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亏损 夏普9月停产大型液晶面板

日本夏普14日表示,生产大型液晶面板的堺工厂(SDP)最晚将于9月全面停产。图为2018年日本新技术博览会。(新华社)

日本夏普(SHARP)14日表示,生产大型液晶面板的堺工厂(SDP)最晚将于9月全面停产。夏普是日本唯一拥有大型液晶面板产线的企业,堺工厂停产后,大型电视液晶面板生产将于日本国内全面告终。

夏普同日公布的2023财年合并财报显示,受到液晶显示器业务低迷影响,销售额较上年减少8.9%至2.3兆(日圆,下同),净亏损为1499亿,继2022财年的亏损2608亿后,已连续2年亏损;经过本次停产调整后,夏普预测2024财年销售额将减少9.6%至2.1兆,净利润则达50亿,成功实现转亏为盈。

日本国内目前只剩夏普拥有大型液晶面板厂。索尼已于2012年将面板厂股权全数出售予韩国三星,同年取消投资堺工厂;松下也于2016年宣布停产,就此退出液晶面板市场。此外,夏普也表示生产中小型液晶面板的日本三重县龟山厂和三重厂未来将缩小生产规模。

《日经中文网》指出,夏普2022财年亏损逾2000亿的主因,正是本次决定停运的大型液晶面板厂。美国标普全球(S&P Global)2023年下调夏普长期评等时指出,在需求迅速向OLED转移的情况下,恢复盈利的机会极低。根据美国顾问公司DSCC统计,2023年全球电视液晶面板销售额前3名都是中国制造商,唯一的日本制造商夏普仅排名第5。

夏普并未公开液晶面板业务的单独损益,但产量逐年减少却是不争的事实。据DSCC推测,夏普主要面板工厂运转率2017年平均为83%,2018年降至75%,2019年又降至62%。与苹果合作的石川县白山厂平均运转率则落在30至40%区间。

夏普自1990年代末期从映像管转向液晶,并以Aquos系列取得良好成绩,2008财年净利一度高达1019亿。然而,耗资4300亿的堺工厂2009年开始营运时,由于金融危机和中韩强烈竞争影响,日本液晶显示器需求大幅下降。夏普2012年开始分阶段出售股分,最终于2016年被鸿海收购。

据分析,目前电视入门机种偏好采用价格低廉的中国产液晶面板,高阶机种则从液晶转向画面更加清晰的OLED面板。中国制造商在OLED面板也急起直追,市占率直逼目前领先的韩国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