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书隐私议题 矽谷创业者:数据与人性等同重要
「全脸书的员工都是『妙丽』。」郑雅慈(Anya Cheng)1日接受中央社记者专访,以「哈利波特」系列中聪明、用功又认真的女主角「妙丽」形容过去她在脸书工作时面对的同事,「不能只是优秀,每个人都很拚,才能生存下去」。
郑雅慈是政治大学校友,在台湾曾任记者,赴美进修取得西北大学硕士与芝加哥大学企管硕士(MBA),在财星500大企业如速食连锁品牌麦当劳、零售品牌达吉特(Target)、线上拍卖电子海湾公司(eBay)和社群平台脸书(Facebook)等工作15年。
在成为衣物租赁平台Taelor共同创办人之前,郑雅慈担任脸书全球上网计划创新与科技部门产品行销长。
她说,在产品与目标导向的脸书环境中,培养出很强的逻辑力,并懂得把天马行空的点子具体化。但也因为脸书非常重视数据,有时会忘了「关心人」这件事情。
「数据文化没有不好,但不够。」她举脸书动态回顾「我的这一天」功能来说,多数用户觉得贴心,少数则反映不愿被提醒「伤心悲剧」,脸书历经多时才调整。郑雅慈说,正是因为从数据观点,每个人都只是「脸书20亿用户的其中之一」;但对这些人来说,「脸书、IG的内容或许影响他当下生活的一大部分」。
同样的,先进的人脸辨识功能有一派人拒用,坚持「不想增加脸书辨识的功力」。脸书今天宣布关闭人脸辨识系统,12月会完成删除10亿用户相关资料,回应社会大众对个人隐私的呼声。
自从美国17家媒体取得「脸书文件」(The Facebook Papers)以来,吹哨人、前脸书员工郝根(Frances Haugen)以公开身分在美国国会作证,揭发脸书内部诸多关于隐私与安全的议题,让脸书连月处于危机线上。
为切割母公司与旗下事业,对品牌重新定位,创办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上周在预录的影片宣布企业名称更改为Meta,宣示近年来朝元宇宙(Metaverse)虚拟实境、扩展实境的方向。改名的新纪元又有未清理的危机战场,祖克柏只接受美国4家网路媒体的采访,其中没有传统的大型媒体机构,引发媒体对科技业「傲慢」的批评。
「彼此之间误解对方、恶性循环。」拥有媒体人与科技人背景的郑雅慈分析,脸书一向深信只要产品做得好,行销与品牌沟通不那么重要;加上过去10几年脸书很红,「全部人追着脸书跑,不需要建立媒体关系,因此脸书与媒体之间很少沟通」。
郑雅慈告诉记者,骇客精神起家的脸书,优点是产品推陈出新速度快,缺点是一旦被抓出漏洞,「若不跟外界沟通,很容易变成大家自由想像」。她希望脸书能对外多沟通,因为用户与大众要面对的平台不只有脸书。
从2004年脸书成立至今面临政府的调查与社会的检讨。不过,在社群媒体的世界,人们似乎依旧游走、使用脸书的各种工具分享、连结与做生意。郑雅慈认为,「如果有更好的选择,用户会转台,就看谁能解决消费者的痛点,把产品做得更好」。
不管传统媒体或社群媒体,她看到的趋势是「受众、广告和消费者购买力」的整合媒体体验。不论什么品牌,她预期,社群与电商之间的距离愈来愈短、界线愈来愈模糊。
看准社群电商的趋势,热爱开疆辟土「从零到1」的挑战,郑雅慈跨出脸书工作的舒适圈,创业衣物租赁服务,「当人们不买DVD,接受线上观赏Netflix;租衣服能穿出成功快乐,又减少碳足迹」,这成为她探索循环经济与共享经济领域的目标之一。(编辑:冯昭)1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