8亿元,三年合计亏损约69.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4.4%、-4.4%、5.8%。2023年,公司毛利率首次转正。其间公司的订单量分别为3.7亿单、3.8亿单、4.5亿单,客单价分别为24.1元、23.2元、27.3元;活跃司机总数分别为45万人、60万人、70万人。

之所以出现持续亏损,主要在于销售成本的高企吞噬了利润。报告期内,销售成本分别为88.99亿元、79.70亿元、100.52亿元。

高额的销售成本则源自庞大的司机队伍。据招股书,曹操出行的销售成本包括出行服务的司机收入及补贴、折旧费用、车服成本及付给运力合作伙伴的佣金等。成立以来,累计超过300万名司机使用曹操出行,公司向司机总支付超过300亿元的服务报酬。

此外,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曹操出行还运营着全国同行业中最大的定制车车队。曹操出行在2021年开始专注于定制车和车服解决方案,后于2022年开始部署定制车以提供专车服务,并于2023年为惠选服务部署更多定制车。截至2023年12月31日,曹操出行在24个城市运营一支约31000辆车的定制车车队。

然而,在“国内最大定制车队”的光鲜称号之下,却是市场份额不足5%的尴尬困境。同样是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GTV(总交易价值)计算,2021年至2023年曹操出行一直位列中国网约车平台前三名。

若是在其他行业中,前三的市场地位无疑是行业中佼佼者,但在网约车行业却似乎有些难以简单概括。2023年,滴滴拥有75.6%的市场份额,GTV约达1924亿元,远超第2-5名的总和。排名第三的曹操出行,市场份额约为4.8%。

这也意味着,中国网约车市场的整体格局依旧处于“一家独大”,想要摆脱这一困局就必须招募更多司机来抢占市场份额,而这一举措又势必将带来更大的开支。如何同时完成降本增效以及抢占市场份额这两大任务,无疑是曹操出行必须直面的课题。

寻找第二增长点

与此同时,随着网约车行业陷入存量博弈,能否快速寻找到第二增长曲线,同样考验着各大网约车平台。

4月29日,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发布了3月数据,数据显示3月份共产生8.91亿单,环比上升15%。另一方面,截至2024年3月31日,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79.1万本、车辆运输证284.7万本,同比分别上涨29.9%和26.5%。

自去年来,多地陆续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风险预警的通告。今年4月,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网约车行业运营动态与风险提示,并表示深圳网约车市场已趋于饱和,提醒有意从事网约车经营的企业与从业人员,应详细了解网约车相关法规,做好市场调研,理性审慎作出从业选择。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期网约车平台的上市热也与行业背景有着密切联系。上市对网约车公司而言能充盈资金,对业务拓展提供支撑,同时对行业也是利好,有利于行业提高活力。但是出行企业上市也面临不少挑战,例如用户信息保护,运力合规以及平台的盈利性。

回顾孵化曹操出行的初心,李书福曾公开表示:“我们希望以曹操专车平台为起点,结合车载人工智能,优化智能网络空间,加快推进变革,把吉利控股集团从汽车制造商向交通运输服务商、信息内容提供商转型。”曹操出行是吉利从“汽车制造商”往“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的关键部署。

而曹操出行也确实在自动驾驶领域有所建树,2023年,曹操出行发布定制车品牌曹操汽车以及自动驾驶战略。曹操出行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将与吉利集团密切合作,在未来部署前装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以进一步革新出行行业,且目前正与业务合作伙伴合作启动我们的无人出租车计划。

招股书显示,曹操出行计划继续投资具有变革性的出行技术,公司正在推广一个自动驾驶开放平台,旨在整合未来的自动驾驶服务、曹操大脑的交易引擎、车辆感知及数据收集、未来的第三方自动驾驶运营商及开发商,实现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拓展及技术迭代。

此外,在服务质量上,根据2024年3月进行的一项涵盖全国数千名共享出行用户的独立第三方调查,曹操出行被评为“服务口碑最佳”的共享出行平台,用户认可度排名第一。在定制车型等各方面的加持下,曹操出行也确实收获了一批忠实度较高的长期用户。

在网约车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大背景下,曹操出行能否通过自动驾驶等第二增长曲线,实现降本增效从而成功完成上市,南都记者将持续关注。

南都记者 于典 发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