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刘珺如:ESG投资如何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

9月23日,由本站财经主办的“2023本站财经ESG趋势论坛”在深圳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凝聚ESG共识、聚焦关键行动”,由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深圳市南山区金融行业协会、大湾区碳中和协会提供支持。来自ESG国际组织、评级机构、学界、企业界的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基于ESG议题发表重要演讲与深入交流。

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高级政策分析师刘珺如在论坛上圆桌对话环节表示,ESG投资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对投资影响的管理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在资源配置层面,机构投资者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分析和投资决策,能把资金引导到绿色转型过程中更具有韧性以及更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比如在投资决策中考虑被投机构的可持续性相关的风险敞口,以及是否制定了可信的具有雄心的短中长期发展战略来管理这些风险,以及把握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机遇,等相关因素。在投资影响的管理层面,尤其是投资期限偏长的机构投资者为了实现对客户及受益人的责任,需要通过积极践行尽责管理等方法来塑造投资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来减缓或消除可持续性相关的系统性风险,以确保长期投资收益和回报。

刘珺如指出,希望通过机构投资者运用尽责管理,推动被投公司在转型过程中持续提升ESG的表现,实现可持续增长。同时,机构投资者对尽责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或能力有限、聚焦短期收益而缺乏参与机构治理的动力等,仍是当前尽责管理中存在的挑战。

以下为现场实录:

主持人:接下来把时间给到UNPRI刘总,我们这个圈子内没有人不知道PRI,我希望刘总可以从PRI的角度,帮我们剖析一下它是如何在中国境内发挥它的作用,助力中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刘珺如:谢谢主持人。

首先感谢本站财经的邀请,今天非常荣幸跟各位专家代表参与这个讨论。刚才几位发言人的发言也非常有意思,我也希望接下来这个讨论能够进一步去探索机构投资者通过ESG投资怎么去支持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我主要想从两个层面谈这个问题:一是资源配置,二是投资影响的管理。

负责任投资原则的第一条原则是鼓励和支持机构投资者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纳入投资分析和投资决策。这一原则旨在鼓励和推动机构投资者在投资分析中评估被投机构在ESG方面的风险敞口,考虑被投公司是否建立了管理ESG风险和机遇的目标、战略、治理架构等。ESG因素以气候变化为例,比如气候风险通常包括实体风险和转型风险,那么将ESG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就需要评估实体风险和转型风险是怎么影响投资组合公司的,风险敞口有多大,以及被投公司有没有制定出可信的、有效的转型战略,去应对以及管理这样的转型和实体风险。同时,公司是否有制定相关的战略,去抓住这个转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机遇。通过这样,是把资金引导到转型过程中更具有韧性以及更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通过这样,也像刚才几位嘉宾讲到的,把资金分配到质量更高、转型前景更好以及管理风险更有效的一些企业当中去。

从管理投资影响的角度,我也想简单聊几句。

机构投资者为什么要去关注投资影响?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机构投资者可能在获取专户投资合约的时候,一些资产所有者(asset owner)是有明确的投资影响目标的。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需要去管理投资影响,是因为这些投资影响可能会加剧或减缓系统性的风险。比如,刚才我旁边的杨总以及马首席都聊到气候风险,再比如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风险。它们其实都是一种系统性的风险,会影响到整个经济金融系统的稳定。投资期限较长的机构投资者,比如养老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为了能够去实现对于客户以及受益人的责任,那它需要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减缓或消除这样一个系统的风险,以确保客户和受益人是能够拿到这样一个长期的收益和回报,或者合同约定的给付金额(如保险)。

要管理这样一个系统性风险不能仅仅只看单个被投机构的风险敞口,还要看投资对于这个社会系统、环境系统的外部性是否加剧或者减缓了系统性风险。以气候风险来讲,需要关注的投资外部性主要是被投机构或者投资组合机构的碳排放,它是怎样去通过管理碳排放来减缓气候变化,从而最终确确保经济和金融系统是具有可持续性的。从风险的角度,从投资影响的角度,我觉得ESG投资是可以这样去实现和推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的。

主持人:刘总您作为PRI的角色和视角,您刚刚也提到投资人参与到上市公司的治理当中去的重要性。对于目前A股市场上,您认为这些投资人可运用做一些ESG 投后管理的手段有哪些?您认为目前在A股市场上大家做这种尽责管理时有哪些困难在?

刘珺如:谢谢您的提问。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尽责管理。负责任投资原则的第二项原则支持和鼓励机构作为积极的所有者,将ESG因素纳入所有权决策和实践。简单来讲就是鼓励,投资人运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推动被投公司提升ESG绩效和影响,最大限度地实现整体长提价值。

开展尽责管理,机构投资者首先需要运用投研来分析所持股或者投资组合公司中的风险敞口以及影响权重,去识别尽责管理的对象。有的机构会专门建立一个分析框架或评分卡去做识别,并且基于尽责管理对象的风险敞口或ESG绩效表现可能会设定的相应的尽责管理目标和策略。在识别尽责管理的对象之外,机构投资者需要建立尽责管理的政策和战略,比如尽责管理需要实现的可持续性相关的目标,尽责管理的流程和治理架构来确保尽责管理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地,投资影响的目标能够达成。。基于这样框架和流程,机构投资者可以跟选定的被投机构进行沟通,定期参与股东大会行使投票权等,来明确投资者的期待。如果在后续的评估中被投机构没有达到预期,机构通投资者可能会采取升级措施,比如更高层级的沟通和对话,投反对票并解释原因,等等。

综合使用这些手段后,我们希望通过机构投资者运用尽责管理,推动被投公司在转型过程中持续提升ESG的表现,推动被投公司可持续的增长。

目前我们识别出的挑战挺多,我现在主要想聚焦在两方面:一是我觉得机构投资者目前对于尽责管理必要性的认识不够,以及开展尽责管理的能力有待提升,所以我们PRI近期投入大量资源在中国做持续的针对机构投资者的尽责管理能力建设;二是部分机构投资者可能比较聚焦于短期的收益,可能会聚焦于一些短期的交易等。采取短期投资策略的投资者可能对参与被投公司治理没有太大的兴趣,不会有很大的动力开展尽责管理。我们鼓励保险基金、社保基金、养老金这些长期投资者在选任和监督投资管理人时纳入一些长期绩效评估机制,来推动资产管理人建立和实施长期的尽责管理战略。

这大概是我们目前观测到的一些挑战以及我们可以提出的一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