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植林逾3万公顷 华纸跃居碳汇富豪 身价看涨

华纸在大陆植林近2万公顷,图为巡守员巡查华纸旗下的鼎丰林场。图/华纸提供

随全球的经济战走向碳排量的碳战争,华纸从造林到造纸形成固碳产业链的商模,不仅占有先天优势,在两岸植林逾3万公顷,也让华纸跃居「碳汇富豪」身价看涨,粗估目前光是生物(树木)资产价值就超过30亿元!

碳汇是指储存二氧化碳的天然或人工仓库,森林又是地表最会储存二氧化碳的天然仓库之一。华纸两岸植林面积比台北市面积(2.7万公顷)还大,每年可吸附二氧化碳逾40万吨。目前,以造林可扣抵碳权价值估算,8月欧洲碳权价格每吨已来到60欧元(约1,963台币),7月大陆碳权交易首单也有每吨约53元人民币(约227台币)。

华纸董事长黄鲲雄形容,未来森林会像油田一样值钱,且只会愈来愈贵,华纸先储存,像美国油田封存不开采。目前市场上买碳汇相对便宜,疫情期间大陆很多工厂关掉,将碳汇拿出来俗俗卖,未来疫情趋缓、工业复苏,碳汇会跟着涨。

目前华纸在大陆植林近三万公顷、台湾植林约一千公顷,2016年已在大陆取得FSC(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的首座森林。全台大概只有华纸有计算森林碳汇经验,50年前就承袭日据时代算法,将3、4亿棵树画出棋盘分区,每区选一棵树仗量高度、宽度、密度,人算完再用无人机飞一遍勘查,比照卫星图,最后推算出整体平均值,属于生物资产法的会计,也是大数据应用。

除了森林这类自然性碳汇,在欧洲、大陆也实施政策性碳汇,许多欧、陆工厂都因为无法承担碳税关厂。反观台湾征收燃料税,被视为变相课征碳税。例如,欧洲以每部车每公里碳排放95克为基准,超过的碳排放就要抽碳税,较低差距则给碳汇,特斯拉电动车每公里只有51克,因此取得碳汇交易权(碳权),再把碳汇卖给每公里排放逾200克的克莱斯勒汽车。目前买碳汇相抵比缴碳税划算。

华纸特殊纸销往欧洲、大陆,也以当地制浆造纸厂为基准,从固碳原物料到制造、运输过程减碳,加强工厂能源自主率、一次成型、推动数位产销等,务必做到跟当地厂商一致或更低碳排放,增加竞争力。

黄鲲雄强调,华纸终极目标是找回石化产品出现前,仰赖森林的循环经济商模。从永丰余合并华纸第一天,永丰余大家长何寿川就立下目标,当时北欧浆厂做到零废弃物,华纸花莲厂跟进,如今已不用石化燃料、采用全台最大生质能发电系统,进一步以浆纸原料取代石化原料,发展一次成型的纸容器,抢攻全球市场。