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文走在台湾美术最前面

雄狮美术创办人李贤文谈《雄狮美术》的创始情谊以及与诸多前辈艺术家的交流,相信台湾美术的道路,只有开始,没有结束。(赵双杰摄)

李贤文绘《玉龙雪山前的李霖灿》,画中以「么些文」向美术史学者致敬。(李贤文提供)

李贤文将自己采访前辈艺术家的故事和手绘身影收录在《走在台湾美术最前面》一书中。(允晨文化提供)

「1962年,第一次,我走进李石樵画室......」15岁的李贤文便与前辈艺术家结下不解之缘。1971年辅仁大学毕业当年,李贤文央求父亲—雄狮铅笔厂创办人李阿目,从文具广告费抽一小部分,就此创办了《雄狮美术》月刊,雄狮图书也陪伴着台湾人走过半世纪。直到去年8月4日,李贤文公告结束,让历经50寒暑的雄狮美术走入历史。结束也是李贤文创作之路的开始,一如他在公告中说:「台湾美术的道路,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创办杂志 引介台湾画家

打小喜欢写生画画的李贤文,国中阶段就曾在油画老师何肇衢的引领下拜见李石樵,就读师大附中时期组了写生会,大学时虽然读的是数学系,但兴趣仍在画画,大三时就在学校开了画展,「当时的校长于斌也来看展,我的美术老师还带了席德进来看展。」本来一心想当画家的李贤文,大四毕业前有感于「看到很多优秀画家,都不太有什么专业的媒体来报导,我想如果我能够办一本杂志,或许很好。」在父亲的资助下《雄狮美术》月刊,先是以「帮公司宣传」为名开办。

李贤文口中「闯荡着做了下来」的《雄狮美术》,在70年代提倡全民美育,也有不少艺术名家撰稿,历任主编除了李贤文,还包括何政广、奚淞、蒋勋、李复兴、王福东等台湾艺文界中坚分子,1973年李贤文再设立了雄狮图书,以出版品推广美术教育;同期间另有汉声出版社成立,推广传统文化与民俗艺术。「60年代,台湾被认为是文化沙漠,70年代初,中美断交、退出联合国。」李贤文忆及月刊草创之初,也是台湾人心不安,需要自我认识、自我肯定的年代。

「人心不安,我就觉得出版人可以做些什么事情。」雄狮开始一个一个介绍前辈艺术家,「因为大家都不认识他们,不要说一般人,连美术界的人对某些画家也陌生,因为当时大家尊西洋画家,轻视了台湾自己本土的好画家。」李贤文刚从蒋勋手中接下《雄狮美术》编辑部,从颜水龙、黄土水、林玉山、郭雪湖等,开始进行「前辈美术家专辑」,一个一个做下去。

1979年,时隔17年,李贤文第二次走进李石樵画室,从当年拿着画请益的少年,成为杂志采访青年;第三次走进李石樵画室则已是1989年,为了雄狮美术策画的「台湾美术300年」借展。亲自拜访前辈画家的经验,还包括1973年为制作洪通专辑,四度走访南鲲鯓,拍摄下他的作画环境与生活;1979年带着相机跟着洪瑞麟深入2000公尺的坑道中,看着他用汗水就着脚下泥、炭便能即兴写生。

结束出版 亲绘前辈身影

1973年,李贤文更是拜访了陈澄波的遗孀张捷,「二二八之后,陈澄波成了禁忌,不能谈,也没有人会去他家拜访,「我那时候是根本不知道怕」,李贤文回忆当年张捷把陈澄波作品在自己面前一一拿出时,「那是他作品的第一次出土!」至今仍让李贀文激动不已,张捷守护着陈澄波的画作,甚至信件、任何一点资料都被妥贴收藏。

尽管从草创之初,就一直面对财务、人事乃至白色恐怖的压力,李贤文说:「虽然也不可能赚钱,但是兴致很高,反应很好,大家对这个刊物支持,内心会觉得被鼓舞,觉得有意义。」对照1996年《雄狮美术》停刊,雄狮图书也于2023年结束,「已经不知道出什么书了。」李贤文感慨数位化资讯管道多元的时代,美术月刊、图书的功能不再,也许自己作为老一派已看不懂市场,不如就此退休,专心回归自己的创作。

结束美术出版此一终身志业,李贤文仍以《走在台湾美术的最前面》将自己亲炙前辈艺术家的故事并结合自己所绘的艺术家身影,记忆属于时代的光辉。「15年前不知道手机的影响会这么大,AI也正在带来巨大改变,这已不是我能够想像的时代,但台湾美术的道路,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就像我们上一辈的人,也会不知道我们做一些创新的东西到底在干什么,觉得乱搞。」李贤文坦言无法想像未来。「但是我觉得,路还是会走下去,只要人活着,艺术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