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我思-对牛弹琴累了吗
上个月的国庆烟火秀,一连串「配乐」夹着一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在韦伯的音乐剧里,这是贪腐的裴隆政权倒台前,裴隆夫人为凄苦的国家命运所唱的挽歌,用这首歌来庆祝中华民国国庆,还真是有创意。
不过这样贻笑大方的事,在台湾也不是第一次,著名的《布兰诗歌》,过去经常被拿来当作选战暖场音乐,但歌词充满露骨挑逗的性爱描述,懂的人或摇头或偷笑,不懂的人却听得开心过瘾,谁能料到如此振奋人心的音乐,竟是淫词艳曲?
同样是「配乐」,老派的英国人就用心多了,今年伦敦奥运开幕式,主办单位特别挑选爱尔兰天团U2的名曲《无名大街(Where the Streets Have No Name)》陪伴台湾健儿进场,呼应稍早我国国旗在摄政街被撤事件,其贴心与诚意令人两行热泪,可惜这件事只见诸网路零星讨论,却未见官方及媒体关切。
再高明的创意,也有可能对牛弹琴;张冠李戴搞一盘大杂脍,搞得自己好累,却可能白费力气,甚至闹国际笑话。
别以为大家都不懂,也别说你不在乎,如果有一天你到国外旅行,听到婚礼中有人高唱《下一个男人会更好》、《爱不对人》,不懂中文的老外也许听得津津有味,懂歌词的你,不会三条线?不会笑到流眼泪?
音乐当然可以完全独立于歌词、文字及文化意涵之外,纯粹欣赏美妙的旋律,从中获得感动,但想要了解文化,想要进一步体验个中奥妙及乐趣,你就得计较某些事,而这些事一旦和不相干的事找到对的连结,就可能产生力量,就是这股力量,让文化创意被视为炼金术。
台湾虽然早就脱离威权年代,音乐不必再为政治服务,不过教育体系长期忽视美学教育,面对相似的事件,官方和民间集体无感或冷感,其来有自,想花大钱搞创意,却无法创造应有的价值。
还好台湾一向不缺优秀的创意人才,下次国庆大典或类似大型节目,拜托主办单位行行好,高额的预算,别只花在硬体及耗材之上。文化部何妨主动推荐名单,牵线合作,让民众认识自己家乡的音乐家,也让创意人及时出头,不必等到他们出国比赛得奖,才来吹捧台湾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