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十三治琴 试就对了
李十三自行研发生产国乐器,经验丰富。(郭吉铨摄)
以台湾八角型眠床为图案,李十三自己雕刻胡琴琴面所需要的装饰。(赵静瑜摄)
「说我是制琴师,不如说我是治琴师。」隐居宜兰乡间,52年次的李十三,非科班出身,却无师自通制作国乐器,而且充满实验精神,目前他分别完成高胡、二胡、中胡与低八度二胡4种乐器,音色、音量以及穿透力均获行家肯定,被誉为胡琴达人。
李十三本名李春正,念的是电机,毕业之后从事国乐器进口及销售,但台湾自民国78年开始施行野生动植物保育法,从中国大陆进口制作的二胡琴皮必须有非保育类动物证明。
「当时对岸拒绝开立证明,理由是:台湾不是个国家,但如果没有证明,这些二胡无法销往日本。」
外销受阻,加上品质无法提升,逼得李十三只好自行研发制作,从此走上这条不归路。
做一把琴 花6个月
李十三说,他制作二胡「没有师承,只有启蒙」,喜欢动手研发作实验,再加上自己的理工背景,他硬是从小提琴的发声原理发展出一套制作胡琴的技术,现在李十三一年约制作200把琴,大多是出口日本,慢工出细活,「别人做一把琴要一周,我要花6个月。」
李十三的胡琴工厂位于宜兰礁溪乡间,隐身田间,制琴时通常都开着音乐,但他更喜欢听雨打在屋檐瓦片上的声音,「非常规律,可以让人心静,下雨的时候最适合做琴。」
李十三说,他最好的琴都在雨天制作,「一碰上大太阳,我就做坏了两把琴。」李十三说,并不是可惜皮跟木料有多贵,而是皮经过多次处理,先晒,再泡,延展皮本身的弹性,「可惜了原本是张可以发出好声音的好皮。」
坚持特色 代表台湾
一直做琴,难道不会无聊?「遇到瓶颈,就换个东西做!」原来制琴之外,李十三也自制生啤酒、高粱、酱油与豆腐乳。李十三说,好玩得很,现在高粱、酱油跟生啤酒都成功了,尤其是生啤酒,「只要找到好的啤酒花,麦芽,好的水质,再加一点冰糖下去发酵,就很好喝。」李十三的豆腐乳因为已经在朋友乡里间传开,今年还决定要量产。李十三笑说,「乡下就是这样,做来跟别人换吃的。」
李十三说,不管是演奏音乐还是做乐器都一样,终究要拿出有自己特色的东西出来,「我希望我做的乐器拿出来是代表台湾,这是尊严的问题。」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喝酒过量,有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