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控股掘金现代农业“互联网+”的大肥猪
丁辰灵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工作报告中提出 互联网+ ,瞬间这个名词就风靡了大江南北。于是乎,各行各业纷纷向总理请命要互联网+,人人要争当风口那头猪。联想控股现代农业板块的领军人物陈绍鹏,乘势宣布千万美金战略投资云农场,不在农业领域搅个翻天覆地是绝不甘心的。
话说柳老头领导的联想控股,干嘛非得折腾农业不可;这背后隐藏着神马不可告人的战略目的;而云农场又是哪路神仙,能惹得陈绍鹏垂青。
前生篇:为什么是现代农业
虽然说联想控股旗下高大上资产颇多,还有君联资本、弘毅资本这类大的投资平台,但如何在中国互联网最风生水起的时候捕捉到更大的机会,这也许是柳老的最新理想。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叫传统行业的互联网转型,这让擅长实业,同时又横跨投资业的联想控股敏锐的嗅到了新的机遇。在外界看来,现代农业则成为柳传志新的宠儿。
为什么是现代农业?一方面中国的农业实在是太落后,简直是触目惊心的落后。大多数农民就每个人一两亩田,无法享有规模化的集约式效率;另外一方面,农药化肥的滥用造成的土壤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的人身安全和子孙后代。柳老希望能做中国现代农业的“良币”,最终驱逐“劣币”,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安全高品质的产品。这或许是他的真情怀。
今日篇:不让农业互联网成为口号
柳老现代农业的重拳,是下在了联想控股现代农业和食品的板块上。我跟绍鹏见面深谈过三次,个人觉得选陈绍鹏做联想控股现代农业是一步妙棋。他能把农业这个没有任何企业敢接的烫山芋玩儿起来。在当今中国的农业,周期长,风险大,收益慢,标准化极低,完全不可溯源。陈绍鹏这样一个睥睨四方的大帅,却一头扎进了农田,提出了烧模,打样,复制的三板斧,硬是在难度极高的生鲜水果,蓝莓和猕猴桃杀出一条血路,并能快速复制到茶叶,葡萄酒等其他领域。
但是农业的互联网化目前依旧非常的原始。农民很多人都不怎么上网,即使上网,也不知道怎么用。而村寨的物流配送也是个大问题。另外,农资销售中的赊账问题也很严重;这让很多企业多了很多收款成本和现金流压力。
农村的最后一公里如果不打通,农业的互联网+就成为了一句空的口号。此时,云农场恰好浮出水面。云农场的领头人王书平卖种子出身,在农业领域摸爬滚打多年。云农场2014年2月8日正式上线运营,立志打造中国农资第一电商平台。短短一年,云农场拥有数百家知名农资企业入驻,上千个农资品牌上线,拥有200多家县级服务中心,16000多个村级站点,市场快速覆盖了山东、江苏、河南等十几个省份。
后世篇:农业互联网必须接地气
来看看云农场是怎么解决最后一公里,获得农民信任的。
(1)创新地采用村站模式,贴地面发展用户,解决农民无上网习惯及对电商信任度低的难点;
(2)以“便宜”和“保真”解决农民农资购买的痛点;
(3)电商的预付模式解决传统农资流通的赊账问题;
(4)通过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向农户及村站提供低息贷款,解决资金难题;
(5)通过“农技通”APP、测土配肥等多个项目,为广大农民提供最及时的农技服务。
基本就是农民在农资电商方面有什么问题,云农场就解决什么问题。有趣的是,一次偶然的饭局聊天聊到,是否能做一个农村版的滴滴打车,帮助农民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结果云农场的团队在40天内就开发出“乡间货的”App:这是中国首个农村P2P物流平台。通过首创的捎货物流模式,“乡间货的”整合了车主与货主资源,彻底解决了农村配货难的问题。“乡间货的”物流模式的创新,填补了中国农村物流的空白。
到这里,大家就明白联想控股在农业互联网+的玩法了。农业必须非常接地气,不可能像互联网行业那样可以先吹起来,然后砸巨额营销费用。农业每一步都要落地,环节又极其复杂,食品安全又玩不得半点虚假。
所以陈绍鹏的未来畅想就是,佳沃作为品牌端搭建农业和消费者的桥梁,而云农场则搭建科技进村的平台;再积极布局农业环节中的各大重要节点,从而真正能让中国的农业能如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所说的,几千年第一次的可数目化管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移动互联网+云端带来的大数据管理;消费者和种植者将更紧密的能连接,从而需求和供应能较为完美的衔接。
那么未来中国农业应该是肿么样的呢?陈绍鹏在投资云农场会后的媒体闭门问答会上跟丁哥等小伙伴描述了一幅他的远景,非常精彩,绍鹏谈了四个观点,以下通过绍鹏的原话进行整理。
1、土地确权办证
我自己了解,应该说第一个肯定是确权办证,因为你知道,土地的流转没有这些基本的产权框架,那真是相当的头疼,交易成本很高,而且不规范,双方权益很难得到保护。
2、 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第二个就是中国的每一年转移多少人进城的重大战略,这个也意义重大。农民都在那儿,每人都一两亩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利于集约化进程。这是农民的合法权利,你怎么办?只有国家动员和投入,然后让一部分。可能他孩子已经在城里了,或者说他已经在城里有工作了,但是他在农村还有地。这样的人直接市民化,腾出来规模化集约化的空间,这意义重大,我们非常关注这些进程。因为就像美国,他就是因为单个农场的面积达到一定的水平,所以才有高效农业,中国小户没到那个水平,只能原始地作业。
3、农业财政补贴模式的变革
国家叫工业反哺农业的补贴模式的这个变革。因为国家一年投很多钱,这个钱以什么方式用得更有效,下一轮还有很多创新变革的空间。直补是不是占那么大比例的,中国现在是直补为主。你看看发达国家,美国14年取消了直补,补贴的效率,受保护的程度都不一样,所以说外国逐渐把直补变成先进的补贴管理模式,带来很大的变革,把国家的钱用得更有效率,农民得到的保护更好。因为现在层层发放补贴,报项目,编项目等等,效率很低,不知道这个钱到底怎么样了,用的是不是有效率。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你是不是能够做到公平,这个政策的变化将来也有巨大的释放红利的空间。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最后就是国家对农业研发体制改革的战略,农业的科技研发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公益性意味着经济利益很难自我保护。比如公司做了农业自主研发,隔壁的农场也照着用了,都是农场农民。尤其在中国,全是小农,你找谁收钱,把谁告到法庭上,根本不可行,所以国家对公益农业研发战略要有深刻的反思——怎么加大投入,怎么把它跟农场和农业的利益链接做好。
像美国的农业,他有一类专门的教授叫推广教授。美国农业部有2000名顶级的科学家,有无数的研发机构,这个研发机构是按照大片区管理的,有水稻研发机构,有玉米研发机构,也有蓝莓研发机构,里面专门有一类教授,他这片区的农场随时随地打电话叫他来服务。中央政府补贴加上州政府联合出钱,然后有人来评价他,所以科技是最终农业根本的一个出路。因为农业管理模式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我觉得五年十年就解决了,将来真正的原动力还是在科技上。
公益性很强的科技研发光靠企业不行,国家要拿大笔的钱,改革科技的研发、推广体制,基于全球化最佳实践,尽快的出台透彻性的战略。农业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一个行业,只有这个最终才能带来人的解放,不再干最初级的跟土打交道的活,外国的农业基本上坐在机器上,跟白领工人一样。把这个事搞定了,这个也是有巨大的制度红利空间的。相信国家有关部门也看到了,但确实我们这个传统体系变到新的体系还是比较缓慢的。
结语
中国农业未来将是一个完全科技化,数字化,按需供应的高效率产业。这就是李总理提到的互联网+大战略会给农业带来的大颠覆和变革。这是一头在风口吹的猪,而且是一头大肥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