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锡奇新浪潮尖端的画坛变调鸟

《墨语9701》‧图/历史博物馆

《汉采本位2014-2》‧图/历史博物馆

《冰河之旅》‧图/历史博物馆

《亘古余韵2012-8》‧图/历史博物馆

李锡奇‧图/历史博物馆

「他的传记是历史的一部分。」是廿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的最高赞叹。这句话同样也能用在李锡奇身上,不论在艺术上、历史上的成就,他的成就都是不可抹灭的。五月史博馆特别策画的「本位‧色焰─李锡奇八十回顾展」,让民众深入了解这位被称作画坛的「变调鸟」展翅翱翔的亮丽姿态。

李锡奇1938年出生于金门古宁头的,毕业于台湾省立台北师范学校艺术科。1958年与陈庭诗、杨英风等人共组「现代版画会」,亦为「东方画会」中后期重要成员。李锡奇不仅是一位创作者,同时也曾经营画廊,拓展国内现代艺术展出的环境与机会,让台湾艺术家与国际间可以交流与观摩,加上对现代艺术理念的坚持,延续画会时代的艺术家角色。

吸收西方知识却不忘本 本位系列思想创新突破

在李锡奇艺术生涯中,他以个人敏锐的艺术嗅觉,灵活掌握形式、符号、材质,将方、圆的哲学思考,开创了「本位」系列进行运作与发表。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台湾正接收西方对经济、政治的援助,因此社会中普遍充斥着西方化倾向,再加上为了逃离当时台湾严厉的政治文化,进而走向更为自由、开放的环境,西方各种艺术思维也纷纷涌入。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股西化的艺术浪潮中,曾经被尊为台湾现代艺术精神导师的李仲生,却正确地意识到在这股风气下所面临的矛盾和危机,因此特别强调中国画家现代艺术创造的「东方本位」。福建台湾文化中心主任刘登翰提到,李仲生在他设于安东街的画室中,反对学生纯粹的模仿、临摹或抄袭,即使是心仪的西方名家的画作,也不让学生观看其作品,反对传统所谓的「师承」。他只用心理启发的方式,诱导学生从自己的心性感悟出发,画别人和前人没有的东西,去发现存在于自己生命中潜在的艺术特质。而这「东方本位」概念的提出,对始于「安东街画室」的「东方画会」诸成员,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之后,被李仲生视同弟子的李锡奇,把他赴日本展出并获奖的一组版画,命名为「本位」。而此后的一系列创作,李锡奇也一直以「东方本位」为目标。他从西方抽象主义开始,一路探索:欧普、普普等面貌,更结合中国宫殿图案造型,也从书法里找到了崭新视觉语言的质素,尝试以草书入画与纯粹线条的构成,将汉字笔意与气势,转化成远近空间,使书法的气韵内涵溶入现代艺术语汇中,甚至将娱乐用的骰子等赌具,透过放大、重新排列等手法,让其转化成富有秩序和美感的艺术品,他总是能在不同形式的创作里,向世人呈现最大的可能性。艺评家萧琼瑞曾这么赞誉他,「李锡奇是中国美术现代化运动在战后台湾发展历史中,最具行动力的一位杰出艺术家;也是在当今前卫艺术创作手法极度翻新的新浪潮下,始终能站立浪头,以不离民族本位的思考、进行多元变异的现代表现,完全跨越了媒材与艺种的拘限,成就动人作品的重要艺术家。」

漆画系列独领风骚 水墨细语温柔婉约

历史的纵深,常能启发人的心灵,注入新的创作泉源,而李锡奇也接收到这股清流。1990年,李锡奇有缘前往湖北荆州美术馆参观,除了领悟西周楚文化的魅力外,同时也引发了他对「漆画」的兴趣,并开始将漆运用于作品之中。

漆器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形式之一,普遍用于瓶、盒等日用品上,而这些画在漆器上的图样,俗称「漆画」。

从最早的「郁黑之旅」开始,李锡奇巧妙地运用这个古老的工艺技法,利用漆黑厚重的皱褶、光亮的肌理,在现代结构与原始图腾交替融会之中,重写漆画的表现方式。除此之外,他亦采集民间艺术形式中匾额、春联结构的语汇,其「后本位」、「再本位」漆画系列,以拆解书法的抽象美感、并置的符号图象,以及融合匾额、春联的形制结构,将牌匾文化「并融」成艺术家自由组合的语言。他的作品体现个人一贯的艺术理念,融合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思潮,汲取当代生活的养分,形成鲜明多变的创作样貌。台湾师大美术研究所教授王秀雄也曾指出:「『郁黑之旅』,充分掌握了材质的自我述说。那大片的黑色有机形不仅在画面蠕动,令人觉得还会自我发展、分化与繁殖。再者,那大片的黑色,在不同大小、不同方向的皱纹肌理中,谱出了很丰富的黑色调子,激起吾人无限的情趣。」

最后,在李锡奇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不可忽略的是一批以手绘直接完成的「墨语」系列。事实上,这系列画作是和「漆画」同一时期产出的。不同于漆画的层层制作和版画的间接手法,挥笔及就的水墨系列,犹如艺术家的素描、速写、不打草稿,更像是画家创作生活中的私密札记,不仅沉实含蓄,又简明深刻,若拿音乐来比喻,相较于漆画的重力音乐,墨语系列就是轻灵婉约的轻音乐。

书法、漆画、水墨都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艺术型态,可说是一种对文化「本位」的坚持,李锡奇凭借着这个不变的立场,以他丰富多变的创意与对创作媒介的惊人发现力,为「本位」及其后来的作品谱出了新篇章。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这句话也能完好地用在李锡奇身上,其书法已非书法、漆画已非漆画,水墨已非水墨,但其实仍都在,这正是对媒材已经完全领悟透彻才能达到的境界,也正是他的创作独特且成功的关键。

李锡奇出生以来,便不断地追寻创新的艺术媒介和技法,当同世代的艺术家朋友都已经进入「稳定」阶段时,李锡奇仍像一团在风中摇曳的火光,随时可能产生惊人的火花,并绽放出耀眼的「焰光」。「本位‧色焰─李锡奇八十回顾展」将于6/5结束,也是欣赏李锡奇独特风格之艺术风采的最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