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战回忆录》重点曝光:两岸应推动政治对话、追求最终和平
前副总统连战。(本报资料照)
《连战回忆录》将于17日出版,除了还原2005年「和平之旅」及连胡会、连习会等历史场景,更对两岸和平提建言。(连战办公室提供)
前副总统连战17日将出版《连战回忆录》,毕生致力推动两岸和平的他在最后篇章对两岸关系提出建议,力主「两岸应该推动政治对话、追求最终和平」,并强调「和平」与「发展」是两岸关系最关键的课题,必须以人民利益为依归,群策群力共同因应。
连战说,去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至今没有终止迹象,很多国际媒体目睹惨状都担心台湾成为「乌克兰第二」,甚至称「台湾海峡是世界最危险区域」。国际社会对危局看得很清楚,反倒台湾内部轻忽的态度让人吃惊,美国则要求台湾增加对美军购、加强自卫力量,以至推动役期延长。
他强调,两岸的政治难题,无法完全从国际介入得以解决,关键还是「两岸间务实的面对」。维持政治现状维持需有「彼此都是中国人」的认同,否则两边现状一点一滴在改变,终有擦枪走火的引爆点,不能不防。兵凶战危不该是两岸人民的选择,也不该是被迫走上的际遇,「在和平环境追求发展才是正确道路」;对于化解政治对立与难题,「政治对话已是两岸间逃避不了的一条路」。
连战说,两岸的和平发展,特别是涉及「两岸和平协议」的谈判与架构的过程,需要两岸人民共同关心、讨论及参与,也要严肃体认:这不仅仅是两岸高层领导人个别所能决定,也不仅是两岸任何政党的历史任务及责任,更不是国际强权能干预和阻挠,最关键的是,「应诉诸两岸人民意志与决心」。
他始终认为两岸问题是综合性与历史性的问题,尽管现阶段两岸经济问题很重要,但不能回避政治问题,因为不可能把两者完全分开,必须务实面对,这是执政者的责任。
连战说,将来两岸面临的和平协议中的重大课题,例如「结束敌对状态」、「两岸政治定位」、「台湾的国际参与」及「对待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等,都应在条件成熟下逐步展开对话与协商,这才是真正掌握两岸发展的最重大战略目标。
连战呼吁北京当局,开启两岸政治对话的前提是「必须务实正视1949 年后,两岸分治以来中华民国政府存在的政治现实」,这是翻不过的一页,只有在此政治互信下,政治对话才能开展,进而开创未来。
连战指出,从2005年和平之旅后,在国民党重新执政的八年间,两岸都以「先经后政」、「先易后难」为考量,直到2013年2月胡锦涛卸任中共国家主席。事实上,在胡卸任前,中共已希望两岸能迈向另一阶段,进入政治协商。但当时马英九总统并不十分认同,甚至在同年 4月21日接受《中国时报》访问时公开强调:「两岸政治对话,何必急?」两岸过去谈到十项协议,多少碰到政治问题,但都解决;若特别要进行政治对话,「那要谈什么?」
他说,当时马英九也解释:过去五年的经验,证明两岸可和平地发展下去,若要在政治上做什么,台湾的时机还没成熟,虽然许多人一再表示两岸应政治对话,但没人真正说清楚具体谈什么?既然大家没有一致意见,「那又何必急」?
连战指出,他曾说两岸事务哪一样是单纯的经济?每样都有政治的影子在,政治是避不开的;「今天不做,不是没有能力做,而是抱着逃避,以免吃力不讨好的心态,那是不对的」。2013年2月24日,他和新任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会见时也触及此问题,当时双方都同意固然「先经后政」、「先易后难」,但不能全然不面对政治,既然如此,也可先从政治层面中「先易后难」的来做。
他说,他也曾与马英九总统谈及此一问题,例如目前固然无法签订和平协议,但不必回避,两岸可先由学术单位、智库等广邀专家学者举办论坛,先集思广义。他也认同马英九提到「堆积木」方式,就是一步步地先创造氛围环境,等主客观因素齐备再做也是一途。
连战说,就史实及现状,中华民国的率先开国存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后起,都是事实。台湾是多元化社会,无论力求两岸统一或台湾独立,最重要的前提,一定要为人民生计、子孙福祉,尤其政治人物、国家领导人更要以人民为先。
他指出,2000年他就提及「签订和平协定,保证长期稳定关系」,主张在对等及确保我国家权益的基础上签订两岸和平协定,并商定以某机制确保和平协定的执行;在两岸关系方面,我们追求的中程目标是「全面正常化」,唯有「和平协定」才能反映两岸关系全面正常化的事实,也才是两岸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终止敌对状态协定」或「停战协定」仅表示「暂时停止战争」,不保证长期和平稳定。
连战强调,作为政府决策者,「寻求和平,维持自主,避免战争,永远是最为首要的施政考虑」,俄乌战争更可得到战争没有赢家的教训。政治家应看的长远,而非目光如豆,只见及眼前或考虑选举;真心期盼有政治家能把上一代留下的历史问题,在我们这代有效解决。
他说,在台湾内部,两岸和平协议的谈判与对话绝对会有不同声音,甚至抗拒。台湾的未来是台湾人民不分蓝绿、族群、地域共同关切的课题,两岸历经逾一甲子的分合对抗后,此时应平心静气、冷静思考如何开展政治对话,两岸应扬弃自我中心立场,以理解与包容的态度看待对方人民的利益与情感,先从民间、学者间对话,以开放理性创新思维,站在为两岸人民谋求共同幸福着想,必能找到一条道路。
连战提醒,两岸尽管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有差异,但在中华文化传承与表现存在高度共鸣,未来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以文化为纽带,为两岸和平发展开创契机,应是共同努力的方向之一。
他说,如何建构保障两岸和平发展的架构,一直是两岸有识之士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正因两岸关系的敏感性与复杂性,及政治斗争的需要,有的政党以「抗中保台」为诉求,贩售「芒果干」获得选举利益,进而抹红主张交流合作的人「出卖主权倾斜中国」,这是不道德且应被谴责的政治举动。两岸除经贸来往,若能进一步从「文化议题」促进彼此的认识与理解,经过时间发酵,才可能逐渐化解两岸交往的各种阻力。
连战说,现阶段中国大陆的发展正面临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期的机会与挑战。他认为当前大陆最重要的国家战略,就是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现代化,走向「全面性、平衡性、公平性、实质性」的现代化大国。而从中共过去30多年的改革政策的经验得知,坚持「和平」就是大陆能够永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他说,大陆目前对人民提出「共同富裕」的号召,国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也是以缩小贫富差距追求「均富」为目标,这应是两岸当政者为让人民普遍过好生活的共同交集,应从各自努力到相互帮助;少坚持意识形态,多诉求民生经济,何尝不该是两岸化异求同的新愿景与共同价值观。两岸应当好好抓住孙中山先生思想的最大公约数,为两岸的和平,中国的未来,走出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连战认为,「和平」与「发展」是两岸关系最关键的课题,也是不容逃避的工程,必须群策群力共同因应,尤其要理解「人民的意愿」及「人民的力量」,因为两岸的和平与发展最后仍应以人民的利益及福祉为依归,因此必须重视及强调人民的因素。
天下文化出版的《连战回忆录》,将于明天上市,2月7日在经国七海文化园区举办新书发表会,连战将亲自出席,并邀前总统马英九、前立法院长王金平、前行政院长刘兆玄,以及出生台南市的台湾史学家郑喜夫等四人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